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时间就像水里的海绵,它总在无声无息中带走你我最深刻的记忆。有时候,记忆就像一根看不见的小探针,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戳中心中最深处的隐痛。
已不记清第一次听陈明歌的时候的情形,或许是因为年龄不大的缘故,和很多朋友一样,在知道陈明之前,已会哼唱《快乐老家》。
最开始喜爱陈明的歌还是在初中,那时候还买来磁带,用单放机在晚上自习回到宿舍睡觉的时候听,这种感觉现在是很难体会到了。当时《我要找到你》真的是听了好多遍,也许那时候的我对歌的感觉还是停留在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快感上,但也正是在这时,我喜爱上了陈明的歌,每当我又听到《我要找到你》《幸福》的时候,又会想起我的中学岁月。
在大学时,悠闲的学习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陈明和她的歌,《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我的爱对你说》《枕着你的名字入眠》等等一首首经典,完美的演唱和动情的演绎让人感受到一个歌者所具有的一切,也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彻底喜欢上了陈明的歌,成为一个标准的“明迷”。更让我难忘的是,也因此结识了让我非常敬重的小峰师兄(发疯过春秋吧主)、周士球老师、天空学妹、萧雨、下沙等等好多朋友,在那段日子里,我们一起分享着对明歌的感受,一起期待着陈明的“新专辑”,这段时间大约也是陈明职业生涯的一个低谷,但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坚持告诉她,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终于我们等来了《时光曼妙》,我记得当《时光曼妙》推出的时候,我们都特别高兴,我甚至利用自己的关系,在学校的广播里放了《信》和《如果你爱我·因为我爱你》,而那时候,正是我考研最紧要的关头。
2010年秋天,我告别家乡,告别以前的大学,来到北京读研求学。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见一见自己心中的偶像。2011年4月11日,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在中央电视台,和小峰、张帆两位大哥一起参加《开心歌迷汇》陈明专场的节目录制,在台上,我吹祖迪拉,让陈明猜歌名,小峰、张帆则与陈明合唱,现场的气氛很嗨,从节目录制现场出来后,我们三人从玉渊潭南路往回走,没有打车,4月是北京最美好的时节,迎着温和的春风和渐落的夕阳,我们回味着节目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真是一种超乎寻常的享受。晚上从饭店吃完饭后,我拿着陈明的写真宣传展板上公交回学校,引来很多乘客的目光,真是很有追星的感觉。
在北京三年的读研生活让我改变了很多,我不再是个那个为了争吧主而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小年轻,我学会了更多的沉着与冷静,当然也由于当校研究生联合会主席的原因,我少了很多的个人时间,很少在贴吧露面,也很少参与和大家的讨论,但我还是在默默地关注着陈明,关注着我的朋友们。
不知是不是命运有意和我开玩笑,当三年后《我是歌手》这档节目到来的时候,我又处在一个忙碌的阶段,人在市委讲师团实习,同时硕士论文又在冲刺阶段,我只能抽空听一听陈明的演唱。不得不说《我是歌手》给陈明带来了很多粉丝,或者说陈明和她的歌又一次征服了很多的听众,看到有一个帖子说要报一报明粉现在的年龄,结果很多都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以至于一个93年的朋友竟然也要感慨自己老了,这让我们这些80后情何以堪呀。但是还是要感谢新朋友,因为有了你们,陈明的歌迷队伍变得更加壮大和年轻了,而且你们的发帖签名也很好看,我印象中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从不用签名档的,呵呵。希望与你们一起关注陈明,为她加油,为她祝福。
如今,对于明歌的喜爱早已不是简单的旋律和歌词了,更愿意在美好的韵律之外,有一些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当我想你的时候》等歌声中,我听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没有狂飙高音,没有乱秀技巧,却是深深地勾起大多数人内心最深处的记忆,这就是一首好的歌,也是一个我们熟悉的陈明。
在《我是歌手》中,不管陈明走多远,我们都会关注她,喜爱她,她的歌声伴我们走过了生命中多少个春秋,虽然陈明是一个与歌迷互动不多的歌手,也不太会自我包装和炒作,但这样的歌手却是对音乐非常的执着,是真正的歌者,这也为她赢得了很多的支持和尊重,要不然也不会在比赛最低谷时,汪涵、何炅两位湖南卫视的当家主持特地到场为她加油。
让我们一起为陈明祝福,为陈明喝彩,因为聆听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喜爱已经成为内心的一种自觉。
P.S.刚坐了一夜的火车,今天中午赶回北京,晚上打开电脑,得知这周《日不落》是第五名,看到网上又有很多的争议和评论,颇有些感慨,于是写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