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荀子文化战国时期两任兰陵县令的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公元前255年,先后两次任兰陵县令近二十年,后居于兰陵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其墓地陵园犹存,为儒家所景仰。荀子的治国理念奠定了秦汉封建帝国统一发展的局面,治县政绩为兰陵地区世代传颂。荀子学术思想源于儒家而又有创新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荀子文化为代表,兰陵地区人才辈出,法家学派代表韩非与秦朝开国丞相李斯“俱事荀卿”,从其“学帝王之术”;汉代学者刘向曾云“兰陵多善为学,盖以荀卿也。”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传说中造字的仓颉、造律条的邱营均出自兰陵。历代著名学者有:秦汉时期的疏广、疏受、孟喜、萧望之、匡衡、王良等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缪袭、何承天、鲍照、鲍令晖、徐勉、何逊、颜之推,隋唐以后的颜师古、萧颖士、贾仲明、兰陵笑笑生等。
兰陵美酒文化兰陵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酿酒业发达,以兰陵美酒而著称,酿制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代, 距今有2000多年。1995年,徐州汉墓出土了两坛印有“兰陵承印”的陶质器皿装有兰陵酒,酒香依旧。唐朝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使兰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扬古今,定格了兰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荣获金质奖章,更使这一传统名酒名播海外,跻身于国家名酒之列。随着酿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至今兰陵美酒系列产品以其品牌化、产业化优势,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兰陵氏族文化萧望之,萧何六世孙,字长倩,宣帝时,历任大鸿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前将军光禄勋等职,为官刚正不阿,后遭宦官陷害,被迫自杀。其墓在今兰陵镇小仲村(实为萧冢村)。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一章。兰陵是萧氏郡望寻根之地,近年来已有大批海内外萧氏后裔前来祭祖,吸引越来越多的历史爱好者慕名前往探究。
兰陵运河文化明朝万历二十二至三十二年(1594~1604),明政府征召民力历时10年,在兰陵西泇河下游开掘泇河运道,长260余里,避开黄河的险要河段330里,沿泇河运道可直达京杭。此工程使兰陵古镇有了通航之利,成为经济战略重镇,兰陵古城牌坊高悬的“逵达邹鲁”、“衢通淮徐”匾额,见证了兰陵明清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兰陵红色文化在近现代**斗争中,兰陵地区留下了许多英雄史诗。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王思玷,被茅盾先生誉为文坛上的一颗彗星;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兰陵红枪会起义;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临沂、台儿庄大战时重创日军的阻击战场;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在这里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了鲁南战役的胜利。
兰陵美酒文化兰陵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酿酒业发达,以兰陵美酒而著称,酿制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代, 距今有2000多年。1995年,徐州汉墓出土了两坛印有“兰陵承印”的陶质器皿装有兰陵酒,酒香依旧。唐朝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使兰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扬古今,定格了兰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荣获金质奖章,更使这一传统名酒名播海外,跻身于国家名酒之列。随着酿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至今兰陵美酒系列产品以其品牌化、产业化优势,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兰陵氏族文化萧望之,萧何六世孙,字长倩,宣帝时,历任大鸿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前将军光禄勋等职,为官刚正不阿,后遭宦官陷害,被迫自杀。其墓在今兰陵镇小仲村(实为萧冢村)。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一章。兰陵是萧氏郡望寻根之地,近年来已有大批海内外萧氏后裔前来祭祖,吸引越来越多的历史爱好者慕名前往探究。
兰陵运河文化明朝万历二十二至三十二年(1594~1604),明政府征召民力历时10年,在兰陵西泇河下游开掘泇河运道,长260余里,避开黄河的险要河段330里,沿泇河运道可直达京杭。此工程使兰陵古镇有了通航之利,成为经济战略重镇,兰陵古城牌坊高悬的“逵达邹鲁”、“衢通淮徐”匾额,见证了兰陵明清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兰陵红色文化在近现代**斗争中,兰陵地区留下了许多英雄史诗。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王思玷,被茅盾先生誉为文坛上的一颗彗星;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兰陵红枪会起义;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临沂、台儿庄大战时重创日军的阻击战场;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在这里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了鲁南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