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元吧 关注:25贴子:1,006
  • 10回复贴,共1
宁萱的信
  第一次给你写信时,其实我只读了你的《火与冰》之中有限的文字,而心灵的契合却在那一瞬间点燃了我沉寂的眼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在很奇妙,要有多远,就远得没边没际;要近起来,又那么没有道理。
  我觉得,在你的文字里,我们“心心相印”。
  读了你的新书《说,还是不说》。很快,我就对你有失望了,因为我觉得你的一部分文字是“败笔”——“似水柔情”的那部分。这样说可能不准确,单论文字没错,文字很美;但就内容来讲,你真的不该写,或是不该发表。
  平心而论,你真的还没有爱过。
  那怎么会是爱呢?那只是一种青春的萌动,在那样的年龄,你那样的单纯与真诚,无论哪个女孩子都很容易走进你的——只要一瞬间的接触,或者只因她离你近,因为无论如何,你的“初恋”必须有一个载体,你不是爱上了这个载体,你只是到了爱的年龄了,爱那段青涩而纯真的日子,那样不堪而刻骨的青春!
  虽然我比你的年龄小,可读到你这些文字时,我时常像老妈妈一样摇着头,又怜又爱地轻叹道:“唉,这孩子,他写的爱会贻笑大方的,他还没有真的爱过呢!”


1楼2013-04-14 18:11回复
    廷生的信
      人生道路上,有了一位风雨同舟的爱人,宛如有了一颗挂在天穹的启明星。如果没有这颗星星,我们又如何辨别方向呢?在那些日子里,我深切地体认到了“不同心”的悲哀与无奈。经过了那次尝试之后,我深信,在人与人之间,某种隔膜是无法打破的,也不必去打破。就像我以前的信中提到的,不必“铁棒磨成针”和“愚公移山”一样。
      我也相信,人世间总有一个人是冲着我才做女人的。而我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为了遇到她。什么是缘分?这就是缘分。
      你在信中写到了鲁迅与许广平。你信中提及的那个场景,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理解当然也对,许广平对鲁迅晚年无微不至的关爱,不是普通的女性所能够做到的。很难设想,假如没有像许广平这样一个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女性在身边,中年之后的鲁迅将过着一种怎样的残缺的生活。
      但是,鲁迅与许广平之间,既有亲密的爱,也有难言的隔膜。你信中谈到的那个场景,可见先生心中还是有解不开的结。鲁迅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沉默,整天地沉默着。这种铁一样的沉默,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许广平。这种铁一样的沉默,使得家庭中的空气也凝固了。
      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倒没什么要紧的了。只不过是从这里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失调,直接马上会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了步骤,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连着的。


    2楼2013-04-14 18:51
    回复
      宁萱的日记
        “智齿”——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称。为什么称呼这几颗多余的牙齿为“智齿”呢?它们真的跟人的智慧有关吗?人自身的“智慧”都是些小聪明,人怎么能够有一点点小聪明就洋洋得意呢?所以,我们说智齿是多余的牙齿。拔掉多余的牙齿,也就是拨掉我们的狂妄之心,让我们都成为谦卑的人。
        今天,疼痛减弱了一些,可是晚上还是睡不着。突然,想给他打电话。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想听听他的声音。听他的声音与读他的信,会不会是两种感觉呢?现在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不知他睡了没有?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合不合适呢?
        多少个起承转合的偶然原因,才会诞生今天晚上我们的通话。通完话之后,我才感到身心疲惫。躺在床上歪着脖子打电话,脖子几乎都麻木了。通话过程中,伤口的疼痛也完全被忘却了。与知心的朋友通电话,想不到也是一剂克服疼痛的良药。


      3楼2013-04-21 22:07
      回复
        廷生的日记
          今天是我的生日,刚刚搬了“新家”,我请了一大帮朋友到“新家”里聚会。既是生日聚会,又算是“乔迁之喜”。在单调的学生生活中,多给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找一点快乐的名目,总是有必要的。
          我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打电话的人。我总觉得,在电话里人们说的话都是想好的、修饰过的、不真实的。我之所以买了一部手机,因为学校的宿舍没有安装电话,别人找我很不方便。其实,平时也很少使用。有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一泡就是一整天,一整天都把手机关着。
          结束通话,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再回到萧瀚的屋里,他们已经改变了话题。夜更深了,大家都有些倦意。而我,再也没有想说话的愿望了,便建议说到此为止吧。于是,两位客人在萧瀚的房间里打地铺,而我回到自己的屋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回想刚才自己究竟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却大都记不起来了。


