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vs孙膑的资料...吧 关注:76贴子:2,430
  • 21回复贴,共1

神游“唐诗之路”(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4-20 21:45回复
    此为俞月亭老先生的博文,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因此不可用于商业或营利目的。转自“俞月亭的博客中国专栏”。。


    2楼2013-04-20 21:46
    回复
      “谢公宿处今尚在” ——神游“唐诗之路”之四
      “唐诗之路”最早的开拓者是晋宋时代的谢灵运。
      谢灵运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其曾祖谢奕曾为剡令,祖父车骑将军谢玄在剡溪口建“始宁墅”,从此定居始宁。始宁县地处上虞南部,嵊县北部,县治在今嵊州市三界镇附近。谢家在始宁有大片庄园,隋开皇九年(589)废始宁,恢复剡县,谢家庄园范围基本上在剡县境内。
      谢灵运出生在始宁。因为王谢大族多为天师道信徒,当时风尚怕儿童不易成长,常拜和尚为师,或送入寺院养育,所以他出生后即被送往钱塘杜明师馆寄养。十五岁由钱塘移京都建康乌衣巷(也有人说在钱塘只住了不长时间即回始宁),与王谢子弟度过一段世家子弟富贵风流的生活。二十一岁入仕途,历任晋宋两代琅琊王司马参军、刘毅记室参军、秘书监、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宋永初三年七月(422),受当朝权臣徐羡之、傅亮等排挤,离京出守永嘉。因不得志,便“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期,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郝昺衡《谢灵运年谱》)。只一年,便称疾去职,回始宁隐居,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游山玩水,放纵为娱,“顺从性情,敢率所乐”,一住就是三年。这期间他的创作颇丰,著名的《山居赋》便是这时写的。
      太祖刘义隆即位,谢的政敌徐羡之、傅亮先后伏诛。元嘉三年(426)秋,谢应太祖召进京任秘书监,但因太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心里很不平,又常常称病缺席,或“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太祖旨令自解,他便又上表称疾,辞职回始宁,仍然过他的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三年后又被召派往临川任内史,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说起来,谢灵运在始宁居住的时间总共不过六年(如按上述第二种说法,加上童年,当有二十来年),但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剡县地区的山水和生活感情很深,这里有引以自豪的功勋卓著的祖旧之业,更有供他啸傲风月、陶然忘机的灵秀山川,还有足资养生的良田美地,丰厚产业,所以他认定“惟丘园是归宿,惟隐中有乐趣”,“实是得道之所也”(《山居赋》自注),《宋书》也说他回始宁后“有终焉之志”,他是很想在故乡度过一辈子的。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赋,其中仅写剡地山水的诗篇就有二十多首,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的地位。
      元嘉六年(429),即谢灵运第二次回乡隐居的第二年秋天,他带领数百门人奴仆,由始宁出发,从水路逆剡溪经“剡中”(据陈百刚先生考证为今新昌县城)至天姥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天姥山是剡与天台(属临海郡)的界山,位于新昌与天台交界的岗陇高地,周围六十里,长二十里,从会墅岭入口止于关岭。晋宋时期该地山林封闭,地势险要,无官道可通,谢灵运打通了这段山道,使会稽临海两郡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骤然加强,剡溪文化与天台山文化进一步结成亲缘。这条道被后世称为“谢公道”,唐代及以后的诗人游剡溪,便是从这条道游向天台山,或者从天台山经由谢公道进入剡溪的。而谢灵运的游止和他的诗赋创作,又无异于对剡溪两岸风光的一次强有力的广告宣传,“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沈约)史载,刘宋朝廷就因谢灵运诗文中歌咏天姥山而特地派画师到天姥,“状天姥于团扇”,即所谓“元嘉团扇”,名闻朝野。从他以后,才陆陆续续地开始有人到这一条线路上旅游。因此可以说,没有谢灵运的开发和宣传,也许不会有后来的“唐诗之路”。我们从唐代诗人们的诗作中就可以明显看出,许多人游剡,既是为了赏览剡中山水,也是因为追慕谢灵运等人的声名和踪迹。
