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吧 关注:923贴子:2,103
  • 16回复贴,共1

两面相似的镜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舒曼和尼采是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比较一下。人生经历暂且不论,仅是两个人在艺术上的观点和理解也很相似。譬如,舒曼用“佛罗伦斯坦”和“约瑟比乌斯”来代表他创作的两个方面,而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用“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来阐述他的哲学观点。从这两个相互对立又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思想中的形象可以看到两个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真实和伟大的人格。另外,二人都是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譬如舒曼的评论和早期的诗歌还有尼采的作曲一样。当然最后二人都患有精神疾病并最终死于梅毒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相似的经历与思想造就了他们的生与死。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即便尼采想要通过古典语言学的研究用逻辑和理性平衡一下他过剩的激情,但最终还是走到了这条路上。据我所知,尼采曾经赏识并推介过瓦格纳,而尼采又是瓦格纳的拥趸,我想尼采应该间接的也受到了舒曼的影响。他们就像两面相似的镜子隔着不远的距离相互对视,从彼此的目光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3-01-29 20:44回复
    我既读尼采又听舒曼,但从未联系过……相似性有,但能说有影响吗?


    IP属地:辽宁3楼2013-01-31 09:05
    收起回复
      要我说尼采和瓦格纳两人更是惺惺相惜的紧密人物,一个是最伟大的诗人,一个是最理想化的作曲家,而尼采和瓦格纳都有一个共同的神,那就是叔本华,两人的悲剧观各显现在自领域


      4楼2013-02-03 09:07
      收起回复
        舒曼和尼采在时间轴上并无交集,而我认为相似的经历表象不如两人星辰般的友情和两个紧密交织的伟大灵魂,尼采在外格纳身上看到了他自己理想中的艺术家形象,当尼采发现瓦格纳在基督教佛教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摇摆不定时,果断的抛弃转而拥护比才反攻瓦格纳,这种分裂,尼采后来也承认,这只是一个可以驳倒瓦格纳具有讽刺性的反衬,一个说辞罢了,当两人的共同点不在交集时,两人之间的决裂可以看做是一场敌对的兄弟之战,从都灵危机后,在尼采精神错乱时,口里一直在念叨一个人名:瓦格纳。


        5楼2013-02-03 15:14
        收起回复
          嗯 你的论点也有道理,舒曼和瓦格纳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二人相比较之下,确实是惊人的吻合,两人都是神经衰弱式的天才人物,天才之间多少都会互受影响,但我认为不会影响到作曲家的核心路线,却会教对方如何通过想象来捕捉真实世界。就像李斯特欣赏推崇肖邦一样,但却不会写出肖邦流派的曲子,但又却多多少少流露出受影响的痕迹。瓦格纳早期的歌剧《唐豪瑟》《罗恩格林》都是在舒曼发病前的作品,我不清楚舒曼是否曾给瓦格纳以灵感,但当时能理解他作品只有柏辽兹,但仅仅只是理解。(还是有点必要来加进尼采说说)而尼采这位追求超感觉的哲学家,能从瓦格纳的思想源头力挽狂澜的改变他,以智慧来构思瓦格纳宏伟的梦想。即使无法撼动对方的信仰,也必然会潜移默化造就一个稳固的风格。也可以大胆的说,舒曼是瓦格纳早期风格的“亲密朋友”之一,但无法比上后来居上在瓦格纳心中地位仅次于柯西玛的尼采。


          6楼2013-02-03 22:32
          收起回复


            7楼2013-06-26 21:28
            回复
              我是不会告诉你这是十四个字的


              8楼2013-06-26 21:29
              回复
                十四子表示我真的在真心顶贴子


                9楼2013-06-26 21:29
                回复
                  我觉得尼采的气质最像勃拉姆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29 0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