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中部有一个乡镇叫桥头镇。桥头镇最早建场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当时有向氏6兄弟在桥头修了6间铺子兴场,开始叫高顶场,后来还叫过六和场、义顺场等名字,最后才叫桥头。至于为什么定名为桥头已经无法细考,但应该和河流和桥有直接关系。我就出身在桥头镇场上。我们老家原本并不是桥头人,是父母工作的原因才到桥头的。上世纪50年代末,母亲被分配到桥头小学教书,在那里母亲认识了在中学教书的父亲。那个时候调动工作非常困难,母亲认识父亲后,两个人就准备定居桥头了,于是在桥头街上买了三间老木房,再后来父母先后生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孩子。直到现在父母都居住在乡场上。石柱县是山区县,境内多山多溪河,其中最大的一条河叫龙河,全长104公里。龙河有两大发源,分别叫冷溪和黄溪。两条溪河从县内的高山下来,然后在桥头场东头不远处交汇。溪河在桥头汇合后,才正式被称为龙河。从桥头往下,龙河又流经10多个乡镇才到达县城,再从县城往南10公里入丰都境内,最后在一个叫王家渡的地方注入长江。桥头镇四面环山,大部分场边的山都比较陡峭,只有桥东头的马鹿山相对比较平缓。这里人烟稠密、经济活跃,桥头镇的桥大都建在桥东头,场东头也被称为上场口。说桥头,桥自然应该是第一主角。桥头镇一共有三座桥,这对于一个穷乡僻壤的乡场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桥头镇的第一座桥建在冷溪上。最早建桥的年份是1828年,1852年被洪水冲毁,存续24年。1880年重修,1911年再一次被洪水冲毁,存续31年。第三次建桥是1914年。此桥长42米,宽8米,高35米。这是一座廊桥,主桥上面有顶棚,桥边还有长凳,以便路人休息和避雨。在那个时候建这样一座桥,对于当地来说是一项举全乡之力的工程。这座桥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当地乡绅集资,另外辅之以乡民的投工投劳。修桥是百年大计,因此取名也非常上心。建桥之前就在斟酌名字,建桥过程中仍在继续讨论,直到桥快要建好了,需要在桥上书写桥名了,桥的名字才最后敲定,取名“三多桥”。何为“三多”,即“人多、钱多、粮多”之意也。这名字从文字上讲并不很文雅,但它反映了乡绅和当地老百姓的一种朴素心愿,也算切合永恒的主题,取名的水平算个中等吧。桥头镇的第二座桥是一座铁索桥,修建于1912年。桥长73米,宽3米,高34米。这是县里仅有的一座铁索桥。大概是因为有众人熟知的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吧,铁索桥一直是人们的一个美丽的想象。我是在县城上的中学,那个时候就经常有同学问我铁索桥的情况,我也经常吹嘘说在铁索桥上怎样摇晃,怎样危险。去看看铁索桥、走走铁索桥就成了同学们的一个向往,但受当时条件限制,真正专门去桥头看铁索桥的人极少。铁索桥脚下有密实的木板,边上有数根铁索维护,就是在桥上摔倒也是不会掉下河去的,危险一说并不存在。我经常看见一些专门来走铁索桥的人,刚开始上去,稍微有点摇晃,吓得不住大叫,但坚持走过去后,恐惧感一下就消失了,然后再走,那已经变成一种玩耍和享受了。从上场口往东走不过两百米右拐,过“三多桥”爬坡不到10分钟,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山地。这块平地有六七十亩,解放前后这里都是校园。因为历史久远,校园内有很多高大的柏树、桉树和香樟树等老树。很多高大的树木在校园形成一片很大的浓荫,大晴天从从外面走入校园,突然就感到一种清净,一种清凉,到了傍晚的时候,甚至有一种幽静的感觉。从学校通往马鹿山的深处,有一条险峻的古老的山道。山道主要是沿着马鹿山的南脊往上延伸,山路的边上就是悬崖绝壁。有的地段路边灌木林比较多,还能给人一点安全感,遇到灌木林稀少或者光秃的地方,一眼就可以望见崖下如玉带一般的黄溪河。山道越走越高,走不了多久就给人一种万丈深渊的感觉。走在这样临崖的山道上,对于很少走这种险路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大的考验。有一次我带几个城里的朋友到桥头玩,一起去爬马鹿山,在一个叫大寨坎的地方,很多人吓得就不敢过了,其中有一个男士也是经过掺扶才胆战心惊地过去的,回来的时候,大家一致同意,坚决不走回头路了。不过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山民来说,走这种山道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光空手走,负着重也要走,天晴要走,落雨天也要走,险与不险的意识已经非常淡漠了。桥头第三座桥于1982年建成的桥头大桥,它建在龙河上,是一座4孔石拱桥,长90米、宽4.3米、高9米。在没建桥之前,到场南去一是走三多桥和铁索桥,另外就是乘坐乡场中部渡口的渡船了。桥头大桥建成后,桥头镇摆渡的历史就彻底结束了,出入桥头已经变得四通八达。我从小在桥头镇场上长大,一直到大学毕业才正式离开桥头镇。桥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的难忘记忆和岁月足迹。在我很小的时候,桥头的乡场非常古老,古老得就和百年前一样,绝大部分是低矮的木板房,偶尔间杂着几间有翘檐的砖瓦房,听人说那砖瓦房以前都是地主住的,解放后这些房屋大都成了单位用房。那个时候的街道有很多是青石板路,长年累月在上面走,石面都磨得很光滑了。那个年代小孩子对于家庭也算不上什么宝贝,所以,小孩子在外面玩得很野。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钓鱼、抓螃蟹、打水仗。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