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获赠《建州八音字义便览》,是80年代政协文史组翻印本。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传说中的《建州八音》了!!文化馆的一位热心人士赠送的,正文百十一叶,估计收字5000~8000。
比同音字表好多了!关键还是七音系统,可以和《建罗》对着看。
就是字迹模糊不清,是抄写的,还有印的问题,有些行根本看不清。虚环实环有时不易辨认,还有重环经常画成虚环,都要自己推敲。不过乾隆至今语音系统变化不大,看起来没什么阻力。
略看了一下,《便览》是一本正对建属知识分子的韵书,里面很注重音韵,第三环不能分平仄,平仄间互,都人为加小虚环分平仄,前为平后为仄,大概是为了文人作诗的考虑。
建州语音系统层次极多,论述这些声韵调的文章较多,张琨,罗,王,李,郑张,秋谷多多少少都有提到,弱化声母和第九调的问题也很热,说法各有各的,当然我也有自己的观点。
希望自己日后能有时间编一本《建州八音校注》,就像《戚林八音校注》那样字迹清晰的本子。《建州八音》编成年代晚于《戚林八音》一二百年,希望《建州八音校注》不至于此。
比同音字表好多了!关键还是七音系统,可以和《建罗》对着看。
就是字迹模糊不清,是抄写的,还有印的问题,有些行根本看不清。虚环实环有时不易辨认,还有重环经常画成虚环,都要自己推敲。不过乾隆至今语音系统变化不大,看起来没什么阻力。
略看了一下,《便览》是一本正对建属知识分子的韵书,里面很注重音韵,第三环不能分平仄,平仄间互,都人为加小虚环分平仄,前为平后为仄,大概是为了文人作诗的考虑。
建州语音系统层次极多,论述这些声韵调的文章较多,张琨,罗,王,李,郑张,秋谷多多少少都有提到,弱化声母和第九调的问题也很热,说法各有各的,当然我也有自己的观点。
希望自己日后能有时间编一本《建州八音校注》,就像《戚林八音校注》那样字迹清晰的本子。《建州八音》编成年代晚于《戚林八音》一二百年,希望《建州八音校注》不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