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行尸走肉》的那种惊险,感觉《行尸肉心》更适合女生看,因为那种细细探讨人性的剧情,思维偏向感性一点的女生可能更能感触深一点,当然涉及暧昧向的同志感情也是腐国再次给我等腐女的一种馈赠啊~\(≥▽≤)/~
看完,就简单评论一下里头的剧情吧,这个剧大概就是说一种灾难过后的情感重建,生与死的感悟,还有就是人性,剧中主要是分为两个阵形,lz先按家庭来分吧。
这第一季的三集大概讲了的就是kieren和Bill的家庭。
现是kieren的,他是一个很标准的小受型男生,干干净净,有些羞涩,性格善良。
他生前被村里的人嘲笑,具体原因不清楚,但从那个防卫队员跟amy谈话中可知,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他有点娘,然后Bill不喜欢他跟自己儿子RICK来往。
或许是因为有点自卑,而且他一直对rick有无法说清的感情,对于他来说那是很压抑,之前看过一些外国的文章,说开明如西方国家,也有很多同性恋特别是年少的收到歧视,以至于发生许多自杀案件。所以rick在对amy说自己死前的念头是解脱时候,让人觉得心酸,但也可以理解。这么多年,他坚守那份不可出口的秘密很辛苦,rick的离去,非但无法让他舒心,反而更添了绝望。
他的重生对于他们家庭来说,一开始的消息,到接回家中,然后相处是一段让人深思的剧情:离去的亲人重新回来,实实在在的个体在大家面前,但容貌变改了,他也不再是一个意义上来说的“人”,他曾经是丧尸,曾经跟同类猎杀过人类,曾经是这场灾难的恐惧来源,这对于家人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
重生不再是生,而是以生的形态却是死者的身份来重新融入这个环境之中,自己深知身体早已不复如初,但家人却在假装自己还是当初那样,这看着有点畸形的和谐,让人很不安,总担心着会不会随时就爆发。
说到这,不得不称赞一下Jam这个角色的安排,她是一个警钟一样的身份,比起父母努力制造一个温床来安抚兄长,她的叛逆与不屑反而更能让kieren实在一些。她训斥kieren,认为kieren带着的是罪孽,没有家人想的那么美好。但我们从后来他两兄妹的和好中可以看出,其实她是在提醒自己的罪孽,兄长的出现让她更难原谅自己。
明明当初好友遇害,自己是在场的,明明那时候已为丧尸的kieren早已不认识自己,但她还是下不了手,那个曾帮助自己克服奇怪毛病的哥哥依旧是她无法割舍的。所以她痛斥kieren为什么回来,同时也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救不得好友,还要撒谎。
到最后最后,kieren因为rick的再次死亡而躲进曾经自杀的山洞中,他妈妈安抚他走出来,并让他主动询问父亲为什么不来这。我们才知道,这个家庭在失去kieren的时候到底有多悲凉,他父亲说在山洞中寻到自杀的kieren的时候,就只知道抱着他不停地跑,不停地跑......那种以为有希望然后看到更深的失望时候的打击,在剧中能让我们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正因为害怕再次失去,所以全家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挽留他,是不是“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然后就到BILL的家庭。
他们家庭的悲剧,主要来自于rick的软弱还有bill的那种霸权。从BILL的行事方式可知,他这人是个很虔诚的教徒,他对自己的信仰几乎有一种偏执得可怕的状态中,每次的杀戮,他都是以教义来麻醉自己的罪恶感。
他对善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他抓拿已康复的老妇人,却在对方已表现得与人类无异,他还是能够动手。
他的存在很可怕,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在保护自己的信仰,如不是这样,他或许会疯掉,因为他害怕的是良心,那东西一旦回来了,他会不得安宁。
