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洗髓经吧 关注:19贴子:35
  • 1回复贴,共1
初月行功
练者仰躺于床,解衣宽带,两手放松,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入静,双
目神光内敛,耳不旁闻,调匀鼻息。右手按在心下脐上的正中部位,由右
向左徐徐推揉, 揉力均匀, 不轻也不重(即勿使皮肉游移为宜) 。推揉的
时候,行功之人须冥心内视,守中存想,意念集中,这样精、气、神就能全
部贯注、积累于手掌之下。如果推揉之时杂念纷纭,精神分散,那么行功
就收不到效果。
二月行功
行揉功约一个月, 内气已逐渐凝聚起来, 自己可以感觉到气海宽
大,腹部两旁的筋皆隆起,各有寸余宽。若运气鼓之,硬如木板。这时,在
以前所揉一掌的两旁各开一掌,仍如前法揉之。两肋之间以及由心到腹
部, 各处下陷的地方, 是因为膜的缘故, 膜与筋不同, 深藏于皮肉之下,
推揉不到, 必须用木杵捣之, 日久则膜体腾起, 浮至皮下, 与筋气同坚,
没有丝毫软陷,方为得法。
三月行功
功满两个月时, 腹部陷处渐起, 就用木槌轻轻敲打, 两旁各开一掌
处则用木杵轻轻捣之。再于两旁至两肋处各开一掌,如法揉之。 木槌、木杵的制作: 均须用文楠、紫檀、白檀之类的坚硬木料为材
料。木杵的头部要做得尖而微圆。木槌头部要做得圆而微长。中间部分
均应该略向外鼓。
四月行功
行功至三个月, 中间所揉的三掌都用槌打, 外边的两掌先用杵捣,
后用槌打。行功过百日,则腹部已气满筋坚,膜皆腾起。
五月至八月行功
行功满一百二十日, 心下两旁至肋梢, 因掌揉、槌打、杵捣, 膜皆腾
起。
此时乃是内壮与外壮的分界处。千万谨慎。如果此时不将内气向外
引, 所积之真气则行至骨中, 因为真气是按照杵槌捣打的路线而行, 所
以应当从心口上至颈, 又从右肋梢上至胸, 再从左肋梢上至肩部。这些
部位都是先用掌揉,再用杵捣,最后用槌打。周而复始,不可逆行。如此
再行百日,则气满前胸,任脉充盈了。
九月至十二月行功
行功至二百四十日左右, 前胸气充, 任脉已足。则应该将真气运入
脊背以充督脉。
行功的顺序: 先前之气已上肩头。现在自右肩开始, 从颈侧上至玉
枕, 又从左肩由颈侧上至玉枕, 再从玉枕向下至夹脊下至尾闾。行功方
法如前: 先揉后捣再打。周而复始, 不可逆行。脊旁柔软的地方先以掌
揉,再密密捣打,最后再用掌揉,令其圆润。如此再百日,则脊后也充实
了。此时任、督两脉已通, 周身气血充盈, 举手投足均感力量十分充沛,
有用之不竭之感,功即告成。
注意事项
①每天早晚各练一次,初练每次40~60 分钟。功深时间渐增。注意
勿使间断。一年后功成。②行功前需服汤药。药方如下:人参、甘草、白
术、当归、川芎、地黄、白芍、朱砂、刺蒺藜、白茯苓,各3~9 克,共碾末,为
丸或煎服。(编者按:朱砂内服不宜过量和久服,以防汞中毒) 。③练前排
空大小便,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练功。④练功期间须适当增加营养, 停止
性生活。⑤练本功时不能穿厚衣,以免影响功效。 揉腹卧功
一、姿势要求
1.仰卧,两腿平伸。
2.左手掌按于上腹正中,右手掌按于左手背。
3.两手沿顺时针方向上→左→下→右揉动。不是在皮肤上摩擦转动,而是粘着皮肤转。按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二、意念活动
神随手转,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环转。
三、功效
此法能培益中气,是少林派(易筋经)练气入膜之要法,是“神勇余力”十二月功法的第一步,是武功内壮法之一。练一周左右可感觉腹内气随手转呈恍惚荡漾之象。练1-3个月,中气倍增,自觉气力足、有精神,说话声音洪亮(有膛音),上腹部丰满,腹直肌腱划部分丰满,以及腹中线之凹消失,这是“筋膜腾起”之征验。
