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吧 关注:7,910贴子:18,676
  • 15回复贴,共1
独具一格的带钩印(节选)
□张峰
古人为束紧衣着,大多以布、帛作腰带束腰紧身,但上层贵族、官员和士兵因为腰间要悬挂与佩系组绶、玺印、刀剑及玉佩等物件,就必须用皮革制成的腰带,这就需要用一种带纽钩状器物来钩系皮腰带,即简称为“带钩”。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中,凡腰间系革带的将士陶俑都佩有造型逼真的带钩。带钩是我国古代人民生活中一种极普通的生活用品,故出土量较多。大多带钩钩纽为素面,其中极少数带钩纽上铸或镌刻有主人的姓氏或各类肖形、吉语作为私人印信,因而构成了玺印中一种独特的形式——带钩印。带钩印存世不丰,但从现有的带钩印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创作这些带钩印时的艺术构思和精湛工艺。如果将其与造型精巧、雕琢精美、玲珑别致的衣带钩融为一体欣赏,那么更显得带钩印高贵典雅、天趣横溢。所以,带钩印无疑是篆刻艺术可资研究的对象。笔者试就带钩印概况和类型及其艺术特征进行探讨,以揭开这一古老艺术品的珍贵面目。


1楼2013-03-19 23:04回复
    一、衣带钩概述
      带钩起源较早,有的资料称良渚文化时期已有玉带钩,而有据可考的带钩起源应是起于周朝而大兴于春秋战国时期。以我国古代服饰制度考察,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与下体的“裳”二者分开,到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衣与裳联为一体,称为“深衣”,即袍服。这时束紧袍服的皮革腰带和扣系革带的衣带钩便应运而生,被大量使用。《墨子·辞过》中有“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的记载,《荀子·礼论》中有“缙绅而无钩带”之说,《庄子》中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孟子·告子》中亦有“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一舆羽之谓哉”的记载,这些记述中所提到的“钩”即是衣带钩,可见当时其普及之广。在《列子·力命》中有“管夷吾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的记载,是说当年被箭射中的齐桓公正是被其佩系的革带钩挡住了箭,说明带钩是古人上阵打仗时的必佩之物。近代以来出土的大量品类繁多的衣带钩,不断印证着带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鼎盛。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带钩造型丰富多彩,工艺精巧高超。钩头造型有鸭嘴、鸟兽、水禽、长牌等形式;钩体有琵琶、棒、板条、竹节、怪兽和铲形等,形状千姿百态;工艺方面有错金错银、镶嵌珠玉绿松石、镂空等;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等。尤其在汉代,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贵族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带钩亦随之成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这时的带钩工艺材质有了进一步发展,除金、银外,还有翠、玛瑙、骨木牙雕,工艺除铸、锻、焊外,还施以鎏金鎏银、错金错银、包金包银、雕绘等。《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意思是官僚贵族和社会名流聚会时,以带钩是否华丽贵重来显示身份和炫耀财富。
    东汉以降,带钩逐渐减少。魏晋时期,北方胡人南下入主中原,将其使用的附有活动方环形、圆环形带扣固定于革带一端,用其括结革带的方法传入中原,称为“鲜卑扣”。这种类似于现代皮带扣的扣法,较之带钩更趋方便合理,结实牢靠,因此很快取而代之,以至于带钩延续到唐、宋、元、明、清各代,其实用价值已不复存在,带钩成为了玩赏品。现今带钩仅作为僧人系扣袈裟所用。带钩流传至今,其文物价值日渐贵重,2001年12月,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6万元高价;在国外,一件战国玉带钩印竟拍出120万元!足见我国古代带钩的名贵。


    2楼2013-03-19 23:07
    回复
       二、带钩印的类型
        尽管带钩印的数量不丰,但其品类还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姓氏带钩印
        将私人姓氏铸或凿刻于衣带钩的钩纽上,既作皮带钩,又兼作私人印信,一物两用,很为便利,深得古人推崇,所以在带钩印中数量最多。姓氏带钩印为战国古玺私印之属,但较之古玺私印则更为精巧娟秀。如图一中“李若思”带钩印,在不足一厘米直径的钩纽上,合理地分布三字,既有随形布篆的效果,又照顾到印面的疏密关系,在抬高中间“若”字后,下部的空间有意识地以“若”“思”二字的拖笔来填补,使印面轻重平衡,疏密得当。又如“私玺”带钩印,厚实的边框、古朴的线条,苍古中透出一丝灵动。


      3楼2013-03-19 23:08
      收起回复
        2.吉语带钩印
          秦汉之际,佩印之风十分流行,而带钩印即是吉语的载体。日常人们往往随身佩戴有瑞兽祥禽图案和吉语的印章佩饰,祈求吉祥和驱邪;也有期望得到高官厚禄的,如“君宜高官”;有表达对安定生活向往的,如“民乐”“安众”;有渴求财富的,如“日利”“巨侯千万”。这些吉语内容广泛,含义隽永,从中可以体味出古人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和丰富多彩的个人情趣。图二中一件出土于湖北的神人抱鱼铜带钩,钩纽上铸有云纹,钩身上刻有“丙午神钩,位至公侯”字样;又如“钩常辟兵”带钩印,正是古人祈求高官、避免兵灾的心理写照。


        4楼2013-03-19 23:09
        收起回复


          9楼2013-03-19 23:30
          回复


            来自贴吧神器10楼2013-03-20 04:27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6 20:26
              回复


                12楼2017-06-22 17:06
                回复
                  麻烦楼主看看这些是什么字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0-02-02 18:16
                  回复
                    我有几个带钩印,可惜图片传不上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20-02-02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