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吧 关注:35,766贴子:481,816

【秦始皇帝】关于秦始皇陵不能开采的原因(转自天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天涯社区看到的,感觉很有科普意义。
如果有人发过了就删了吧。
原因是这样的,有个人发帖问为什么其他陵墓可以挖,秦始皇的却不行。
然后有个考古专业的人开贴给大家讲解。
原贴地址: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3755403-1.shtml
下面贴内容


1楼2013-01-25 16:05回复
      哥是干考古的,就职于某考古研究所,平时也是经常泡在天涯,起这个帖子的原因是早上看到了那个“有没有和我一样不知道不能开采秦始皇墓的原因的人”那个帖,我看到了那个帖子,以及其中众多的回复,本来是准备写一个回帖的,写着写着,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觉得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有责任为大家普及一些考古与文物保护的知识,有必要告诉大家正确的文物观念,同时也想略介绍一下考古工作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方法,于是决定另开一个帖子。写的很仓促,本人的工作也做的不好,很多认识不到位,希望各位考古同仁看到了,多支持鼓励一下。
      看了不少的回帖,首先大家对考古工作的根本性认识是错误的。在帖子里面,很多人探讨的要开秦始皇陵的墓地的原因是为了看看他的墓是什么样子的,看看里面随葬了哪些宝贝。而不开秦始皇陵,大家猜测的原因是现有技术无法保护出土遗物的问题,客观的说,有这个方面的原因,但不完全。考古,并不是为了挖宝贝,不挖也并不简单的是因为无法保护那些宝贝。
      考古工作的目的,是保护文物,这个是最根本的目的性。无论是发掘,还是不发掘,目的都是为了去保护它,不会为了好奇,要去看它是个什么样子、会出土哪些东西,而去发掘它。考古发掘工作分为主动发掘和被动发掘,主动发掘是为了解决一定的考古学科研究的关键性内容而进行了考古学发掘,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开展的,为了解决某个方面的学术问题,而进行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如当年对明定陵的发掘,就是郭沫若先生主持的主动发掘项目,收获是巨大的,但损失也是惨痛的,国家后来慎重主动发掘,与此事不无关系,此外如过去在殷墟的一些发掘、在西安进行的针对唐长安城的一些发掘都是主动发掘。
      被动发掘,则是为了配合基础建设、或者是防止盗掘而破坏遗存进行的考古发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比如需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道路沿线的文物都需要进行前期的考古调查,摸清楚基本情况,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考古发掘。因为如果不发掘,高速公路的建设大量的动土、铺装路面,会对这些文物遗存导致毁灭性的破坏,考古发掘多少能够挽回一点损失。另外,比如一个墓葬,被前后多次盗掘,破坏情况严重,为了尽可能的挽回损失,也会进行考古发掘。
      现在99%的考古工作都是后者,主动发掘现在已经基本上停止了,国家是在避免哪怕一丁点的人为意识的导向而破坏文化遗存。因为考古发掘是一次性的买卖,只要你动土,文化遗存就再也无法复原了,没有丁点的从头再来一次的可能。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要我们国家的文物政策不变,秦始皇陵就没有开启的可能。
      然后是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问题。写这个是有感于大家对于考古工作认识的误区,我身边的每个人听说我是做考古的,问我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你们平时挖到什么宝贝?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们一般去哪里挖墓。
      再次强调一遍,考古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挖宝,考古的工作内容也不是挖宝。目前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配合基建工作以及一定的学术要求开展相关的考古学田野工作以及考古学研究工作。说的好像很官样化,但实质就是如此。因为现在的考古工作基本上都是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所以挖不挖、挖什么、挖哪里考古机构和考古工作者你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按照既定的工作安排来,基建工作开展到哪里,我们就做到哪里。而且,考古机构现在都是学术机构,考古工作是一项事业性、研究性并重的工作。每开展了一项考古工作,都需要形成相关的学术性的结论,可能的话,还应该就该项资料进行深入的考古学研究。因为考古机构都是学术机构,都是院校考古系、研究所、博物馆之类,考古机构的名声、考古工作者的名声乃至事业前途、利益,都跟单位和个人的学术科研能力直接挂钩的。很多考古工作者年轻时候因为工作安排做了很多的田野发掘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很多都很少再直接去从事发掘,更多的是在室内做学术研究工作。发掘,只是方法,永远不是目的。
      另外,很多人对考古的第一印象就是挖墓、挖宝。但是实质上,挖,说的文雅专业一点也就是考古发掘,只是考古工作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发掘之外,还包括了考古调查、勘探、测量、摄影、绘图这些野外工作方法,以及遗物整理如拼对、修复、绘图、统计、摄影等室内工作内容,还有后期的大量的资料汇总与课题研究工作。
      同时,考古工作的对象内容,不仅仅是墓葬,墓葬只是其中一个小的门类、最常见的一类素材,从大的来说,考古工作的主要对象内容有墓葬与遗址两个大类。如果细分的话,光墓葬就有墓葬、墓地、兆域陵园等内容,遗址又有生活居址(如村落)、手工业遗址(如冶铁炼铜、陶瓷)、宗教遗址(如庙宇)、城市遗址(如古城)、军事遗址(如长城)等等。这些都是考古工作中较常见的。此外,现在用科技手段来开展考古学工作也是一个主要的方向,比如陶瓷考古、体质人类学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生物考古、冶金考古等等小的分类方向,这些方向的研究内容则是是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提取的一些科技指标。
      总体来说,发掘在考古工作中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考古不等于挖墓,考古工作者也不总是在挖墓。


