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知道代入感重要,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一直也没个清醒的认识,一直以来都觉得金手指和创意设定更加的重要,只要有个新奇的创意一本书就可以开写了。
直到最近这本书扑掉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物在出场时性格设定出现了问题,一个冲动热血的中二青年,选择在了错误的时机爆发,给人以没脑子的感觉。
后面尽管努力地写新鲜的创意,但是读者的第一印象一旦不好,后面写得天花乱坠也没人欣赏。
这就好比你看到大街上一个脏兮兮的乞丐卖力地乞讨,你就是心理别扭一样。
然后我最近偶然翻到两本好书,一个是《少林八绝》一个是《韩娱之天王》,两本书在开局都营造了非常好的代入感,一个人物狡黠聪慧,一个人物沉稳老练。
各自用一件事塑造人物,前者是徒弟和师父辩论 武艺,徒弟非常地特立独行;后者是英雄救美,主角作为先入娱乐界的长辈关照后进的小辈。
我跟一些作者朋友讨论过,基本上这两个段子看完后,人物就深入人心,特别的有好感,随即两本书都下了“钩子”,前者是睡梦神功;后者是 三个条件。
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写书都知道设置悬念,也就是俗称的下钩子,勾读者上瘾往下看,但是谁知道钩子下在什么时候合适呢?
以前糊涂,现在明白了,就是让主角让读者有足够的好感以后,然后给出一个挑战也好,一个愿望也好,这时候就可以下钩子了,至于钩子是金手指,或者什么新奇的东西都可以,但是前提是 人物塑造足够成功,否则钩子下了也白下,读者不会认可的。
就说这么多,继续去看书揣摩去了。
直到最近这本书扑掉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物在出场时性格设定出现了问题,一个冲动热血的中二青年,选择在了错误的时机爆发,给人以没脑子的感觉。
后面尽管努力地写新鲜的创意,但是读者的第一印象一旦不好,后面写得天花乱坠也没人欣赏。
这就好比你看到大街上一个脏兮兮的乞丐卖力地乞讨,你就是心理别扭一样。
然后我最近偶然翻到两本好书,一个是《少林八绝》一个是《韩娱之天王》,两本书在开局都营造了非常好的代入感,一个人物狡黠聪慧,一个人物沉稳老练。
各自用一件事塑造人物,前者是徒弟和师父辩论 武艺,徒弟非常地特立独行;后者是英雄救美,主角作为先入娱乐界的长辈关照后进的小辈。
我跟一些作者朋友讨论过,基本上这两个段子看完后,人物就深入人心,特别的有好感,随即两本书都下了“钩子”,前者是睡梦神功;后者是 三个条件。
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写书都知道设置悬念,也就是俗称的下钩子,勾读者上瘾往下看,但是谁知道钩子下在什么时候合适呢?
以前糊涂,现在明白了,就是让主角让读者有足够的好感以后,然后给出一个挑战也好,一个愿望也好,这时候就可以下钩子了,至于钩子是金手指,或者什么新奇的东西都可以,但是前提是 人物塑造足够成功,否则钩子下了也白下,读者不会认可的。
就说这么多,继续去看书揣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