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文章是曹薰铉的外甥,即曹薰铉姐姐曹福芯的儿子金宗瑞在一家网站连载的曹薰铉故事中的一段。和曹薰铉相差八岁的金宗瑞小时候一年中在外婆家生活的时间最少有两个月,是零距离见证曹薰铉的辉煌和李昌镐成长的目击者。
一、天才遭遇天才
曹薰铉和徐奉洙争霸的时代持续了整整十五年,当然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准确的来说应该不是争霸,而是徐奉洙对曹薰铉漫长挑战的反复。在曹徐两人漫长的单打独斗的时候,无数的围棋天才屡次上演了在距离冠军只差一步的时候功亏一篑的一幕。
时值1984年春,曹薰铉让二子,和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孩下了一局指导棋。对手是不久前在全国少年围棋大赛中夺冠的、从外貌上看毫不起眼的一个九岁小孩李昌镐。当时的李昌镐自然不是曹薰铉柔风快枪的对手,但李昌镐无与伦比的韧劲却给曹薰铉流下了火烙般的印象。
在这场对局的背后,还有着考验李昌镐是否具有当曹薰铉内弟子的含义,在全州开金银装饰店的李昌镐的父亲通过田永善七段郑重地给曹薰铉发来了邀请。李昌镐年少成名,曹薰铉也听说过全州有个正在升起的围棋神童的消息。因为曹薰铉自己从小开始就听腻了“神童”的称呼,对李昌镐未免多看了两眼。况且田永善七段的要求强烈得几乎恳求:“李昌镐是我教过的徒弟,棋才很特别。只有你曹国手才配得上做他的师傅,你见到他肯定也会承认。”
其实那时候的曹薰铉作为棋手也好,作为家长也好,收弟子的条件还没有成熟。当时曹薰铉只有三十二岁,虽然早已是韩国第一人,但要作别人的师傅,还是嫌太年轻。而且李昌镐年级还小,加上家在全州,如果要收为弟子,只能把他接到家里,作内弟子。不过河谷洞的家不仅地方小,父母也住在一起,很难给李昌镐腾出空间。
可是和李昌镐下了一盘指导棋以后,曹薰铉随即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位少年分明不是他曾见过无数次的那种天才型棋手:胖乎乎的外表、朦胧的眼神、生涩的表达能力,甚至连复盘的技术也很粗糙。不过少年的围棋有着一股深深吸引人的力量,隐藏在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奇异的潜力很微妙地刺激了曹薰铉的灵感。
在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力量的驱使下,曹薰铉决定收这少年为内弟子。当然,那时的曹薰铉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左右日后世界围棋版图的重大决定。
二、内弟子风波
收李昌镐为内弟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是搬到更为宽敞的家。在多方打听以后,曹薰铉看上了延禧洞的二层楼洋房,位于汉城东北部市场和新村中间。这是座几十米高的小山坡,在这个山坡层层建造的住宅个个都很漂亮,颇有欧洲城市花园般的味道。此处规模虽然不大,但也是当时有钱人聚居的地方。
曹薰铉的父母居住在一楼,曹薰铉夫妇的房间在二楼,李昌镐的房间也被安排在二楼。李昌镐的屋子也可以说是曹薰铉的资料室。曹薰铉收集的从创刊号开始的围棋月刊和庞大的围棋书籍全部放在李昌镐的屋子里,使得小学三年级的少年的屋子俨然透着职业棋手书斋的味道。
不过好事多磨,当曹薰铉纳入内弟子的同时,恶意的传闻也散布开来。一些好事者认为三十二岁的棋手纳入内弟子,肯定是因为收受了巨额的酬金,而这和曹薰铉搬家联系在一起,逐渐成为了有板有眼的剧本。
听到这些传闻,曹薰铉的心情很惨淡,不过他没有刻意地去解释,因为这样的事情只会是越描越黑,不加理会是最好的应对办法。
曹薰铉纳入内弟子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要把从濑越宪作先生那里得到的恩惠传授给李昌镐。因为他自己在和李昌镐差不多大的时候,成为了濑越宪作先生的内弟子,十多年时间里没有交过一分钱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就是日本特有的内弟子制度,虽然没有任何合同或者是条件,但一旦确立了师徒关系,师傅就给弟子无条件的传授所有技艺和精神。曹薰铉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并没有其他任何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