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敞园景观一期开放 以苏轼文化为核心时间: 2012-9-30 来源: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姝心 前往徐州社区参与讨论 核心提示: “同上云龙皆粲然,古松迎客到阶前”。云龙山作为徐州“三云”(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品牌之一,既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是徐州山水的精华所在。云龙山敞园景观改造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工,历时15个月,昨日竣工对市民免费开放。

云龙山敞园,游人信步林间。 本报记者 聂伟华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 记者 王枚 朱静 “同上云龙皆粲然,古松迎客到阶前”。云龙山作为徐州“三云”(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品牌之一,既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是徐州山水的精华所在。云龙山敞园景观改造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工,历时15个月,昨日竣工对市民免费开放。 苏轼文化为核心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云龙山景区的景观水平,改善其生态环境,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内涵,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云龙山显山露水工程。 敞园改造一期工程景区以苏轼文化为核心,黄茅冈群羊坡为主线,再现了苏东坡诗歌意境。景区在整体布局上,结合原有侧柏树林及特有地貌,突出园林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及自然原始景观。同时,采用现代开放式的敞园园林建设模式,集游览、观赏、服务、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涉及工程内容丰富,主要有停车场、园林小品、水系、景石、古亭、古建筑、园路、绿化、休闲广场、小桥流水、牌坊、林相改造、硬铺装、上山台阶等。 目前已完成修缮、改建古亭5个,恢复牌坊3个;新建上山道1300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休闲平台、广场及游园路1.6万平方米,黄茅冈水系2500平方米;新植乔灌木19184株,球类2853株,地被植物90955株,模纹145万株;共用土方量近5万立方米,景石量7000余吨。 一座青山半入城 园林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云龙山长约3.15公里,自北向南有9个山头。云龙山作为“三云”品牌的重要一品,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典故,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自敞园改造以来,始终按照“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要求进行施工,凸显云龙山的亮点和特点,使其体现出“一座青山半入城”的意境。“改造后的云龙山更能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景观。通过‘显山露水’将云龙湖的秀美、云龙山的灵韵、云龙公园的典雅有机结合,成为徐州一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休闲场所。”该人士说。 敞园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依托云龙山原有资源,尽可能保留大冠乔木和原来的山石路面,充分彰显徐州文化与文明的历史积淀,并对景区功能衔接处、单元档口点和水涯云根及座椅、路灯等加强细节处理,处处体现山水天成、自然过渡的建设思路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沿途行走可以看出,一期景区是“以路连景”,即通过路径串联每个景点,整个景区没有回路,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沿路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展现出植物群落的多姿多彩。同时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映对,观花植物与观果植物穿插,色叶植物与绿叶植物衬托,营造出区域四季的变化,丰富了游人的视觉感受。 景色美不胜收 “云龙山敞园改造,敞开的不仅仅是一个景区、一块绿地,它体现了城市决策、规划、管理者为广大市民提供美好生活空间的一种意愿与决心。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将给市民和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文明的服务。山水相依,南秀北雄,徐州这座集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于一身的名城,未来会更加宜居、迷人!”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当一座城市灵山秀水兼收并蓄,定会更加令人心驰神往,散发出迷人魅力。碧水长相依,美景收不尽,我们为作为徐州人感到自豪。”市民李女士表示。

云龙山敞园,游人信步林间。 本报记者 聂伟华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 记者 王枚 朱静 “同上云龙皆粲然,古松迎客到阶前”。云龙山作为徐州“三云”(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品牌之一,既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是徐州山水的精华所在。云龙山敞园景观改造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工,历时15个月,昨日竣工对市民免费开放。 苏轼文化为核心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云龙山景区的景观水平,改善其生态环境,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内涵,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云龙山显山露水工程。 敞园改造一期工程景区以苏轼文化为核心,黄茅冈群羊坡为主线,再现了苏东坡诗歌意境。景区在整体布局上,结合原有侧柏树林及特有地貌,突出园林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及自然原始景观。同时,采用现代开放式的敞园园林建设模式,集游览、观赏、服务、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涉及工程内容丰富,主要有停车场、园林小品、水系、景石、古亭、古建筑、园路、绿化、休闲广场、小桥流水、牌坊、林相改造、硬铺装、上山台阶等。 目前已完成修缮、改建古亭5个,恢复牌坊3个;新建上山道1300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休闲平台、广场及游园路1.6万平方米,黄茅冈水系2500平方米;新植乔灌木19184株,球类2853株,地被植物90955株,模纹145万株;共用土方量近5万立方米,景石量7000余吨。 一座青山半入城 园林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云龙山长约3.15公里,自北向南有9个山头。云龙山作为“三云”品牌的重要一品,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典故,又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自敞园改造以来,始终按照“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要求进行施工,凸显云龙山的亮点和特点,使其体现出“一座青山半入城”的意境。“改造后的云龙山更能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奇特的自然景观。通过‘显山露水’将云龙湖的秀美、云龙山的灵韵、云龙公园的典雅有机结合,成为徐州一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休闲场所。”该人士说。 敞园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依托云龙山原有资源,尽可能保留大冠乔木和原来的山石路面,充分彰显徐州文化与文明的历史积淀,并对景区功能衔接处、单元档口点和水涯云根及座椅、路灯等加强细节处理,处处体现山水天成、自然过渡的建设思路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沿途行走可以看出,一期景区是“以路连景”,即通过路径串联每个景点,整个景区没有回路,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沿路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展现出植物群落的多姿多彩。同时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映对,观花植物与观果植物穿插,色叶植物与绿叶植物衬托,营造出区域四季的变化,丰富了游人的视觉感受。 景色美不胜收 “云龙山敞园改造,敞开的不仅仅是一个景区、一块绿地,它体现了城市决策、规划、管理者为广大市民提供美好生活空间的一种意愿与决心。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将给市民和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文明的服务。山水相依,南秀北雄,徐州这座集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于一身的名城,未来会更加宜居、迷人!”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 “当一座城市灵山秀水兼收并蓄,定会更加令人心驰神往,散发出迷人魅力。碧水长相依,美景收不尽,我们为作为徐州人感到自豪。”市民李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