      唐代及以后许多诗人游剡,都会想到谢灵运。现存唐诗中最早写到谢灵运的是宋之问的《宿云门寺》,其中便有“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句。李白诗中也经常写到,如“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等。史载,谢灵运“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喜欢标新立异,他曾自创登山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世称为“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山时便想象自己穿上了谢灵运创造的登山屐。此外,崔颢有“谢客文愈盛,林公不可忘”,李嘉佑有“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刘禹锡有“一旦扬眉望沃洲,自言王谢许同游”,赵嘏有“正怀王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张籍有“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谢家曾住处,烟洞应入迷”等等,连后来白居易写《沃洲山禅院记》,也摘录了谢灵运的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哪可寻”。可见谢灵运对于后世诗人影响之深远。
      谢灵运性格孤傲无羁,两次辞官归隐都是因为不满朝廷任用,郁郁不得志。他曾自夸:“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据《南史》记载,他归隐始宁期间,曾“与王弘之诸人出千秋亭饮酒,裸身大呼”,太守孟顗“深为不满,遣信相问,灵运大怒曰:‘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因而得罪了孟顗。明成化《新昌县志》卷十三载:“东山寺(在天姥山中)有谢灵运像,裸体而行,须长及地,足著木屐,手执一卷,惟一布巾蔽前耳。”这是一幅很难得的画像,可惜已寺废像佚。宋元嘉十年(433),谢灵运以“谋叛”罪被诛于广州,临刑作诗明志,并割下长须,施舍给南海祗洹寺维摩诘菩萨造像用。唐中宗(684)时,安乐公主为斗百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驿至广州取须,并剪弃其余,遂绝”。
      谢灵运及谢氏族人在剡县的遗迹很多,据《剡录》记载,“康乐乡有游谢、宿剡、竹山、康乐、感化里。游谢乡有康乐、明登、宿星、暝投、吹台里。”康乐、游谢两乡即今嵊县江东乡、幸福乡等地,上述地名均与谢灵运游踪有关,现在还有古桐亭楼、敕书岭、石床、钓鱼台、坐石、将军潭、谢岩、强口、石门、谢仙君祠及覆卮山、车骑山等遗迹,并有许多传说,比如强口的得名,是因为有一条小溪,东晋王谢两家名士三九天游览到此,见流水清妙,徘徊不能去,便说:“虽寒,犹当强饮一口。”后来此溪便叫强口溪,溪边小村便叫强口村。又如覆卮山为县内六大名山之一,世传为神仙憩息之地,中有石浪三条,大旱不乾;山巅有大石,平广可容数十人,极目远眺,景色奇丽;谢灵运常登山,一边观赏山景,一边饮酒,酒罢便覆卮(古代酒器)岩上,后人便把这山叫覆卮山。谢灵运有一首《夜宿石门》诗:“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石门在今石门村北,从沸水水库北去路上,两侧岩石直立,下面横有岩石门槛,形似大门,故名石门。还有一首《登石门最高顶》,也是写石门山的风景。对于谢灵运的诗,唐代白居易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读谢灵运诗》)白居易的这个评论,既说出了谢灵运这个人和他的山水诗作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许多士人共同的心理状态,这也许是后来许多诗人到剡中旅游必去寻访谢氏遗踪的原因。


