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日]东乡隆《戦国武将の合戦心得》
第二章 合战
【三献之仪】
「不出所料,黎明时分便收到佐久间大学和织田玄蕃传来的急报,今川军开始进攻早鹫津山和丸根山。听罢,信长跳起了敦盛之舞。“人生在世五十年,尚不及下天一日,但似梦幻皆渺茫。得享此浮生一世,岂有长生不灭者。……”然后命人吹响法螺贝,拿来铠甲等武具,一边站着吃饭一边穿戴好铠甲后出阵。」
以上是《信长公记》中对信长桶狭间出阵的著名描写。
著者太田牛一虽将这前半段的高潮寥寥数笔带过,这其中最需注目的是“站着吃饭”一举。
通常的出阵式,大将一定是按照礼仪庄重地端坐于马扎上,安心等待侍从将马牵来。站着吃饭之举本身是葬礼时才做的行为,与一膳饭(供奉给死者的饭)和将筷子直插碗中的行为一同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举动。
但这样的行为也并非仅此一例。上杉谦信亦屡次在出击之时站着吃饭。甚有「越后名物站食」的说法,将其视为勇壮之举。
有一说法称谦信吃的时候将热水倒入盛有屯食(饭团)的碗中配着吃。在其他史料中亦有信长在桶狭间出阵之际啜饮三碗汤泡饭的记载。将热水倒入饭碗中进食的吃法在当时作为紧急情况下的解决办法甚是流行。
另外,在小濑甫庵所著《信长记》中则有与此不同的记述,出阵这一部分被冷淡地表现为“一种(菜肴)一瓶(酒)”、用军杯祝酒的简单酒宴。
如此看来,信长在出击之前,除了泡饭外亦喝了酒以求好运。酒精除了使人气势高涨外,亦有在雨中和冬季保持体温的功效。在古神道中,酒更被认为拥有灵力之物,人若喝酒便能使神凭依于体中。即使是信长,在这样生死攸关的合战之际,亦无法完全保持对这种古老咒术的不信吧。
在正式的出阵式中,大将以三种菜肴和三献之杯煮酒。不用说,这便是预祝胜利的战前仪式。被认为是吉利数字的奇数三、五、七,除了出阵式之外在合战的战场上亦经常出现。
三种菜肴一般是鲍鱼、栗子和昆布,含有“杀敌”(敌を讨ち=打ち鲍)、“胜利”(胜ちkachi=捣栗kachiguri)和“喜悦”(喜ぶyorokobu=よろ昆布yorokonbu)的祝语,打ち鲍即用火炭熨斗把削平的鲍鱼拉长再晒干的干鲍,又称熨斗鲍。
这三种菜肴分别盛在素烧陶皿中,通常是栗子七个、昆布五片(三片的话则有身体被砍伤的忌讳,三可读作mi,与身が切れる中身的读音相同)和熨斗鲍五枚,在特别场合也有栗子五个、昆布和鲍鱼各三分的情况。
进食的方法亦有讲究:
①大将坐于席中,用左手取鲍鱼。被熨斗烫平的鲍鱼为三角形的板状。先咬较宽的一端,然后换方向从窄小的一端向较宽的一段啃咬。对啃咬的方式规定,大将必须。从窄端向宽段咬有“前途光明”的隐喻。
②之后从三枚叠在一起的酒杯中取位于最上面的一枚,以此饮第一次酒。
③负责斟酒的人被称为长柄所役。向大将的杯中斟完酒后,向左转身退回至提所役的身侧,将长柄重新添满酒。
④喝完第一杯酒后,大将便伸手取胜栗。栗子的皮虽皆以被剥去,只需吃一个即可。
⑤长柄所役往第二枚酒杯内斟第二次酒,斟毕后为添酒再次退回。
⑥大将收取昆布,左右两端撕成丝吃,中间部分用咬。
⑦长柄所役上前,往第三枚最大的酒杯中斟酒。
⑧大将用三口将最后一杯酒喝干。
⑨仪式到此为止,但也有大将在三献之仪结束后让众人高呼胜利的情况。
此外,在《随兵之次第之事》一文献中记载,大将可做出已吃过三种菜肴、喝过两献酒的样子,将肴皿置于食案上,直接从第三献酒开始喝即可。
大将无疑是这这仪式中的主角,但负责斟酒的长柄所役也是非常重要的影之主角。《出阵次第》中,记载得最多的便是长柄所役的注意事项。
①斟酒人身穿具足,头戴乌帽子。也有人穿童水干。
