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人民医院吧 关注:12,297贴子:10,765
  • 7回复贴,共1

人间正道是沧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人的品格是否高贵,不在于他在诸事之中得到多少,而在于他如何权衡得失的利弊。懂得取舍的人,在处事时会不时的谦让或者妥协。这种人深谙世事的道理,既是仁者也是智者,值得人们尊敬。人世间是充满矛盾的**体,人们彼此之间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纠结,但不可以把纠结变成解不开的死结,除非极个别的情形。与人狭路相逢之时,恰如其分的迂回一下,即使是个错误,也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而被标榜为“正确”的,往往丑陋无比。
人世间既没有真正的君子,也没用十足的小人,每一个人都是君子和小人的混合体,只不过在每一个人身上分量不同而已。所以,这个世界才会千姿百态。对世事感到奇怪的人,最后还要归因于自己的阅历不深。
从智力角度,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曰智者,这是最高层次的智力。这种人深知事理,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本质或者精髓,处理任何事都驾熟就轻,既没有大喜,也不会大悲,遇事从容得体,即所谓大智若愚。这种人极少,是深受他人爱戴的。
二曰聪明人,头脑反应快,机智敏捷,在社会上会有很好的人缘,受欢迎程度比较高。
三曰精人,善于钻营,表里不一。有时像是神仙,突然间又变成魔鬼。表面阿谀奉承,背后捅人刀子。这类人不在多数,但大家都有警觉。在这种人搞暗算的时候,其实他人要么不当回事,要么早已对其设防。最后,这种人会被社会孤立。其实,精人是真正的**。
矛盾无处不在,而且多属于容易化解的小事。所以对于人来讲,真正的敌人和真正的朋友都不会太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把自己的视线放到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总会找到答案的。但是处事的方向,应该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风光还宜放眼量。
闲暇时间,和知心的朋友谈谈心,是人生及其美好的事情。不仅可以是自己增长见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是真正的慰藉心灵的良方,人性的十全大补,西方人称之为心灵鸡汤。但前提是对方应该是个真正的知己。如若对方是一个心怀诡计的不仁之徒,则还是小心为妙。不然你坦露的越多,越容易遭人暗算,因为无形之中暴露了你致命的软肋。
真正的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的情形是极其少见的,但有时也有发生。遇此情形,那就只好动用你的浑身解数。对于高明人士,会轻而易举的将对手置于死地。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有一句格言:事关危难须放胆,人非知己不谈心。
------与诸君共勉。


1楼2013-02-02 10:50回复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名话现在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而其起源在于《老子.八章》对于水的赞美。老子首先阐明了水的两大德性:“利万物”和“不争”,仅此两点,就足以使水“几于道”,也即接于道。进而,老子又以“水”喻人的各种德性:居处善于像水那样安于低卑洼地,心胸善于像水那样虚静深沉,交友善于像水那样施仁亲爱,说话善于像水那样遵守诚信,为政善于像水那样精简清明,处事善于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善于像水那样顺时变化。


    IP属地:山东6楼2013-02-11 11:51
    回复
      沧海翼声笑却是很博学


      7楼2013-02-11 23:24
      收起回复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这种能生万物,同时也能毁灭万物的自然力量,通过疏导、引导、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它所有有利的能量,那么自然界和人类就可以达到平衡的目的了。但是,现在的人们不能发挥个人和社会能力中平衡的能量,好像当年需要大禹治的水,所以才会呈现出这样无道的愚昧状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集体能将自己放在一个智慧或说是明智的位置,将心放在一个明智而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洞察力和为他人着想的位置,对人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说话能有实际的信用,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全、量力而行,有什么计划能够审时度世,那只有平衡的世界了,哪还有什么因为不平衡而起的争端呢?如果真能这样就没有什么值得痛苦和相互伤害的了。


        10楼2013-02-13 22:19
        回复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要想把握这个度确实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是某些人的悲哀。


          11楼2013-02-14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