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_文学社吧 关注:138贴子:3,061
  • 0回复贴,共1

【名家作品】《诱惑者——楚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怎麼说呢?」
  「就说:坏人楚戈好了。外国有首民歌纪念死去的人,好像是说:他是好人,我们都爱他,我们大家都爱他……」楚戈笑著说。
  「不,想想看;应该是:『不按牌理出牌的楚戈』或『诱惑者楚戈』,对了,你就是 『诱惑者楚戈』。」诱惑者
——楚戈
  深重的悲哀会触到生命的泉源,
  变成那失去的爱人之一部份,
  永不消失,且使回忆更清晰。
  对於诗人楚戈来说,记忆里,故乡像是午夜走过的一条石板路,在梦中歌唱起来,有
时是牛蹄的节奏,有时是寂然的跫音。流落的浪子,即使是漂流够了,故乡是等在溪边的
小舟,然而你却似迷失了航道的候鸟,再也寻不到来时路。
  对於画家楚戈来说:在他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里,故乡是他晕染在宣纸中不同的色彩
和声调,时而浓重时而清洗,成为他追思怀念的符号。
  汩罗江畔是他生命的发源地。汩罗县的居民大多世代务农。楚戈姓袁名德星,是个大
家庭中的长孙。从小就具有吸引人的能力。圆圆胖胖的脸上有对圆滚滚的大眼,常绽露著
天真无邪的憨笑,那种不自觉的笑容直到如今仍是那麼坦诚,常令对方没有设防,无法抗
拒地去接纳他。
  虽然他深得长辈宠爱,但是当大人觉得该在下一代中选出一个天禀悟性高的孩子来接
受培养成读书人时,却挑中他二弟,因为二弟不但聪明伶俐,也较有耐性。这个决定楚戈
心中暗自窃喜。他不喜欢读书,尤其那位科举落第有些疯癫的冬烘老举人只会逼他们死背
书而不求甚解,非常枯燥无聊。
  一般说来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林间撷果子,捉金甲虫,草地上翻滚,有一年秋冬
之间,一大堆村童都到后山去挖树堆捡柴火以备冬用。贪玩的楚戈带著弟弟冒著冷风也跟
上去凑热闹。小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打打闹闹。他认为弟弟不乖,从背后打了一拳,弟弟
哭了许久。  那晚上,弟弟病了,发烧咳嗽不已,看医生喝草药都无效,没隔几天,六
岁的弟弟就与世永别了。八岁的他,小小心灵从此蒙上一层阴影。不论弟弟的死是否与他
那一拳有关,在他此后的生命中,总是一桩消弭不了的深重悲哀及内疚之情。从此幼小的
弟妹再怎麼顽皮捣蛋,他都极尽容忍,以爱来对待他们。
  弟弟死了,念书的担子及责任就落在他的身上。可是他最大的心愿是长大后做一个铜
匠。因为铜匠是流浪性的,看他挑著风箱担子东村来、西村往的,消遥自在,跑的地方多
,见识就广。他喜欢观看铜匠工作的情形,那双巧手一会儿抽拉风箱,一会儿捶打铜块。
不多久,一把铜锁或一支哨子就完成了,令他钦羡不已。他曾许诺玩伴说:「将来做了铜
匠,我一人送你们一个哨子。」
  望子成龙的父亲将他送到远方亲戚家寄读,那里有位范老师学问好,教得也不错,他
跟著学写诗做对联。
  不久邻村一位有名的宋容生老先生从北京城搬回来。他本在北大教书,得了肺病回乡
休养。家道中落收几个学生补贴家用。楚戈又被送到这里与宋老先生二个孙子同学;对一
个乡下人来说,北京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宋家又有许多画报杂志,从画报上得知北京有
个故宫博物院及内里珍藏的古画稀宝,使他大开眼界,羡慕不已。故宫博物院於他又是多
麼遥不可及,又岂知不是尔后入主故宫的伏笔。
  抗战胜利那年,他到离家几十里的湘阴县白水乡之中心小学念五年级。校址设在一座
「黑爹爹」庙里。
  校长姓胡,也是从北大回来,穿件长只及膝的袍子,是位方方正正的读书人,怀抱著
教育的理想并延聘一些优秀老师回到家乡来播种。他曾说:「你们要好好用功,在我学生
中只要有一个出头的,我即感到安慰。」胡校长若仍健在,得知当年那个漫不经心的袁德
星,就是今日的楚戈,集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学者於一身,不知


1楼2013-03-19 19: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