      6楼2013-04-20 21:58
      回复
        东南“眉目”沃洲山——神游“唐诗之路”之六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沃洲山禅院记》中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白居易时代的剡县所辖区域即今浙东嵊州、新昌两市县的辖区,而沃洲、天姥则在新昌县的东南部。今年5月初,我曾慕名往沃洲一游。
        午后离开县城,车行只半小时,便来到长诏水库大坝。长诏水库也叫沃洲湖,是1979年3月建成的,总面积818公顷。这里原来是一条叫沃水的溪流,由天台石梁和新昌东峁两处瀑布的水汇流而成,为剡溪的上源之一。当年在桑园合流处壅沙成洲,长里许,泉甘土肥,故名沃洲。东晋时期,这一带曾经是江南佛教活动中心,也是江南士族文化中心,以竺潜、支遁为首的十八高僧和孙绰、王羲之等十八名士,曾长期游止于此,或结庐讲经,或翰墨游弋,盛极一时。这里还是道家的活动重地,是全国72洞天中的第15洞天。到了唐代,这里更成了旅游热区,现存唐诗中咏及沃洲山水的就有50多首,沃洲几乎成了江南佳山水的代名词。但现在,昔日的潺潺溪流已变成烟波浩淼的大湖,美丽的沃洲以及周围从东晋以来逐渐建造起来的寺院、古遗等胜迹,许多都已埋在水底,我们只能站在68米高的钢筋水泥大坝上望湖凭吊了。
        这一天,绵绵春雨,如丝如雾,将远近山水林木全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雨幔中。山朦胧,水朦胧,人朦胧,心也朦胧。遥望放鹤峰,想起《世说新语》中所记支道林养鹤放鹤的故事:支道林好鹤,有人送两只幼鹤给他,他恐怕鹤长大飞走,便将鹤翅膀上的羽毛剪了,鹤不能飞翔,顾翅垂头,状颇懊丧,道林顿悟道:“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待鹤新羽长成,便将鹤放飞了。支道林即支遁,是东晋高僧,佛学般若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创始人,又是研究《庄子》的学者,所作《即色游玄论》和《庄子逍遥游注》分别代表他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也因此誉满江左,这个爱鹤放鹤的故事,反映了他向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以至于由此及彼地尊重禽鸟个性的高逸品格。而没入湖中只露山巅的鹅鼻峰则记载了书圣王羲之以一笔写成一个“鹅”字的有趣故事:有一天,王羲之和支道林同游沃洲,偶抬头望见鹅鼻峰,突然兴至,当即要过支道林手中马尾拂尘,缚鬃作笔,于沙滩上疾书一笔“鹅”字,笔力雄健,转折处如有折竹断枝之势,间多飞白,颇有龙麟凤尾之态。二公相视而笑,归来复书几纸,总不及前者神妙,遂又精心拓回,立“鹅”字碑于沃洲寺。
        沃洲寺当时叫小岭寺,是支道林到沃洲小岭后所建。东晋咸和间(326-334),高僧竺潜辞朝归隐沃洲山,永和间(345-356)支遁来游,爱上了沃洲,遣人来向竺潜买峁山之侧的沃洲小岭,潜答以“欲来当给,未闻巢、由(巢父、许由,均为著名隐士)买山而隐”,“买山而隐”后来成为诗文典故。支遁到沃洲小岭后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只因支遁多高致,遂使名贤作胜游”,沃洲由此进入全盛期,成为当时江东佛学中心。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所说东晋有十八高僧、十八名士或游焉,或止焉,其实真实数目不止这些,据查,倘以六朝时期先后总计,差不多囊括了那个时期江南高级士族文化的所有代表人物。
        晋后,沃洲一度沉寂,一直到唐代才又成为风景名区。唐太和二年(828)春,“有头陀僧白寂然来游兹山,见道猷、支、竺遗迹泉石尽在,依依然如归故乡,恋不能去。时浙东廉史元相国(稹)闻之,始为卜筑;次廉史陆中丞知之,助其缮完。三年而禅院成,五年而佛事立。正殿若干间,斋堂若干间,僧舍若干间。夏腊之僧,岁不下八九十人,安居游观之外,日与寂然讨论心要,振起禅风;黑白之徒,附而化者甚众。”(《沃洲山禅院记》)白寂然重建之寺即沃洲禅院,也即后来的真封院、真觉寺,可惜已经永远沉到湖底去了。
        在大坝附近留连眺望了一会以后,我们又上车往真君殿。汽车沿着沃洲湖畔蜿蜒起伏的简易公路缓缓前行,沿途林木葱茏,偶而能望见湖边绿荫之中露出几椽白墙黑瓦的新屋,据说那大多是某些机关单位建造的游憩之所,点缀在高山平湖绿树碧波之间,倒也给湖光山色增添了若干亮点。
