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水友吧 关注:4,382贴子:289,708
  • 11回复贴,共1


 作者:朱青桐 


惊蛰
  
  惊蛰的“惊”字顾名思义与雷有关,只有惊天动地的雷才有在瞬时里齐齐唤醒生灵的气势。在地洞里睡了一冬的昆虫们还有动物们伸了懒腰应声出来溜达了,该唱歌的唱歌,该松土的松土,该啁啾争斗的就啁啾一夜。夜里甫听到第一声雷在天际炸开,做娘的便会慌急慌忙地起来探看熟睡的孩子,蒙了孩子的耳,不让他在梦里受了惊吓。再拍拍枕头,翻动一下,意思是告诉孩子雷不过是来通知人们万物苏醒了。叫孩子安心睡,不要怕。
  
  大人不怕打雷,但大人怕应雷而出的虫,虫一出动,若成灾,作物遭秧,一年的收成就没望。惊蛰也就成了防虫日。本地乡俗惊蛰先一晚,“各家用石灰画弓矢于门后,撒灰于阶除,以驱虫毒”。惊蛰日则“持爆竹满室燃放,口里作祝词:‘惊蛰惊蛰,爆得虫脚笔直’,谓之‘爆惊蛰’。后来查书,发现各地惊蛰习俗虽并不完全相同,却在防虫除虫上,不约而同,有红烛照虫的,有炒虫的。可见五谷丰登实在是升斗小民最切实的愿望。
  
  一打雷,第二天草堤里生了许多许多的地皮菌,可以做菜的,炒来吃,开汤吃,都鲜美得很。因是雷打来的,也叫雷公菜。像木耳,不过更细软,茸茸一朵,微绿晶亮。提个草篮去拣,几多欢喜。已有小白蝶在花间翻飞,树上的鸟叫得喧,仿佛也要像雷一样告人,春天来了,只是它的方式要温柔喜人得多。把草篮顺手一丢,在草坪里打上几个滚,地气又暖又暄。也可三心两意地掐些篙子,篙子正青嫩得招人爱。到山上去,有蕨菜采,又肥又嫩正当时。蕨炒腊肉,荤素相洽。清炒蕨,放几根葱,微涩清鲜,吃惯鱼肉,胃里混沌,会突觉青碧。
  
  花草萌动,一天一个样。树忽然就冒出新绿了,一点点芽叶。再一天,就满树萌绿荫了,几只鸟躲在里面唱歌,左看右看却寻不到。迎春花你没留意,它就缀了一树亮灿灿的小黄花。紫荆花你只要在阳光下立得久一点,简直看得到它如何迸出花粒来的。有年看到一树剪了枝桠只留了黑主干的紫荆,主干上迸满了烟紫的花粒粒,挤得稠密,一个个铆足着劲,欲要大燃大放。没有叶子,只有枯干与花苞,又暗哑又绚烂,美得惊心动魄。树下,有几个小女孩子在看书,低着头,只能看到柔软的发,没人说话,有着与年纪不相称的沉静。看着,却格外叫人心软。
  
  塘边的芭蕉也长出两片绿叶来,好大的绿叶,含在蕉心里。芭蕉是叫人伤秋的植物,一树枯败,黄叶纷披,最叫人想起“急年凋景”这个词。而这两张新叶令塘忽然春意盈盈,一切都在明亮起来。有几棵去年栽的柳树也垂了绿枝条,差点点就能拂到塘面,正像是揽镜自照,顾盼自辉的好女子,不过才长成,初具姿致。
  已经有人在钓鱼了。他把马扎弃在一边,盘着腿稳稳地坐在草地里,像姜太公一般,等鱼上勾。
  



1楼2007-07-20 21:19回复
      春分
      
      四时八节,例不同于平日。春分即占一节,可见此日来得郑重。历代春分祭日,国之大典。一年之计由此昭显。玄鸟至,仓庚鸣,年年此时专来通知农人,是扶犁入田的时候了。农事不等人,农人得着消息,忙着预备种瓜种豆育种。
      春分也是移花接木种树的好时节。“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惜时节之情态跃然纸上,农家小户对时节怀着敬畏,不容错过上天赐予的佳机。《花镜》上一一枚举了春分前后宜分栽宜移植宜扦插宜压条宜下种宜浇灌宜整顿之花木,凡几十种也耐烦列出。如可分栽的有:紫荆、凌霄、萱草、玫瑰、杜鹃、柳、栗、木槿、石榴…...随后迤逦的是芬芳一路的花木名字,读着就叫人和悦。最有意思的是“凡诸草木茂而不实者,以祭余酒洒之,即生”,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反正是经验之谈,只管照办就是。通篇虽写的是无情草木,著书之人却着心专意,笔下有情,是由衷欢喜。
      
      春分一过,白昼见长。若是当晴,花繁鸟暄,春风冶荡,坐在院前树下,日头晒得人舒服得要打盹。这一天,有些意思的还是世界睡眠日,看来老外也很会看日子选日子。不忙农事的人,恰是享用时。有记载,春分日,酿春酒。日头暖人,邻人戚友在院中围坐,喝些自家新酿的酒,脸酡红,说些闲话论些桑麻,洽洽一堂,怕不比士人小姐踏春和诗乐子少吧。
      