RICK的回来,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伴着讽刺的安慰,曾经那么憎恨丧尸,曾经把pds也不承认地杀掉,但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个pds,所以他选择的是自欺欺人,告诉所有人自己儿子是个英雄,他这是衣锦还乡,帮助自己的。
与kieren的家庭一样,他也想努力构建回以前的那种状态,但rick头上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却让他妻子感到恐慌,而rick回来后对丧尸的看法,还有对kieren的袒护更让他觉得那是一种不可洗清的污点。
于是,他用牧师的话来麻醉自己,然后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宁愿rick从来就没回来过。那个改变了看法,对自己不再顺从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怪物,一个披着自己儿子外表,偷取了儿子就记忆的怪物。
俗话说,上帝让你死亡,必先让你疯狂,然后bil就疯了,他不再承认rick回来的事实,然后被那个老妇人的丈夫打死了。
两个家庭,前者是舍去了过去,重新开始,kieren这次回来是为了自己家庭而活,不再牵涉他人。
后者则是抹杀了现在,企图让生活变回了以前那样,或许母亲在后来是想通了,但一切都太迟了。偏执的丈夫,重生的儿子,结局在冥冥中早已写定。
这部剧的对比让我很喜欢。
在灾难过后重建的描写,不是指物质上,而是心灵上的。比起灾难的恐惧与毁灭,过后的心情平复,伤口的愈合,还有重生的亲人不再如初,“生”真的能令人可喜?带着罪恶的记忆一直折磨着自己,那是生么?
“死”又的确那么可怕吗?死去的人固然让人伤心,但比起回来后的各种不安,似乎这种平静是一种很好的逃避方式。
例如amy不幸患了白血病去世,对于生她是那么的向往。但kieren却觉得生是折磨,死才是解脱,两个不同方式去世的人,再次重生后,对这两者的看法又是如何?
虽然剧情在后边对于宽恕这一方面的描写略为之仓促,但总体来说其中的哲理还是很好的。
记得《哈利波特》里头邓布利多曾说过一句话:不要同情死者,要同情生。
死是一种结束,但生者还要在承受着离别之苦同时,把曾经支离破碎的东西重新构建,所受的伤痛也只有自己知道。
比起破坏,修复是要漫长得多。
或许这就是这部剧所想表达的意义。
看完,就简单评论一下里头的剧情吧,这个剧大概就是说一种灾难过后的情感重建,生与死的感悟,还有就是人性,剧中主要是分为两个阵形,lz先按家庭来分吧。
这第一季的三集大概讲了的就是kieren和Bill的家庭。
现是kieren的,他是一个很标准的小受型男生,干干净净,有些羞涩,性格善良。
他生前被村里的人嘲笑,具体原因不清楚,但从那个防卫队员跟amy谈话中可知,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他有点娘,然后Bill不喜欢他跟自己儿子RICK来往。
或许是因为有点自卑,而且他一直对rick有无法说清的感情,对于他来说那是很压抑,之前看过一些外国的文章,说开明如西方国家,也有很多同性恋特别是年少的收到歧视,以至于发生许多自杀案件。所以rick在对amy说自己死前的念头是解脱时候,让人觉得心酸,但也可以理解。这么多年,他坚守那份不可出口的秘密很辛苦,rick的离去,非但无法让他舒心,反而更添了绝望。
他的重生对于他们家庭来说,一开始的消息,到接回家中,然后相处是一段让人深思的剧情:离去的亲人重新回来,实实在在的个体在大家面前,但容貌变改了,他也不再是一个意义上来说的“人”,他曾经是丧尸,曾经跟同类猎杀过人类,曾经是这场灾难的恐惧来源,这对于家人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
重生不再是生,而是以生的形态却是死者的身份来重新融入这个环境之中,自己深知身体早已不复如初,但家人却在假装自己还是当初那样,这看着有点畸形的和谐,让人很不安,总担心着会不会随时就爆发。
说到这,不得不称赞一下Jam这个角色的安排,她是一个警钟一样的身份,比起父母努力制造一个温床来安抚兄长,她的叛逆与不屑反而更能让kieren实在一些。她训斥kieren,认为kieren带着的是罪孽,没有家人想的那么美好。但我们从后来他两兄妹的和好中可以看出,其实她是在提醒自己的罪孽,兄长的出现让她更难原谅自己。
