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其发源于白云山下的麓湖,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在江湾大酒店旁注入珠江,全长4.51公里,流域面积11.1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天然支流,它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文溪,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近代,由于白云山森林破坏,致使甘溪、文溪水源逐渐干枯。特别是近年东濠涌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使其水质污染。河涌淤积,污染加剧,鱼虾绝迹,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河涌两岸居民苦不堪言,不少家庭常年都不敢打开窗户。 2010年6月,东濠涌1.89公里明涌段的综合整治完毕,工程的包干费为10.38亿元,拆迁费用占大部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再实施雨污分流一期工程,包括东濠涌主涌流域及孖鱼岗涌环市路以南片区;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春节前,实施东濠涌中北段征地拆迁工作;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实施中北段两侧截污、揭盖复涌、调水补水、景观绿化、道路交通改造;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实施雨污分流二期工程。经整治后的东濠涌环境大为改善,岸边也建有东濠涌博物馆,是由涌边上两座民国建筑改建而成,用以展示政府的治水成果。现时,东濠涌上面建有东濠涌高架路,以疏导广州市中心的南北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