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在返朴归真,体现在本真二字。现实生活中,“重教轻育、多教少育、有教无育”等现向十分来重,导致教育力弱化,低效、无效、甚至负效。不少区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驱驶下把教育窄化成了教学,把教学定向为应试,把应试演化为训练,把训练风干为试卷,把试卷浓缩为分数,把分数误读为质量。当教育被应试绑架之后,教育就失去它“在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意义。|“源”教育的主要主张包括,教育的原点是生命,教育不仅关照学生与教师的生命 教育的根源在于“心”教育是”育心”管理是理心,教学是师生心心相印的互动;教育的真义即关系,“教”“育”教与育的应然关系是,“育“永远大于、重于“教”“教”;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会生活,教育要为教师与学生创造幸福的生活;一切教育要众学生出发,尊重学生、认识学生、发现学生、挖掘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把传统教育的精神化为当下力量,把传统教育规律性东西,作为一种教育常识加以捍卫,等等。“源”教育的愿景是重塑区域教育的生态,通过对教育本真的再认识,努力修复人为的对教育生态的破坏,着力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新格局、新秩序、新景象。选刊“中国教育报”2014/1/9。06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