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联盟吧 关注:102贴子:644
  • 7回复贴,共1

【海军】法国战后驱逐舰的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研制以防空反舰为主的大型驱逐舰时,法国人延续了其在二战前就已享有盛誉的“超级驱逐舰”的技术特点,在世界驱逐舰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就是T47型絮库夫级驱逐舰。
T47型的设计可以远溯到一战的战利品——原德国海军S.113号驱逐舰。该舰在吨位上2倍于当时法国自制的900吨级的小舰,尺度和武备都接近于世界领先的英国驱逐舰,对法国驱逐舰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S.113号的研究,法国在20、30年代研制了若干级大型驱逐舰,并在1936年完成了6艘空想级(也称范塔斯奎级)驱逐舰的建造,虽然其数量少于其他二战名舰,但简洁明快的外形风格、45.25节的蒸汽轮机舰船航速记录,足以让法国人引以为傲;而且6艘舰不同的命运和归宿,更让人平添几分感慨,也被视作二战法国海军的缩影。


1楼2013-02-11 00:12回复
    同时,针对E50/52/52b型护航舰反潜能力不敷使用的现状,根据T56型试验舰上反潜装备运作的经验,"万金油"T47型再次担当舰队反潜主力的角色,其中5艘进行了反潜型改装(D627~629,631,632),其外观和装备的变化都很大。首先,为增强反潜探测能力,改装了DUBV23型球艏声呐和DUBV43型拖曳变深声呐,前者迫使首柱必须增大前倾以免抛锚时伤及声呐导流罩(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T56型上),后者则让船长增加4米;其次,老式舰炮都被撤换为2座新型10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B炮位增加375毫米博福斯反潜深弹发射器,Z炮位则改为马拉丰导弹发射架;再次,结构增强的前桅集中了所有搜索雷达,后桅得以取消。随着设备和吨位的增加,T47反潜型的续航力从基型的5000海里/18节降为4100海里/15节,但无碍大局。
    此前,还有3艘T47型被改装成指挥型(D621,623,626),为了容纳额外的舰队指挥参谋人员和通讯设备,移去了B炮位的57毫米舰炮,舰桥前端延伸至与甲板室前端齐平,扩大了约1/3空间;同时连通了后部甲板室,其两侧的550毫米3联装鱼雷发射装置被撤除。T53型共5艘(D633~637),也被称为杜皮尔级,竣工于1957~58年,初衷是作为防空驱逐舰,但同时强化了反潜能力,鱼雷发射装置2座,其间的甲板室上安装了6管375毫米博福斯反潜火箭发射器;此外,电子设备较为先进。首舰“杜皮尔”号于1973年进行了试验性改装,重点是把后部甲板室改造成“山猫”直升机的机库和起降甲板以及增加舰艉的拖曳声呐。T56型仅1艘(D638),1962年入役,作为一型试验舰,该型舰仅主船体、主机和T47型相同,武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包括舰艏的2座单管100毫米全自动舰炮、舰艉的马拉丰反潜导弹发射装置、2座550毫米3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最为奇特的是位于后部的直升机库的设计,充分表现出法国人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现实的技术相结合的天赋。为了在有限的甲板空间上搭载一架反潜直升机并配备相应的维护设施,技术人员设计了开花式机库,即机库四壁和顶盖都可以象包装盒一样打开,甲板兼作起降平台,四壁和顶盖合上形成机库,可以完成简单的直升机维护和保养。这种机库和苏联基洛夫级巡洋舰、美国弗吉尼亚级巡洋舰的内置式直升机机库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实践操作表明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操作复杂、水密、液压装置可靠性、防腐蚀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后两者都成为昙花一现的装饰品,同样在法国海军也仅仅是惊鸿一瞥。


