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菊吧 关注:19贴子:270
  • 16回复贴,共1

【转】品味菊花…重口深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引狼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1-29 20:07回复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群芳凋零的深秋,惟独菊花霜中争艳,繁英似锦,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分外妖娆。每逢此时,正是人们品赏菊花的好时节,那么如何品味菊花呢?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1-29 20:08
    回复
      菊花的色彩有黄、白、黑、紫。红、绿、茶、杂八个大系,又以鲜艳、明朗、清晰为贵,黄如蜜、黑若墨、白似璧、绿如翡翠者为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1-29 20:12
      回复
        菊花按花序的大小,分小菊系和大菊系两大类。小菊系按花型又可分为梅花型、托桂型、等数类;大菊系又可分为圆盘型、荷花型、牡丹型、绣球型等数类,干变万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1-29 20:16
        回复
          知菊知菊韵 人们品评菊花标准,以花轮丰满巨大,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而富神韵为佳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1-29 20:20
          回复
            知菊俗 每逢稻熟蟹肥之际,我国民间常有“持蟹赏菊”和“持蟹赏菊赋诗”等传统习俗(还有这习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1-29 20:22
            回复
              知菊节 在我国不少地方,每届秋菊盛开之时,常举办菊展、菊花会、菊花市等活动。如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每逢甲戊年的菊花开放期,即每一甲子(六十年)举办一次。据记载,小榄镇栽培菊花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并曾组织“菊社”,进行菊花的观赏评比活动,后发展为十年一次的“菊花会”。(还开展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1-29 20:24
              回复
                菊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命名也别具特色。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运用中国文学极富表现力的词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意韵超凡的名字。(菊花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1-29 20:28
                回复
                   这里试举一些佳句,以增加赏菊的雅兴和情趣。
                    以花色命名的,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月涌江流”;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沉香托桂”;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白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红色中夹白叫:“枫叶芦花”;红白绿三色的名“三色牡丹”、“绿衣红掌”等等。更有趣的是有些菊名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还一段精采动人的故事哩。
                    以花瓣命名的有:“惊风芙蓉”、“飞龙舞爪”、“松林挂雪”、“香罗带”、“老翁发”、“金铃阁”等等。
                    以花形命名的有:“柔情万缕”、“长风万里”、“十丈珠帘”、“金钱垂珠”、“墨荷”、“一坯雪”、“彩云爪”等,这类命名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
                    以花型命名的,如松针型的“白松针”;毛刺型的“金刺”;托桂型的“金盘托桂”等等。
                    也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出师表”、“龙城飞将”、“木兰换妆”、“龙图阁”、“白西厢”、“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联想。
                    还有以景色命名的如“平湖秋月”、“太白积露”、“春江月色”、“夕阳松荫”、“风清月白”、“黄鹤楼”等等,让人在观花之肘,融入大自然。
                    其次还有极夸张的命名如“地球之宝”、“天地第一白”、“十全十美”、“皇冠”、“三绝”等。用现代名词命名的有“黄金时代”、“科技之光“等。
                    此外,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综合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荷”,取其似荷非荷,极似微醉主人,飘洒而无羁。又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形多姿,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漫舞。
                    这些命名使菊花的形状、色泽、风姿、神韵更加盎然有趣、飘逸,并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菊花的命名,虽然任人可取。但自古以来,一般都有一定的规范,务求名副其实,清丽典雅。所谓“赏菊务品其名,得菊勿俗其名”,确是中肯之语。(长姿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1-29 20:47
                  回复
                    万火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1-29 20:48
                    回复
                      长姿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1-30 11:51
                      回复
                        长姿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1-30 11:5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7-03 14:16
                          回复
                            @刘松哥 @刘松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7-03 14: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