        4楼2013-04-21 22:12
        回复
          廷生的日记
            此时此刻的南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这里等待朋友的人很多。忽然,我发现西北角站着一个女孩,高挑的个子,短短的头发,清秀的脸庞,穿着黑色的短大衣。右肩背着一个小挎包。因为逆光,看不清楚她五官的容貌。
            我感觉到,她很可能就是宁萱。但我不敢直接上去询问,犹豫了片刻,我还是采取保守的办法:掏出手机,拨响宁萱的手机号码。刚刚拨通,那个一身黑衣的女孩就径直向我走过来,像一片云。走到我到身边,她微微地把头向我这边倾斜了一点,敞亮出温柔的笑容,轻声地问我:“你是廷生吧?”
            我切断手机,抬起头来,看见她的笑容,里面像水池一样装满调皮而灿烂阳光。
            现在,宁萱就坐在我的对面,我才在她埋头看菜谱点菜的时刻,悄悄地打量她。她浑身上下没有一件装饰品,没有戒指、手镯、项链和耳环之类的年轻女孩子喜欢佩带的东西。她的脸上也没有化过妆的痕迹,素面朝天,清清爽爽,如同一朵出水芙蓉。她脱去大衣,里面是一件薄薄的灰色毛衣。毛衣勾勒出她玲珑的身材,胸口的地方有几道朴素的横条花纹,灰白相间,沉静中平添了几分活泼的情调。
            “你在想什么?”宁萱放下菜谱,打断了我的遐思。她大概已经发现我在偷偷地打量她,脸上飞起一抹红霞。这种红霞与原来的苍白相映衬,仿佛众多雪白的李花之间盛开一树粉红的樱花。她点了一盘香菇菜心、一盘滑溜牛柳,还有一碗萝卜丝鲫鱼汤。都是一些很清淡的菜。
            在饭店门口,我送宁萱下车,她淡淡地、不动声色地向我说了一声“再见”,就转身走进饭店金碧辉煌的大堂。甚至我还没有握过她的手,也没有说更多的话——我还以为,告别至少应当有个简单的“仪式”。但是,我又该对她说些什么呢?我有勇气将我的感情全部表达出来吗?


          5楼2013-04-21 22:33
          回复
            宁萱的日记
              北大的南门张灯结彩,有些不伦不类。我站在南门西南方向的一个角落里。这样,我就能够先发现他,并且先观察他一番。我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地形。几分钟以后,我看见一个男孩推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从校门里走出来。他穿着白色的夹克衫和蓝色的牛仔裤,中等个子,白面书生,文文弱弱的,一看就是大学里那种嗜书如命的男生。
              他似乎认出了我,却还有些踌躇。我心里想,可怜的“孩子”啊,你为什么如此害羞,不敢走过来直截了当地询问我?不出我所料,他掏出手机,借着彩灯的灯光,埋头拨我的手机号码。我看着他拨号,然后把手机放在耳朵边倾听。我包里的手机响起来。
              我真是又冷又饿,赶紧点了三个菜,并要了米饭。我发现他在偷偷地观察我。我的样子不算难看吧?我心里暗自发笑,虽然有一点害羞,却暗暗让自己稳住。
              他住的“稻香园”果然是一个安静的小区。虽然很旧,没有新兴小区的朝气和洋气,墙面的红砖直接露在外面。但是,居民却不拥挤,也听不到外边街上喧闹的车声。这里正适合像廷生这样的写作者居住。
              我低声地对他说了一声“再见”,便扭头走进了饭店。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害怕他看见我哭。我希望他追上来,我希望他拉住我。他没有追上来,他乖乖地上了车。他不懂女孩子的心思。当我回头的时候,他坐的出租车已经开走了。


            6楼2013-04-21 22:47
            回复
              廷生的信
                没有想到,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能这么随意、这么深入地聊天,仿佛我们已经认识好多年。你大概能感觉得出,我是个相当内敛的人,不会轻而易举地去接近别人,也不会轻而易举地让别人接近。
                目前,在作者跟出版社和书商打交道的时候,作者通常都是弱势的一方。尤其是我的书,每一本在出版的时候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为了让它出版,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放弃诸多自己的利益,即使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大量的段落被删掉。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在我送你进饭店的时候,想问你却又没有问出口的问题——假如我建议你到北京来,你会考虑吗?


              7楼2013-04-22 02:29
              回复
                宁萱的信
                  关于你的新书的名字,我想来想去,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要想取一个好名字,真是一件劳神又劳心的事情。就像你对我说的,好多时候,书已经完稿了,名字却还迟迟确定不下来。
                  你问我的问题,我正在考虑。对我来说,生活本身的质量,比生活在什么地方更重要。
                  我曾经作为公司的代表在香港工作了一年。那里有舒适的公寓、丰厚的薪水,还有美不胜收的商店、以及阳光灿烂的海滩。那里几乎具备了所有吸引女孩子的条件。但我还是申请回来了。我不属于那个金碧辉煌的城市。那个城市里没有一个让我挚爱的人,没有一个让我随时随地都可以通电话的人。我在那里吃不好睡不香,在宾馆豪华的套房里,经常对着永远也没有结尾的搞笑电视剧发呆。


                8楼2013-04-22 02:32
                回复
                  廷生的信
                    我相信世界上有一种超乎于历史规律和理性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狂妄的人类,它可能来自于上帝,也可能来自于别的什么地方。在它的面前,人类渺小的不能再渺小。
                    奇妙的感应是真实的。敌人之间有某种感应,爱人和朋友之间则有着更加强烈的感应。敌人之间的感应是恐惧、是不安、是惊慌;而爱人之间的感应则是甜蜜、是温馨、是安宁。
                    前几个月,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朋友看见我还是独自一人,便热心地表示要介绍漂亮的女孩给我认识,鼓励我去追。我淡然一笑,回答他说,我已经很疲倦,没有力气去“追”女孩子了。我现在的策略是“守株待兔”。


                  9楼2013-04-22 02:36
                  回复
                    廷生的信
                      你的这张空白的病历,比其他任何的信纸都要有意思。
                      爱就是一切。我现在也相信这句话了。校园变得比原来美丽了千百倍,从我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甚至我以前认为丑陋的人,都变得可爱了。而这一切,统统是因为爱的缘故,因为你的缘故。
                      现在遇到了你,我能够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上路了。


                    13楼2013-04-30 00:14
                    回复
                      那怎么会是爱呢?那只是一种青春的萌动。分析透彻。


                      19楼2016-09-23 1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