    2楼2013-01-25 16:06
    收起回复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看过、听到过太多的毁坏文物的现象与事迹,也在考古的工作中有过无数的工作失误。我们深知,考古,本身就是对文物的破坏,无论你的技术高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都无法百分百的复原考古遗存本身的原貌、无法复原历史与文化。说实话,我很厌恶如今火热的艺术品投资的节目。这些节目,更多的着眼于那些文化艺术品、文物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值多少钱,以后又能有多大的升值,而不是文化价值本身又或者是如何去保护它,如今,在身边的人一谈起文物就会去问值多少钱、可以卖多少钱时,我都默而不答,或者敷衍一句:不值钱。同时,这些艺术品投资节目,直接或者间接的催生了多少的毁坏文物、盗掘文物的现象?不得而知。
        我们国家的考古工作,你们看到的是还有哪些哪些名人、帝王的墓葬没有挖,而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国家实在挖的太多了!!!!
        考古在挖、盗墓的在挖、修路在挖、盖房子也在挖。。。搞基建推出古墓来了,直接推掉,搞房地产地块里面有古建筑,推掉,修路要经过一个古遗址,直接推掉!大家看看身边还有多少超过50年的建筑?大家知不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是历史文化遗存?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些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没有人去想着,我们是否应该努力的去保存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一个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历史的国家,够资格称是文明古国吗?你拿什么东西来证明?你将来怎么去跟我们的子孙描述这些?
        东扯西拉了半天,其实只是一个文物工作者对文物保护现状的发泄,都离题万里了。回到那个问题本身吧,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挖。
        第一,国家不让挖,因为政策不允许。
        第二,现在不能挖,技术不允许。
        第三,真正的文物工作者不想挖。挖是一次性的,挖了,永远无法复原了。
        第四,最好永远不挖。
        最后,希望大家以后看到文物,第一不要去想它值多少钱,看到考古的,知道他们主要业务是考古学研究。看到毁坏文物的,赶紧去文物部门举报,为保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明,尽绵薄之力吧。


      3楼2013-01-25 16:06
      回复(10)
        第三第四是我最想说的,不愧真正的专业人士。


        4楼2013-01-26 15:07
        收起回复
          最好永远不挖。


          5楼2013-01-26 15:58
          收起回复
            永远不挖是最好的,谁都不愿自己的祖坟被挖。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1-27 05:54
            回复
              虽然很好奇里面有什么
              但还是希望永远不要挖


              8楼2013-01-27 12:32
              回复


                IP属地:浙江10楼2013-01-28 16:24
                回复
                  最后是永远不挖 另外弱弱的问一句 始皇的陵墓找到了?


