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总体占地面积应根据最终规模确定。在选址报告和选址审批时,以总体占地面积为准。●交通运输便利。在设备安装、检修中,应保证车辆在路经沟、河、桥梁、坡路时,能安全可靠地通过,并顺利进所。●周围环境应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变电所所址应选在受污染影响最小处;如有污染源,应在污染源的上风侧。●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所址宜避开有重要文物或矿藏资源的地点,如地质文物部门不能进行确认时,应进行物探。●应兼顾供电区负荷中心和行政中心,并考虑将来运行、检修及管理人员的生活方便和生产生活水源。●应合理选择、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挖填土方量。同时,应注意防洪,并满足泄洪要求,变电所所址应在百年一遇最高水位以上,还要尽量避免塌方、滑坡等。●当所址和机场、军用设施、无线通讯等有矛盾时,或其进出高压输电线路需跨越铁路或航道时,应取得这些部门的书面同意文件。(4)变电所所址选择的程序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结合一定的变电所模式及基本平面布置,一般的初选址应在可行性研究之前进行。具体选址程序有:1)确定电压等级和接人系统方案,进行负荷预测。2)在行政区域图上,画出(进行五年负荷预测)负荷密度分布示意图,找出负荷中心。3)在负荷中心区域进行所址初选。利用1/50000地形图,将初选结果标示于图上,然后进行踏测。踏测中要符合对应项目。将选出的几个所址进行比较,并拿各项进行校验、筛选,确定初选方案。4)将选址方案在l/10000地形图上标示,实地核准。同时向当地气象、地质、文物等部门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选址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①所址所在村(组)、占地类型、面积。②当地风速、风向、日照、积雪、覆冰、冻土层等项目。③所内基本模式和电气布置。④进出线走廊情况和有关证明文件。⑤影响环保内容及解决措施。5)提出选址报告,经县、乡(镇)土地、城建、计划等部门复查、核实、批准。6)将选址报告及相关文件内容形成档案资料后,随电网规划(建设)方案存档。(5)不同阶段所址的选择内容●中、长期规划中要列出负荷中心地带2~3个相近地点,并简述所址基本资料。●可行性研究要对规划中确定的2—3个所址进行比较、筛选并定点。●技术设计阶段时,进行必要的勘测,整理科学的选址报告,并要与电气布置结合好,如:一次接线的形式、设备支构件的排列、基础的依据土层等。●在变电所建设时,应尊重前期形成的选址报告内容,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变更所址。●负荷发展比较快的乡镇,具有建所的迫切性。(6)几种特殊变电所模式的所址选择●对于比较集中、临时性负荷较大的区域,考虑建临时变电所。可在现有或规划中的输电线路附近选址,设备选用箱式变,电源“丌”或“T”接入临时所内,以满足负荷要求。此种模式适用于固定煤矿的强力开采、大型工程的现场施工等。●按“小型化”、“无人值班所”模式建设的变电所,应侧重考虑设备的安全保卫,不宜设在偏远郊外。●乡(镇)企业内部变电所应侧重考虑和企业内部建筑、厂房的配合,以及满足低压供电负荷矩要求来考虑。建厂时,应保留出电源引入企业和低压出线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