第二章 合战
【三献之仪】
「不出所料,黎明时分便收到佐久间大学和织田玄蕃传来的急报,今川军开始进攻早鹫津山和丸根山。听罢,信长跳起了敦盛之舞。“人生在世五十年,尚不及下天一日,但似梦幻皆渺茫。得享此浮生一世,岂有长生不灭者。……”然后命人吹响法螺贝,拿来铠甲等武具,一边站着吃饭一边穿戴好铠甲后出阵。」
以上是《信长公记》中对信长桶狭间出阵的著名描写。
著者太田牛一虽将这前半段的高潮寥寥数笔带过,这其中最需注目的是“站着吃饭”一举。
通常的出阵式,大将一定是按照礼仪庄重地端坐于马扎上,安心等待侍从将马牵来。站着吃饭之举本身是葬礼时才做的行为,与一膳饭(供奉给死者的饭)和将筷子直插碗中的行为一同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举动。
但这样的行为也并非仅此一例。上杉谦信亦屡次在出击之时站着吃饭。甚有「越后名物站食」的说法,将其视为勇壮之举。
有一说法称谦信吃的时候将热水倒入盛有屯食(饭团)的碗中配着吃。在其他史料中亦有信长在桶狭间出阵之际啜饮三碗汤泡饭的记载。将热水倒入饭碗中进食的吃法在当时作为紧急情况下的解决办法甚是流行。
另外,在小濑甫庵所著《信长记》中则有与此不同的记述,出阵这一部分被冷淡地表现为“一种(菜肴)一瓶(酒)”、用军杯祝酒的简单酒宴。
如此看来,信长在出击之前,除了泡饭外亦喝了酒以求好运。酒精除了使人气势高涨外,亦有在雨中和冬季保持体温的功效。在古神道中,酒更被认为拥有灵力之物,人若喝酒便能使神凭依于体中。即使是信长,在这样生死攸关的合战之际,亦无法完全保持对这种古老咒术的不信吧。
在正式的出阵式中,大将以三种菜肴和三献之杯煮酒。不用说,这便是预祝胜利的战前仪式。被认为是吉利数字的奇数三、五、七,除了出阵式之外在合战的战场上亦经常出现。
三种菜肴一般是鲍鱼、栗子和昆布,含有“杀敌”(敌を讨ち=打ち鲍)、“胜利”(胜ちkachi=捣栗kachiguri)和“喜悦”(喜ぶyorokobu=よろ昆布yorokonbu)的祝语,打ち鲍即用火炭熨斗把削平的鲍鱼拉长再晒干的干鲍,又称熨斗鲍。
这三种菜肴分别盛在素烧陶皿中,通常是栗子七个、昆布五片(三片的话则有身体被砍伤的忌讳,三可读作mi,与身が切れる中身的读音相同)和熨斗鲍五枚,在特别场合也有栗子五个、昆布和鲍鱼各三分的情况。
进食的方法亦有讲究:
①大将坐于席中,用左手取鲍鱼。被熨斗烫平的鲍鱼为三角形的板状。先咬较宽的一端,然后换方向从窄小的一端向较宽的一段啃咬。对啃咬的方式规定,大将必须。从窄端向宽段咬有“前途光明”的隐喻。
②之后从三枚叠在一起的酒杯中取位于最上面的一枚,以此饮第一次酒。
③负责斟酒的人被称为长柄所役。向大将的杯中斟完酒后,向左转身退回至提所役的身侧,将长柄重新添满酒。
④喝完第一杯酒后,大将便伸手取胜栗。栗子的皮虽皆以被剥去,只需吃一个即可。
⑤长柄所役往第二枚酒杯内斟第二次酒,斟毕后为添酒再次退回。
⑥大将收取昆布,左右两端撕成丝吃,中间部分用咬。
⑦长柄所役上前,往第三枚最大的酒杯中斟酒。
⑧大将用三口将最后一杯酒喝干。
⑨仪式到此为止,但也有大将在三献之仪结束后让众人高呼胜利的情况。
此外,在《随兵之次第之事》一文献中记载,大将可做出已吃过三种菜肴、喝过两献酒的样子,将肴皿置于食案上,直接从第三献酒开始喝即可。
大将无疑是这这仪式中的主角,但负责斟酒的长柄所役也是非常重要的影之主角。《出阵次第》中,记载得最多的便是长柄所役的注意事项。
①斟酒人身穿具足,头戴乌帽子。也有人穿童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