    3楼2013-02-11 00:13
    回复
      船型上,C65型吸收了絮弗伦级的设计,长艏楼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只给拖曳声呐留下了一段空间;首部舷弧较大,但考虑主炮射界,接近船艏时舷弧改缓,这在之后的法国舰船上也时常出现,成为其特征之一;首柱则继承T56、T47反潜型的前倾外形;长宽比减小,这和快速性要求降低的设计潮流相吻合。装备上,结合T56的主炮、反潜臼炮和T47的拖曳声呐,加上作为标配的马拉丰导弹,反潜能力不遑多让。
      但瑜不掩瑕,C65型的命运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注定了。首先是动力,1960年开工的E55型“巴尔尼”号采用了单轴单桨布置,C65型步其后尘使用蒸汽轮机单轴推进,表面上看,既为容纳更多的其他装备腾出了空间,又能保证26节的最高航速,但实际上,如同英国布莱克伍德级一样,单轴单桨抗损能力低下,操纵性也因单桨的转矩不平衡而变差,更何况法国人显然低估了此时苏联新型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其次,C65型也是法国海军最后一型不能搭载直升机的大型驱逐舰,缺少反潜直升机无疑使其反潜能力大打折扣,而T56型的实践也表明在相似尺度的平台上搭载了如此之多的负荷后,直升机确实几无立锥之地。
      吸取了C65型的种种教训,法国人痛定思痛,一方面取消了后续4艘C65型的建造,一方面拉开了建造更趋大型化,布置更合理的反潜驱逐舰的序幕。“阿科尼特”号尽管形单影只,但精明的法国人在历次旧舰改造中,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待遇:1984~85年舰桥前的305毫米臼炮被8枚飞鱼MM40反舰导弹所替换,成为法国海军中除“贞德”号直升机航母外唯一在该位置布置反舰导弹的舰船(对岸的英国人似乎对这种布置情有独钟)。


      5楼2013-02-11 00:14
      回复
        继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工之后,1972年法国发布了未来海军兵力构成蓝图,预想在1985年之前,完成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2艘航空母舰、2艘直升机母舰、30艘驱逐舰、护卫舰和20艘常规动力潜艇的装备建设。其中的驱逐舰作为航母护航主力,共完成3型:C67型图尔维尔级、C70型乔治·莱格级和C70防空型卡萨尔级。
        C67型源于不甚成功的C65型,法国人吃一堑,长一智,认识到单桨单轴的不足,也意识到反潜直升机的必要性,但弥补缺陷的结果就是又一型5000吨级驱逐舰的诞生。
        C67型外形洗练明快,采用高干舷长艏楼型,法国人第一次拥有了足够长度的甲板,沿纵向中轴线布置包括反潜导弹、机库、起降甲板、拖曳声呐在内的全套反潜装备,而且还有足够的空间和重量裕度安装反舰导弹和加装点防御防空导弹。烟桅合一的特征也被延续,节省了部分甲板空间。
        1994年在对"图尔维尔"号和"德格拉斯"号的现代化改装中,两舰同时拥有了新型球艏声呐、拖曳变深声呐和拖曳线列阵声呐,后两种声呐的并存使用为法国海军所独有,体现了不拘一格的反潜战思想。
        但C67型船体的大型化使其造价偏高,难以满足批量建造的预算要求,因此仅造了3艘就转入下一级C70型的设计建造。