此法不仅适用于中气不足者及胃肠病患者锻炼,而且是习武功内壮之秘诀。
揉腹怎么练


1楼2013-02-12 10:40回复
    揉腹这个功非常好,但是最关键的对意识要求非常高,就是不能有杂念,如果杂念太多就起不到揉腹的作用,而且意念出去了,气也就出去了,就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具体的揉腹方法我在理法园地上回答一位老师的问题时把图也附上去了,整个功法学上的那一部分都拷贝上去了。
    我具体讲一下,手放在肚脐和心口窝中间偏下一点的位置上,中脘的位置,把有力的手放在下面,把手直接贴在肚皮上,不要隔着衣服,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掌心贴着这只手的手背,这样放好,全身放松,仰卧,两个腿自然伸直即可,略略分开也行,脚与肩等宽也行,非常放松地躺着。两眼平视前方——应该是往上看了,两眼轻轻闭合,闭合之后,意念要从眼球中抽离出来,用纯意念、神光下照,感觉我们手下面的腹腔里面,要想里面是空的,不要想里面有五脏六腑,但是空的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充满了浓浓的混元气,它充斥了整个胸腹腔,想到里面恍恍惚惚、渺渺茫茫的混元气的状态。恍恍惚惚的,一般都是顺时针揉转,就是“右-上-左-下”这样转,手要粘着肚皮转,不是手在肚皮上滑动,而是手和肚皮好象粘在一起一样,这样就不可能转得范围非常大。一开始用力可以轻一些,然后一点一点地加力,逐渐地会变得用力很大,揉转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用力再大、揉转的范围再大也不可能是很大,因为肚皮的松弛程度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十六字的口诀书上也有,就是:“神随手转”,意念要跟着手转;“不离不即”,就是我们的意念跟手转既不要紧紧地盯死在一起,也不要分离开去想别的,这么弱弱的跟着它;“意注腹中”,意念放到肚腹里面;“随动环转”——意念在里面跟着手的转动而随着转,力量要从轻变重,就仿佛这个手下面按着一个很粗的大气柱子在转。或者仿佛手下面有一团气的光芒一样,它照到我们肚腹里面去,一直照到我们脊柱,照到我们后背的皮肤上,从里面透过去,然后恍恍惚惚地转,就只这样转就行,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就放松地这样转。如果真的没有杂念,安安静静这么转,用不了半小时,里面的内气就充足起来了,之后你越是用力按着转,里面的气就会有很有力地往鼓胀外的感觉。好象里面有个气球一样,真是按都按不下去,那种中气充足、充斥得感觉非常明显,可以使我们的中宫的气很快充足起来。不要看它只是一个揉腹就请示它,当我们揉到两个小时了,气就会自动往四肢走,往腿上走,往脚上走,而且那是深层次的气机变化,气是从骨头里面向四肢通透过去的,气机可以自动充斥到四肢,所以,过去,少林寺的和尚要练大马庄,先要练揉腹一年,一天要揉够四个时辰,就是八个小时,揉一年在练大马庄,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因为你真要这么揉一年就会特别有力气,腿的通透度就特别好了,再站大马庄就很轻松了。
    揉腹是强壮我们中气的,也是能够使我们的内气向里面、收摄、吸摄,对一些脏腑下垂得比较厉害的毛病,如:胃下垂、痔疮、疝气、子宫脱垂等疾病,就练揉腹,气充足之后就能把这些下垂的器官自动吸摄上来,使它回到正常的位置上去。


    2楼2013-02-12 1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