                  11楼2013-01-28 17:47
                  收起回复
                    用该楼主的几个比较经典的回复来解答大家的疑问吧。
                    问:考古就是为了证明中国历史的真实性?
                    答:其实说考古是证明历史的真实性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
                    考古不仅仅是为了证经补史。只不过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而且中国的史学传统优良,很多史书的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现象很多都和史书记载能够相印证。同时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很长,即信史时期非常长远,占到了整个文明时期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就形成了考古好像都是为了证明一些历史一样。而的确,原来考古学在中国人文社科学科划分里面,是属于历史学范畴。但现在已经是一级学科了。
                    在西方,考古学是属于人类学范畴的。也就是研究人的学科。在这个大范畴里面,西方的考古学是和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语言人类学想并列的。总体来说,是研究人类的思想、思维、行为及其社会性、乃至人类本质的学科。只不过考古学是选择从古代人类入手,从古代人类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入手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将考古学划入人类学,更能体现考古的学科本质,也更能提高学科的层次,而不是将它固定在历史研究的范畴。
                    问:坚决要挖掘秦始皇陵,是为了促进旅游经济?
                    答:你说很多人要挖皇陵是为了打文化牌、打造旅游资源,事实的确是如此。而他们要通过发掘才能来制造噱头,我觉得这很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旅游开发与规划头脑的简单与薄弱。文化运作,难道就必须要把那些陵墓挖开?你不挖开你就不能发展文化产业?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投入而已。挖墓多简单快捷啊?是不是?
                    很多考古学家想发掘秦始皇陵我倒是更多的觉得是更加在意秦始皇陵寝的皇陵埋葬制度问题。因为始皇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从史书记载来看,他的陵寝制度和前人周陵乃至之前秦国前代国君都是不一样的,从现有的对汉陵的认识,也看出和始皇帝陵是不一样的陵寝制度。
                    从这一点上来说,始皇帝陵寝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个对于有些人的求知欲来说,简直是一种无法抵御的毒药。
                    问:你们干考古的会只拿值钱货,随手丢古尸么?
                    答:对于考古的来说,那个保存好玩的古尸比那些什么玉器要值钱多了。


                    12楼2013-01-28 19:06
                    回复
                      问:不挖掘,那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知道很有价值,不体现出来,价值又是什么呢?
                      答:希望你看到的是墓、是历史、是人文、是文明的流转,而不是那个里面的宝贝。你将来可以指着骊山秦始皇陵对着你的子孙说,那是一个帝王,一个王朝、一个统一的华夏的奠基者,而不是对他说,那里面有好多的宝贝。
                      问:挖出来的某些文物会进入个人手里吗?不挖出来,会不会让盗走,或者有内部人员里外勾结进行盗墓?
                      答:发掘出来的文物,会等级、编号、存档、交付当地文物保管部门保存。发掘出来的文物不会进入个人。发掘的时候,所有出土遗物都会有记录、编号、图像影像资料记录,相互佐证。发掘的时候也不会是一个人。
                      内部人员勾结盗墓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具体情况我不熟悉。违法的事情我不谈,犯罪的事情自有国法来治他。
                      问:那些考古发掘出来的墓主人,最后都去哪儿了?难道 给人迁坟了?横竖不能把人家的陪葬什么的拿了然后骨头扔了吧?
                      答:考古现在基本上都是被动发掘,主要是配合基础建设开展的。
                      这么说吧,我们不去发掘的话,那些墓、遗址、文物遗存都会被推土机推掉的。我们考古发掘至少可以将那些墓葬的遗物、考古学信息提取出来,作为资料留存,并进而开展相关的考古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复原部分古代社会信息。
                      出土的骸骨如果完整的话,会提取,作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标本,其他的骸骨不完整的话,会提取关键部位,其他的,在考古学资料记录、整理完毕后,会集中掩埋。


                      13楼2013-01-28 19:16
                      收起回复
                        虽说很想看一眼,但是绝对不能挖的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1-28 23:52
                        回复
                          考古的不挖、就让胡八一挖了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1-29 18: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