作者:小来
《黎明之前》与其他谍战片,包括《潜伏》不同的是,在整个斗争过程中,双方在技术上没有分出胜负,甚至我方还稍显下风(毕竟国家机器掌握在别人手里)。从亚新饭店的枪杀案开始,刘新杰手段干净,没有留下实质性的线索,但他中了枪,子弹入射角的偏离让李伯涵抓住了漏洞,也因为没有真凭实据,李伯涵原本揭露了真相的推理,被孙大浦一句“尸体被移动”就完全反转。这一局算打个平手。钱宇的警告电话被一路追查到了刘新杰的电话机,这条线上孙大浦赢了。刘新杰为了确定苗定纬的身份牺牲了自己赖以和中央保持通讯的电台,这是他的失误,这一场,是齐佩林无意中占了他的先手。枪伤让刘新杰不得不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去争取马蔚然,以至于马蔚然变成了他必须处置的对象,他费了牛劲才把马蔚然和他的未婚妻送走。这一次刘新杰彻底变得很被动。——纵观全局,刘新杰在反侦察的战场上,几乎是勉强保持着招架之力,毫无还手的余地,如果戏就这么演,他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义无反顾地吞下那颗绿药丸。
水手当然也不比他好太多。他的队伍虽然精明强干,然而一旦被敌人认真地对待,处处挨打的局面就出来了,郑同恩和于凤举轻易被捕,毕玉海只因为被一个工人目击过就暴露,董乾坤因为真实身份揭穿而变节,边日南被自己的交通员出卖,周汉亭就更不用说了,收容了一个漂亮的失足女青年,导致组织被一锅端。——一切都和齐佩林预想的一样:和抗战时期不同,水手不再是神。
但是故事确实不是这么编的,对于谍战片,没人期待失败。英雄必须赢得漂亮,赢得让敌人目瞪口呆。于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刘新杰和水手大显神威。在刘新杰,他的武器是人情,政治,在水手,他的绝杀是道义。
有人说,刘新杰是第八局的宠儿,这话没错。上至局长,下至丁三,大家都对这个人有一种强烈的好感。这和李伯涵正好相反,李伯涵最后混到了上至局长下至丁三,无一不欲除之而后快的田地。在抓捕毕玉海的行动之后,刘新杰走出办公大楼,楼前聚集的特工们热烈鼓掌,这不是在为他成功完成任务而喝彩。行动中刘新杰为了保护毕玉海而紧抱他并抢夺手雷的举动,被那些小特工们解读成了身先士卒的神勇。连谭忠恕都告诉刘新杰,只要远远站着等手下抓到人再过去,可见这是长官们的常态,这些小特工什么时候受到过长官这样的庇护?还不把刘新杰当青天大老爷膜拜?在笼络人心上,刘新杰是完胜了。
八局的那些处长们真正的敌人是谁,这一点刘新杰很清楚。齐佩林对付地下党只是出于工作和责任,可对付李伯涵,那是从仇恨出发全情投入的。孙大浦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八局的上一个卧底是他的恩师,他怕自己被怀疑,觉得自己一定被怀疑了,小心又敏感,他既不真的想找卧底,也不乐意看到有人热衷于找卧底。李伯涵那种像猎犬一般在几个处长身上闻来闻去的德行,使他对这个人充满了讨厌。刘新杰对马蔚然说出自己的身份,固然是走投无路,但也有好处。马蔚然有小辫子抓在刘新杰手里,但是——考虑到这是一个人人都别着枪,连医务处处长都能徒手拧断人脖子的单位,抓着别人的小辫子是很危险的,对方到了承受不了的时候,很可能拼个鱼死网破,要解决这一点有一个办法,就是送自己的小辫子给他,双方你揪着我我揪着你,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这办法很冒失,但有时很管用。
刘新杰对齐佩林和孙大浦说过一句话:整个八局我们仨最好,什么时候你们找出证据把姓李的定成卧底,我第一个上去把他毙了。这句话说明了他在八局经营的格局。他是所有人的朋友,李伯涵是所有人的敌人,他只要站在李伯涵的对立面,齐佩林就舍不得恨他,其他人就乐观其成。可是谭忠恕不喜欢内讧,故而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付李伯涵,所以他口惠而实不至,表过忠心了,该为李伯涵跑的腿仍然得跑,不和谐的事儿还是主要让别人去做。要说滑头,八局里确实没有一个滑得过刘新杰。