        写沃洲山的诗,最早的是晋代高僧白道猷写的《招道壹归隐沃洲》,原诗有十四句,《沃洲山禅院记》中只引了四句:“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后世许多诗评家把这四句列为删繁就简的范例。唐人卢象有一首《题沃洲精舍》诗:“玄度常称支道林,高人隐处白云深。一去人间常不见,千峰万壑势森森。”清初福建晋安叶矫然也曾写过两首七律《沃洲》,其中第一首的前四句是:“修竹连岗古沃洲,茅茨细路带溪流。月明鹤怨支公岭,枫落猿啼天姥秋。”这些诗都反映了当年沃洲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创造的一种意境。如今,那种修竹连岗、茅茨细路带溪流、千峰万壑势森森的气象自然见不到了,由于长诏水库建成后,水面抬高了50米,四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山更失去了高峻的山势,但浩荡的湖面却给沃洲山增添了一种旷远空灵的新意,加上细雨朦胧,岚气飘忽,更给人一种似仙似幻的感觉。
        真君殿座落在接近山巅的一片平地上,山门前不远便是沃洲湖。据说以前山下只有一条潺潺小溪,山门前有一条长长的石阶一直可下到沃洲,真君殿雄踞沃洲山巅,那气势是很雄伟的。山门上悬挂的匾额大书“沃洲山”三字,是当代书法大家沈鹏的手笔。山门两边一副隶书对联:“左右列名山赤城天姥,后先开胜境白傅支公。”道出了沃洲山的环境和历史。门内前厅立一黑色石碑,记沃洲山历史变迁,可说是对山门对联的注解。石碑后面有一个新建的戏台,为这一带常见的农村戏台的格式。戏台面对一排长长的殿宇,中间隔着一大片平地。一般的寺庙道观只供本教的偶像,真君殿却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中间主殿供的“真君大帝”,峨冠博带,据传为南宋名将宗泽形象,民间称石老将军,殿堂布置也像世俗衙门。西侧有太岁殿,供六十甲子神,是道家殿堂。东侧则有念佛堂,供西方三圣,还有观音殿、地藏寺、十八罗汉堂等。这种状况,既可说明民间信仰的混乱,也说明当年这一带宗教活动的昌盛和相互之间的宽容。据记载,当年真君殿建筑规模宏大,有殿宇僧房百余间,清末一次修理50余楹就花了3万余金。可惜“文革”中大部被毁,只留下大殿和山门。从殿前大片平地和大殿两根盘龙石柱、木雕、砖雕、彩绘等尚可看出当年的规模和高妙的工艺水平。
        如今一溜殿宇中,除中间的真君殿外,两侧其他殿堂都是新建的,其中最引我兴趣的是靠右侧最边上的“三白堂”。殿为简易的砖木结构,共三间,每间塑一座像,两个和尚一个文士,开始不知道供的谁,后来看到墙上贴有纸写的介绍,才知道“三白堂”的由来。原来沃洲禅院建成后的第二年(大和六年,即公元832年),白寂然派遣门徒僧常贽,持书与图,到洛阳请从叔白居易作记。白居易曾三次游浙东,三次都到过剡中,从《赠薛涛》诗中“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句看,也一定游览过剡溪两岸风光,所以对剡中的山水风貌有相当了解,便欣然根据寂然提供的资料写了《沃洲山禅院记》,他在最后感慨地写道:“昔道猷肇开兹山,后寂然嗣兴此山,今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洲山与白氏其世有缘乎!”记中所说道猷,即白道猷,白居易认为他是沃洲山的开山祖。后人为了纪念这三个姓白的人,才在沃洲建了“三白堂”,可惜也随着沃洲禅院一起沉在湖底了,眼前这个“三白堂”也是不久前新建的。后来我们在归途中见一处山麓水边,有一座两层四方挑角小亭,亭中立一石碑,碑前面又另建一单层四方小亭紧挨在两层亭屋檐底下,造型新颖别致,白柱黑瓦,色彩也极分明,引人注目,同行的朋友说那叫“三白亭”,是长诏水库建成后新盖的,也是为了纪念“三白”。可惜我们的公路在山上,三白亭在山脚水边,要下去还得绕道,因时间关系,只好放弃参观。康熙《新昌县志》有言:“有非常之地,必以非常之人重焉。故尼山之重以孔也,濂溪之重以周也,而南阳、河汾之胜亦以孔明、仲淹增光焉。故山有虎豹则山若增而高,川有蛟龙则川若浚而深。”沃洲山位于剡东荒僻贫瘠的山区,虽有迷人风光,也是藏在深山人不识,它的出名,全赖竺潜、支遁、孙绰、王羲之等一班高僧名士的游止绍介,尤其是白居易的《沃洲山禅院记》一出,使后世多少人记住了沃洲山这个名字。这真是山因人传,人因文传,后世之人游此,当有所悟也 。