明明当初好友遇害,自己是在场的,明明那时候已为丧尸的kieren早已不认识自己,但她还是下不了手,那个曾帮助自己克服奇怪毛病的哥哥依旧是她无法割舍的。所以她痛斥kieren为什么回来,同时也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救不得好友,还要撒谎。
到最后最后,kieren因为rick的再次死亡而躲进曾经自杀的山洞中,他妈妈安抚他走出来,并让他主动询问父亲为什么不来这。我们才知道,这个家庭在失去kieren的时候到底有多悲凉,他父亲说在山洞中寻到自杀的kieren的时候,就只知道抱着他不停地跑,不停地跑......那种以为有希望然后看到更深的失望时候的打击,在剧中能让我们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共鸣。正因为害怕再次失去,所以全家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挽留他,是不是“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然后就到BILL的家庭。
他们家庭的悲剧,主要来自于rick的软弱还有bill的那种霸权。从BILL的行事方式可知,他这人是个很虔诚的教徒,他对自己的信仰几乎有一种偏执得可怕的状态中,每次的杀戮,他都是以教义来麻醉自己的罪恶感。
他对善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他抓拿已康复的老妇人,却在对方已表现得与人类无异,他还是能够动手。
他的存在很可怕,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在保护自己的信仰,如不是这样,他或许会疯掉,因为他害怕的是良心,那东西一旦回来了,他会不得安宁。
RICK的回来,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伴着讽刺的安慰,曾经那么憎恨丧尸,曾经把pds也不承认地杀掉,但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个pds,所以他选择的是自欺欺人,告诉所有人自己儿子是个英雄,他这是衣锦还乡,帮助自己的。
与kieren的家庭一样,他也想努力构建回以前的那种状态,但rick头上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却让他妻子感到恐慌,而rick回来后对丧尸的看法,还有对kieren的袒护更让他觉得那是一种不可洗清的污点。
于是,他用牧师的话来麻醉自己,然后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宁愿rick从来就没回来过。那个改变了看法,对自己不再顺从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怪物,一个披着自己儿子外表,偷取了儿子就记忆的怪物。
俗话说,上帝让你死亡,必先让你疯狂,然后bil就疯了,他不再承认rick回来的事实,然后被那个老妇人的丈夫打死了。
两个家庭,前者是舍去了过去,重新开始,kieren这次回来是为了自己家庭而活,不再牵涉他人。
后者则是抹杀了现在,企图让生活变回了以前那样,或许母亲在后来是想通了,但一切都太迟了。偏执的丈夫,重生的儿子,结局在冥冥中早已写定。
这部剧的对比让我很喜欢。
在灾难过后重建的描写,不是指物质上,而是心灵上的。比起灾难的恐惧与毁灭,过后的心情平复,伤口的愈合,还有重生的亲人不再如初,“生”真的能令人可喜?带着罪恶的记忆一直折磨着自己,那是生么?
“死”又的确那么可怕吗?死去的人固然让人伤心,但比起回来后的各种不安,似乎这种平静是一种很好的逃避方式。
例如amy不幸患了白血病去世,对于生她是那么的向往。但kieren却觉得生是折磨,死才是解脱,两个不同方式去世的人,再次重生后,对这两者的看法又是如何?
虽然剧情在后边对于宽恕这一方面的描写略为之仓促,但总体来说其中的哲理还是很好的。
记得《哈利波特》里头邓布利多曾说过一句话:不要同情死者,要同情生。
死是一种结束,但生者还要在承受着离别之苦同时,把曾经支离破碎的东西重新构建,所受的伤痛也只有自己知道。
比起破坏,修复是要漫长得多。
或许这就是这部剧所想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