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晁盖出征。晁盖出征之前,“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断”。金沙滩在梁山泊山口,山口的风一般是很大的,但大到了将旗杆吹断,未免有些太夸张了。那旗杆为什么会倒? 我想只能解释为有人在做旗杆时做了手脚,故意制造凶兆,为晁盖遇难提前做舆论准备,那又是谁要这么做?这里暂且卖个关子。
晁盖夜袭曾头市,发现中计,急忙撤退,不到百步就中伏,晁盖“引军夺路而走”,之后便中了史文恭的毒箭,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情节。但这里有几个问题,根据原著,晁盖是在回本寨路上中了箭,而史文恭作为曾头市主帅,不镇守大寨,反倒跑到最前线线射杀晁盖,未免也与他之前‘三日不战’的性格不符。第二,晁盖是在黑夜中中的箭,而且正中头部,这说明射手的箭术极其高超,但原著中并没有关于史文恭箭术高超的记叙,否则他可像庞万春般接连射杀梁山好汉。再补充一点,宋江二打曾头市时,曾头市并没有吹嘘射杀晁盖这一丰功伟绩来打击梁山士气,以史文恭的狡猾,他会忘记此事?可见,曾头市一方并非凶手。那么,是谁杀了晁盖?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了宋江的铁杆嫡系花荣。
接着往下看。 晁盖中箭即将身亡,留下了遗嘱‘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句话有两层深意,这里先说第一层,晁盖并没有明确地说是史文恭,而是用了‘射死我的’,这是无心之失吗?显然不是。作为遗嘱,晁不可能会说得如此‘内涵’,换句话说,晁盖应该有所察觉,希望有人来抓拿真凶,所以才这么说。但晁盖想不到的是,这个遗嘱,在他死后就变味了,‘射死我的’变成了史文恭,这个变化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让这句话变味了的宋江,无疑成为了嫌疑最大的人。
综上所述,宋江指使手下让旗杆断下,制造舆论,又指使花荣射杀晁盖。但这只是猜测,有佐证吗?有。
1 吹断旗杆后,宋江劝解晁盖,他是这么说的,:“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未为迟也。”这句话有意思,他并不是坚定的劝晁盖撤军,而只是说过两天再去。这明显就是要用激将法让晁盖走这条不归路。晁盖也是骑虎难下,“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2再看晁盖中箭后宋江的反应。宋江不去求医问药,只是“守定在床前啼哭”。这等于是眼睁睁看着晁盖死掉!联想起宋江铁杆嫡系张顺在后来攻大名府时,宋江一得病,他马上就想到请安道全来医,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3晁盖死后,梁山泊理应戴孝出兵,捉住凶手,拥立新寨主。但是宋江却“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山寨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寨中事务纷乱,大伙儿也只能推举他出来收拾局面。等宋江一坐到位子上,立刻发了一大通号令,把山寨上上下下安排的有条不紊,这哪里像是几天前那个哀恸过度、无心理事、乱了方寸的人?很明显,凶手就是宋江。
但有人要问了?如果晁盖不鲁莽行事而中伏,甚至不下山,宋江岂不是没有机会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必然的,宋江已经琢磨透了晁盖。那么,为什么晁盖非要下山打曾头市,为什么他不听林冲谏言亲自劫寨,他和宋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今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