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村有一个年创收7亿元的国家定点市场。10年前,中所人也许不会想到,国家会把一个大市场放在中所村,传统的“猪栏”经济会变成发家致富的“金篮子”,过去的“生猪村”发展到今天的“小都市”。
昔日交易红火 成就“生猪村”大名
地处安顺市东大门的西秀区大西桥镇中所村,像众多黔中村落一样,农民手中的土地并不丰厚,坐地生财的路子并不宽广;可是在平坝与西秀之间这个广袤的屯堡群落中间,小小的中所却拥有“三纵一快一横”交通优势,对发展外运产业极为有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所就是一个远近文明的“猪贩子”村,在养牛耕田、养猪过年的传统农业时期,一个小村庄竟然有超过半数的村民在养猪、贩猪、走乡串寨的“敲当当”改伢猪,似乎近于“不务正业”。人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这种“十年磨一剑”般的坚韧与坚持,为中所积累了独一无二的市场经验优势。2003年,中所村内的生猪交易量普通日已经达到200多头,高峰期竟达到了1000多头,“要买猪,到中所;要卖猪,还到中所”,中所,俨然成了安顺的“生猪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
昔日交易红火 成就“生猪村”大名
地处安顺市东大门的西秀区大西桥镇中所村,像众多黔中村落一样,农民手中的土地并不丰厚,坐地生财的路子并不宽广;可是在平坝与西秀之间这个广袤的屯堡群落中间,小小的中所却拥有“三纵一快一横”交通优势,对发展外运产业极为有利。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所就是一个远近文明的“猪贩子”村,在养牛耕田、养猪过年的传统农业时期,一个小村庄竟然有超过半数的村民在养猪、贩猪、走乡串寨的“敲当当”改伢猪,似乎近于“不务正业”。人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这种“十年磨一剑”般的坚韧与坚持,为中所积累了独一无二的市场经验优势。2003年,中所村内的生猪交易量普通日已经达到200多头,高峰期竟达到了1000多头,“要买猪,到中所;要卖猪,还到中所”,中所,俨然成了安顺的“生猪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