        6楼2013-02-11 00:14
        回复
          C70型的设计既有对已有成果的发扬光大,也有突破传统的大胆创新,有破又有立。
          继承性体现在船型和武备上。船型仍是擅长的长艏楼型,双桨单舵,排水量长度比较小,高速时的阻力性能较优;后体水线面丰满,有利于提高适航性;采用方尾,尾板在水线之上,尾端不浸水减少了湿表面积,有利于减小低速阻力;由于首部舷弧有-5°的倾斜,干舷相对较低。武备上沿用了C67型的全套配置,但也有发展。
          创新性体现在动力和反潜探测能力上。动力装置的选择考虑过多种方案。如采用英国方式的COGOG全燃交替动力或美式的COGAG全燃联合动力,但巡航机和加速机都得进口,而且巡航油耗较高,不能满足2500海里作战半径的要求;采用全柴动力,当时法国还没有适合这级舰功率要求的柴油机;唯一选择是采用CODOG柴燃交替动力方案,引进英国的奥林普斯TM3B燃气轮机,选用本国的PA6柴油机,这样既满足了最高航速的要求,又满足了作战半径的要求,还充分利用了本国的技术资源,而且燃气轮机在反潜作战时具有先天优势,无论是振动噪音水平还是气幕降噪的气源。
          反潜装备方面,首次装备了DUBV61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这种声呐的装舰使用是法国水面舰艇反潜探测手段中新的里程碑,它显著地扩大了反潜探测距离和海洋监视范围,以保证完成主要反潜使命。DSBV61拖曳线列阵声呐的使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独立工作方式,即线列阵声呐单独拖曳使用;另一种是与DUBV43C变深声呐联合工作方式,即线列阵声呐拖曳在变深声呐拖体之后。
          在C70型建造的同时,法国海军中无论是T47防空型的鞑靼人防空导弹还是絮弗伦级的马舒卡远程导弹,都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海空威胁,因此1975年开始法国舰艇技术建造局(DTCN)在C70型反潜型驱逐舰的基础上研究防空型的设计。这种在同一船体上发展不同功能舰船的做法,也为同时代的美国斯普鲁恩斯级和基德级所采用,并被一些国家效仿。但斯普鲁恩斯级改装空间极大,而C70反潜型则显得先天不足。因此在防空型的初步设计中就遇到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动力装置,C70反潜型的动力装置为CODOG,由于燃气轮机的进排气道占用空间很大,使安装C70防空型的核心探测设备--DRBJ11三坐标雷达的空间成了问题,而此时法国已经拥有了8000千瓦级的高性能柴油机,因此,决定改用4台18PA6V280BTC柴油机组成的全柴动力;第二个问题是设不设直升机机库,为了增加防空型的反潜能力,最后决定以机库取代在艉部装第2座100毫米炮的方案,但在保留直升机和机库的前提下,压缩了近1/4的起降平台长度,同时取消了反潜型的拖曳声呐平台。1977年法国海军批准了上述设计方案。


          7楼2013-02-11 00:15
          回复
            原计划C70防空型建造4艘,但是到1987年中,后2艘舰被无限期推迟,一方面,为保证重中之重的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和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的费用,C70防空型的预算不足;另外,法国海军对标准1型舰空导弹和从T47防空型驱逐舰上拆装过来的MKl3型导弹发射装置的可靠性心存疑虑,希望后2艘舰装备正在研制的紫菀导弹和配套的垂直发射系统。总之,由于经费问题和技术上的考虑,最后取消了这2艘舰的建造计划。
            从C70防空型开始法国海军成为唯一在4000吨级驱逐舰上选择全柴动力方案的国家,当然,这并不证明全柴动力方案优于C70反潜型的柴燃交替动力方案。另外,C70反潜型的上层建筑为钢结构,而C70防空型改为铝合金,从防火的角度是大忌,但为了降低重心,改善稳性,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法国是传统的海军强国,也是最早的海外殖民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军事力量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而作为二战战败国之一的意大利,在二战后海军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长期以来海军的发展处在一种近乎停滞的状态。近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纷纷计划于2015年左右全面更新其武器装备,法、意当然也不甘落后。法国面向大西洋、背靠地中海,而意大利更是典型的海洋国家之一。因此,研制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所需要的新型战舰也就势在必行了。为了给“夏尔·戴高乐”号航母及未来的第2艘航母护航,法国海军急需先进的防空型舰艇。意大利同样如此,随着新航母“卡佛”号的建造,意大利寻求新型防空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8楼2013-02-11 00:15
            回复
              为了能让“地平线”项目顺利进行,法国和意大利在2000年10月联合组建新公司,专门负责“地平线”项目的开发。“地平线”项目总预算为30亿欧元,其中约有1/3用于作战系统的开发。之后,法、意两国Government签署了关于修改“地平线”计划的谅解备忘录,首批为两国海军分别建造2艘舰。至此,“地平线”项目总算是尘埃落定。


              10楼2013-02-11 0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