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婆娑心自安丶吧 关注:3贴子:260
  • 8回复贴,共1

「云氏娆妁」__牡丹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云娆妁.


1楼2013-02-20 16:20回复
    -
    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
    见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
    滑:婉转讹畅。
    风情男女相爱的情怀。
    -
    选两句大意是黄莺遇到风和且暖,歌声就变得婉转畅快,男女有了爱情.就不由得詹开颜凳。俗语说。人逢喜事特神爽”-情人相逢.更会激情满怀,甜在心里,笺在脸上。透过情人“笑Izl开”的神情举止,袒露出来的是他们兴奋、喜悦、幸福的深情蜜意。
    这两句可用以描写恋人相会的神情。


    2楼2013-02-20 16:22
    回复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见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
      姹(chà岔)紫嫣(yān烟)红:形容百花盛开,花色艳丽。
      姹、嫣,娇艳。
      断井颓垣:废弃的水井和倒塌的院墙。
      这几句是杜丽娘的唱词,大意是:原来花儿已经到处开遍,如此鲜艳,像这样美丽的鲜花却都交给了断井颓垣;苍天啊,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我应该怎么办?赏心乐事出现在谁家的庭院?面对美好的春光,杜丽娘欣赏不已;看到春光都付与断井颓垣,白白流逝,又惋惜不已。她触景生情。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青春都付与了寂寞深闺,良辰美景白白虚度,美好的青春也被耽搁,由此引出浓重的感伤。
      在这里,作者把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写景抒情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支名曲后世传唱不息,《红楼梦》,《桃花扇》等名著中都有引用。


      3楼2013-02-20 16:23
      回复
        -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春色:此指容貌。
        伤心:此指内心情感。
        这两句大意是:描绘人的外貌容易,面出内心的情感却很难。人的眉目口鼻,是外在的,具象的,容易画得准确逼真,故曰“描来易”。而人的各种情绪,是内在的,抽象的,很难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故曰“画出难”。
        这两句除了可供论述画人的外貌容易,画人的内心情感难以外,还可供论述画自然景物容易,画人的情态难。


        4楼2013-02-20 16:24
        回复
          -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
          俨(yǎn眼)然:庄重的样子。
          这两句大意是:近看容貌清晰好像十分庄重,远看体态自在好像仙女飞天。这两句本是赞美杜丽娘的自画像不仅容貌毕肖,而且庄重飘逸,把自己的风度神采都刻画出来了。近看时着重看脸部,因而显出眉宇间矜持庄重的神情;远看时着重看全貌,因而显出她飘飘欲仙的神态。
          可用以赞扬形神兼备的人物画。


          5楼2013-02-20 16:25
          回复
            -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袅(niǎo鸟):轻轻飘动。
            晴丝:晴空里所飘荡的昆虫在春天所吐的细丝。
            摇漾:飘摇荡漾。
            这两句大意是:晴空里袅袅飘动的游丝,被微风吹进了寂静无人的庭院,春光荡漾,如同千万根轻柔的细线。
            这两句可用于描写风和日丽、令人感到温暖恬适的融融春色。用摇漾的线来比喻荡漾的春光,变无形为有形,显得生动确切,而又十分新颖。


            7楼2013-02-20 16:26
            回复
              -
              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
              明·汤显祖《牡丹亭》
              知晓孔子所教导的礼数,不触犯(萧何写在竹简上的)法律。礼是孔丘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指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具体体现。萧何六尺条--泛指法律。萧何根据奏法制定九章律,六尺竹简书写,是汉代最早的法律。六尺条,用六尺竹简写的条令(法律)。


              8楼2013-02-20 16:27
              回复
                -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
                见明·汤显祖《相如》。
                这两句大意是:干金易得,知音难遇。两个知音一时偶然相逢,结为知交,会传为佳话,千载之后人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高兴。
                《相如》诗写道“~。上有汉武皇,下有卓史君。”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辞赋家,患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大加称赏,以为是古人所作,发出“朕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的感叹。下人告诉汉武帝,相如是当代人,武帝召见,视为知音。卓文君新寡,居父家中,司马相如参加卓氏家宴,以琴挑之,两心灵犀相通,文君夜奔相如。~两句是说:司马相如与汉武帝,君臣际遇,结为知音;又与卓文君相识,成为佳偶。这偶然间的相遇,都成了久为流传的佳话,千载之下的人也为之欣慰。


                9楼2013-02-20 16:28
                回复
                  -结-


                  10楼2013-02-20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