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咖啡吧 关注:2,558贴子:3,344
  • 2回复贴,共1

吉林八宝矿难3成伤亡者为高管 为保矿擅自救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企业被重创最近难复产
  记者调查了解到,八宝煤矿有员工3500多人,年生产核定能力300万吨,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目前,这家煤矿已全部实行现代化装备,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100%。2012年底,这个企业还获得了由国家安监总局评定的全国首批十家“煤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在事故发生井口记者看到,八宝煤矿从外观看,完全按现代化企业建设,所有工人在入井前,均需经过洗浴、换装,后经安全走廊,在楼内乘电梯入井。
  两起瓦斯事故给八宝煤矿造成重创。在伤亡人员名单中,一些核心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名字赫然在列,包括通化矿业(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等。“伤亡人员中三分之一以上是企业高层领导和技术工程人员。”通化矿业集团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说,安全技术是企业生产核心之一,估计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再恢复生产了。


1楼2013-04-03 10:09回复

     ■ 追问
      安全榜样、国有煤矿为何连发事故?
      怕18亿投资报废 擅自下井救援
      据了解,八宝煤矿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其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高效、安全的管理运营模式,一直在当地受到好评。为何这样一座安全榜样煤矿在短短4天里会连续发生矿难?
      擅自救援造成二次矿难
      3月29日,八宝煤矿一个采空区的密闭发现一氧化碳超限,通风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发现密闭有一些裂隙。经研究决定,当日煤矿四点班停止生产,由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管通风的副总工程师,带领八宝煤矿的总工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到现场对隐患处理,进行密闭堵漏及打闭,结果在抢险过程中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说3月29日的第一次事故是企业在发现险情、进行排险封堵过程中发生的意外,那么,4月1日的第二次事故则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3月29日第一次发生瓦斯事故后,吉林省有关部门要求,类似事件,必须先等专家组提出明确意见和方案后再行动。但第二次险情发生后,矿井相关责任人却因为着急排险,没有经请示和制定科学周密的方案,擅自组织下井救援,导致事故发生。


    2楼2013-04-03 10:09
    回复

      “保矿”想法太迫切
        一位参与救援讨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着急处理,一是因为情况紧急,二是大家“保矿”的想法太迫切了,“18亿元的投资啊,就怕彻底废了,急着下去赶快处理好。”
        据了解,八宝煤矿在江源区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国有企业,已投资近18亿元。围绕这一企业成立的八宝工业园里,一批电厂、洗煤厂纷纷落户,目前总投资已达几十亿元。此次八宝煤矿的停产,对当地经济将是重创。
        装备好技术员多麻痹了
        长期以来,由于装备水平高、技术人员多,造成了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安全思想麻痹。据了解,发生事故的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已经连续4年无责任事故发生,“不可能出事”已经成为普遍认识。当事故发生后,多数人的反应是非常惊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郑宝山说,近期,不仅吉林省,贵州、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的一些大型煤矿也事故频发。
        决策者不全是专业人士
        此外,“煤矿企业实际上知识和技术含量很高。”一位工作人员指出,这次事故中,主要决策者并非都是专业人士,对决策缺乏科学准确理解和研究判断,因此,导致关键时刻决策会出现因感情因素而偏颇的情况。


      3楼2013-04-03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