        8楼2013-04-20 22:19
        回复
          很久没来逛你的贴吧了。今天过来看看,忽然发现拙作“唐诗之路”也被转载了,真得谢谢。这一组游记我写了十篇,后面还有一篇《“诗路”添新景,今朝更好看》。看来不太受欢迎。
          记得你说过要给我写封长信的,是寄丢了还是忘了写啊?
          俞老头


          15楼2015-09-08 16:39
          收起回复
            既然是为了学业,完全应该,并且绝对支持!我不知道你的职业,也不知道你的真名,既然还在学习阶段,当然应该以学业为重。我这只是小事一桩,不必挂怀。祝你成功!


            16楼2015-09-10 17:13
            收起回复
              不瞒俞先生,在下其实是一位高中文科生。我现在最常用的号是@轻风点骑万里云 ,而我这个号是我的哥哥创建的,我的个人资料出生日期等也都是我哥哥的,是我后来“霸占”了我哥哥的号,并将之“发扬光大”的。那时我是初二。我曾经发了很多很多文史类的帖子,改造了辞海吧,创建了辞源吧和本吧,将其开辟为讨论文史话题的根据地。我发了一大堆的帖子,做了无数的计划。
              世事变迁,我上了初三,面临着紧张的中考,我不得已,全部弃掉了帖子,转向学习。中考以后,我已经是快一年没上贴吧了,不少朋友以为我人间蒸发了。我没有脸面再见他们(说好的发帖子,后来全部失败,别人的要求我一律没有兑现——我失信了),于是另创建了轻风点骑万里云的小号,一直用到现在。而我的这个号一直就没太用过,直到我有一天心血来潮,打算重新规划贴吧的时候(就是这几天的事儿)。
              至于为什么一直没给您写信,其实我的手写稿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写好了,可是一方面是我要准备中考,废弃了一切计划,一方面是这个稿子太长了(5页纸),我太懒,一方面是拖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看我的稿子,发现语言太幼稚了,不堪入目。。。。于是乎,我怀着羞愧的心情,迟迟未给您写信。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可恶,先生您一定等急了,您一定曾经认为我是个小人,过河拆桥,不讲信誉,书寄来了信却不见踪迹,我甚至曾经感觉您一定会极为生气。。。。总之,在此之前,我一见到本吧,我就惴惴不安,为自己的失信齿冷。


              17楼2015-09-15 17:56
              回复
                我一直认为先生您一定是生我气了,从此再也不涉贴吧了,我也再和老先生无缘了。谁料您再次上了贴吧,这无异于给了我一次忏悔的机会,我深感我的失信定会让先生心寒了,我再次向先生致歉!先生您能原谅我否?以上为真心话。先生勋鉴。


                18楼2015-09-15 18:00
                回复
                  在下高二文科生,抚顺的,就读于抚顺市四方高中。祖籍是山东莱州


                  19楼2015-09-20 14:46
                  回复
                    伟大的楼主啊、请接受我这卑微的供养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0-05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