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山,人们会常想到北山花园,北山烈士墓这两个地方。然而北山最早不叫北山,原名叫【郑老禹坨子】。1878年华北大旱,史称【丁戌奇荒】,彼时,直隶永平府乐亭县人郑禹家中数口死于饥荒,唯郑禹年幼体壮,随饥民流徙于关外,关外地旷人稀,壮者远徙东山里北荒之地,郑禹脚力弱,到彰武台边门之外染病不起,遂落居于此。当时,此处并未设治,为清陵牧牛之地,人烟稀少流民多于此垦荒谋生。荒草中窝棚地戗随处可见。病愈后,郑禹涉过地河,于北岸沙丘土岗之处,结庐而居,日出而作日没而栖。当时的北山确实很突兀,逶迤的地河水清澈见底,鱼游鸭翔,两岸水草丰美,牛羊悠然。沙岗上桑榆翠绿,繁花点点,郑禹耕种之余常到岗上采挖草,药当时岗上的草药以白芍药居多,花大根肥,晒干后就是中药白芍,每至秋季郑禹将采挖的白芍运到新民奉天的药铺出卖,每年春天采药时郑禹都不忘将密集的芍药移到空地栽种,二十年如此,土岗上的白芍药发展到六七亩,每至端午节,白芍药花开之际,土岗上花香四溢,花开如雪,灿然一片,往观者络绎于途。此时彰武已设县治,人丁兴旺,郑禹已年逾不惑,当年的窝堡已换成土房三间,郑禹变成了郑老禹,土岗也被称为郑老禹坨子了。后来老禹娶了施姓女为妻,人丁逐渐兴旺起来,形成了前郑家和后郑家。而那片花开如雪,灿然一片的白芍药花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能知道的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