《黎明之前》与其他谍战片,包括《潜伏》不同的是,在整个斗争过程中,双方在技术上没有分出胜负,甚至我方还稍显下风(毕竟国家机器掌握在别人手里)。从亚新饭店的枪杀案开始,刘新杰手段干净,没有留下实质性的线索,但他中了枪,子弹入射角的偏离让李伯涵抓住了漏洞,也因为没有真凭实据,李伯涵原本揭露了真相的推理,被孙大浦一句“尸体被移动”就完全反转。这一局算打个平手。钱宇的警告电话被一路追查到了刘新杰的电话机,这条线上孙大浦赢了。刘新杰为了确定苗定纬的身份牺牲了自己赖以和中央保持通讯的电台,这是他的失误,这一场,是齐佩林无意中占了他的先手。枪伤让刘新杰不得不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去争取马蔚然,以至于马蔚然变成了他必须处置的对象,他费了牛劲才把马蔚然和他的未婚妻送走。这一次刘新杰彻底变得很被动。——纵观全局,刘新杰在反侦察的战场上,几乎是勉强保持着招架之力,毫无还手的余地,如果戏就这么演,他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义无反顾地吞下那颗绿药丸。
水手当然也不比他好太多。他的队伍虽然精明强干,然而一旦被敌人认真地对待,处处挨打的局面就出来了,郑同恩和于凤举轻易被捕,毕玉海只因为被一个工人目击过就暴露,董乾坤因为真实身份揭穿而变节,边日南被自己的交通员出卖,周汉亭就更不用说了,收容了一个漂亮的失足女青年,导致组织被一锅端。——一切都和齐佩林预想的一样:和抗战时期不同,水手不再是神。
但是故事确实不是这么编的,对于谍战片,没人期待失败。英雄必须赢得漂亮,赢得让敌人目瞪口呆。于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刘新杰和水手大显神威。在刘新杰,他的武器是人情,政治,在水手,他的绝杀是道义。
有人说,刘新杰是第八局的宠儿,这话没错。上至局长,下至丁三,大家都对这个人有一种强烈的好感。这和李伯涵正好相反,李伯涵最后混到了上至局长下至丁三,无一不欲除之而后快的田地。在抓捕毕玉海的行动之后,刘新杰走出办公大楼,楼前聚集的特工们热烈鼓掌,这不是在为他成功完成任务而喝彩。行动中刘新杰为了保护毕玉海而紧抱他并抢夺手雷的举动,被那些小特工们解读成了身先士卒的神勇。连谭忠恕都告诉刘新杰,只要远远站着等手下抓到人再过去,可见这是长官们的常态,这些小特工什么时候受到过长官这样的庇护?还不把刘新杰当青天大老爷膜拜?在笼络人心上,刘新杰是完胜了。
八局的那些处长们真正的敌人是谁,这一点刘新杰很清楚。齐佩林对付地下党只是出于工作和责任,可对付李伯涵,那是从仇恨出发全情投入的。孙大浦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八局的上一个卧底是他的恩师,他怕自己被怀疑,觉得自己一定被怀疑了,小心又敏感,他既不真的想找卧底,也不乐意看到有人热衷于找卧底。李伯涵那种像猎犬一般在几个处长身上闻来闻去的德行,使他对这个人充满了讨厌。刘新杰对马蔚然说出自己的身份,固然是走投无路,但也有好处。马蔚然有小辫子抓在刘新杰手里,但是——考虑到这是一个人人都别着枪,连医务处处长都能徒手拧断人脖子的单位,抓着别人的小辫子是很危险的,对方到了承受不了的时候,很可能拼个鱼死网破,要解决这一点有一个办法,就是送自己的小辫子给他,双方你揪着我我揪着你,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这办法很冒失,但有时很管用。
刘新杰对齐佩林和孙大浦说过一句话:整个八局我们仨最好,什么时候你们找出证据把姓李的定成卧底,我第一个上去把他毙了。这句话说明了他在八局经营的格局。他是所有人的朋友,李伯涵是所有人的敌人,他只要站在李伯涵的对立面,齐佩林就舍不得恨他,其他人就乐观其成。可是谭忠恕不喜欢内讧,故而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付李伯涵,所以他口惠而实不至,表过忠心了,该为李伯涵跑的腿仍然得跑,不和谐的事儿还是主要让别人去做。要说滑头,八局里确实没有一个滑得过刘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