      困在城里营役,辜负多少花事,今年总算没错过桃花。早两天看见两株桃树,不是观赏桃,是能结桃子的桃树,就跟乡间院落里的桃树没有两样。树的枝杈繁芜虬曲,新发的芽叶嫩红带点新绿,还不成气候。桃花开了,开得零零落落,花事尚未繁。一盏盏粉色花吹弹得破,东一盏西一盏,有些害羞,不敢喧闹似的。地上却落了一朵,端端正正地仰开着,晶莹剔透,生生的,像是开在地上一般。枝条上一只鸟忽然从枝枝叶叶里轻巧穿飞,没有碰落一瓣花,也没有擦着枝叶,只留下一串好啼。
      下了几天细雨,紫荆已是满身满穗的花,尽是细花簇拢。暮雨里,看几树繁花,披了身烟紫静立,叫人兀自里要多了情。你哪儿也下雨吗?
      白玉兰匆匆花期,洁来洁去。
      梨花的美是写不得的说不得的。纵有冰一样清的字,玉一样洁的言,也不敢存念来写及说及。所以,只仰看,而不言,任由它开任由它落。
      油菜花在乡下的田亩里已开成一片灿黄了吧?蝴蝶蜜蜂前后穿飞,怕也是忙个不赢的。
      
      塘中已有鱼跃,银弧一闪,一个涟漪一圈圈地散开。垂钓的人三五个对坐,不搭一语,像是怕惊了鱼。柳条一下下地拂着,很耐烦,也不要歇,像是就为着要人看它的柔蔓。柳叶已长齐,多好看,恰像好女子的长眉。一只狗立在一只装鱼桶前摇着尾巴,打量着,也不吠一声。


    2楼2007-07-20 21:20
    回复
        谷雨
        
        谷雨也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谷在此时播种,雨水应时而下。二十四个节气,简约明了,是物候、时令的一一吻合,同时也一一对应农事。但只有谷雨,最直白道出天况气象与庄稼作物的密不可分,谷与雨肩并肩,你滋润我生长,是莫逆于心的默契。
        
        清明播种,谷雨下泥。谷种下泥、作物下种,最忌人叫喊,怕招得鸟吃鼠咬。对庄稼收成,农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起始阶段,总以缄言来护持。不张不扬,也就少了很多打扰与后续的烦恼。鸟与鼠这些生灵在农人眼里,也有玄异特质,它们似乎听得懂人言。就像家里下老鼠夹、丢老鼠药,全家必定决不开口议论此事,小孩子也谨守,要不然。老鼠听去,鬼得很,会藏着,决不上勾。
        农事大半靠牛,春耕是牛最要出力时,累极,人亦懂得体恤,也有一份知好歹的敬重在。“遇春耕则饲牛以天麻饭,仍用锦缕系于角上”。到谷雨,牛终于可以歇下来喘口气,农人将谷雨定为“牛生日”。这一天,给牛放假,烧了草药水给牛洗澡,喂牛吃甜酒冲鸡蛋,旧俗还以鸡、鱼、肉“三牲”和黄花菜、南粉丝、木耳“三斋”敬祀牛王菩萨。
        
        等到满垅秧田时,村里人敲锣打鼓,到田头放鞭炮,图个吉瑞。推一个最善作田的“老把式”下田扯第一把秧,谓之“开秧门”。插秧田叫“关秧门”,帮工的,不分男女长幼,都可抓把田泥糊在主人身上、脸上,意思是糊住了仓口,可望五谷丰登。主人家糊得越多越开心,求都求不来的。也可以回击,若帮工心下不服,还可满身泥浆到主人家床上滚被子,没人生气。
        小孩子也在田埂上窜来窜去,顺手摘一些“插田苞”,红艳艳的,还带着露水。衣服上一揩,也不洗,就丢口里去了,红的倒甜,红中透绿的,略有些酸,嘴一眯,也吃进肚里去了。还有种野莓叫蛇苞的,跟插田苞长得很像,只是更红艳更光润,团成苞的细颗粒不如插田苞分明。插田苞样子要丑一点。误食蛇苞,可不得了,蛇吐过口水,那可要死人的。
        插秧即“青节”,这天也吃得格外好,自家酿的米酒、盐蛋、鱼虾、时新青菜,一大碗大碗的送到田头。肉当然也少不了,是规规矩矩的插秧肉。杀年猪时,就在坛子里腌着。一斤肉切成八大坨,用糯米粉、红米粉、辣椒拌了,放坛内压紧,拿泥巴封好。
        
        谷雨是种谷天,地里棉花也要种了,闲地菜土里的瓜豆包谷花生烟叶芝麻都要点种了,拖上几天,就错过了辰光。一家子,老老小小,出出进进,都是百事待举的忙碌劲,也忙得起劲。种蚕的人家大清早就采桑叶,一把把捊。桑叶堆山一般,蚕卧在其中,夜里只听到一片“沙沙”吞噬声,月光倾了一地白银,隐隐有兵机。清晨,桑叶兵败如山倒,只余一堆筋筋绊绊。而蚕安然睡着,不声不响地肥了一圈身形。采茶则是女人的事,几个妹子、妇人戴着斗笠,系个围裙,蔸起就是盛器,两手不歇,手起手落,跟眼前翻飞的蝴蝶有得一比。嘴也不歇,只听笑语不断。雨前茶最为清香,一杯碧绿,将尽的春光就驻在一碗茶里。
        
        下雨的日子也多,路两旁的树在空中交错,绿阴沉沉,像是由它可滴下绿。云低垂着,也是绿的。一路上,田已经犁过。有人触景忆往,过去犁田时,腰上别个小笆篓,泥土翻起,泥鳅只往上钻,边犁边捡,回家小笆篓都是满的,晚上可饱吃一顿。
        塘里的浮萍绿了一池,卷了裤脚的孩子,捡块瓦片,打水漂,瓦片在塘面几跃几跳,落下来,绿意一荡,浮萍也不惊。
        塘上面的人家,篱笆扎了一圈菜地。篱笆角落处探了几枝桅子花,花朵又白又厚又繁,一重一重,清腴怡人。白花的素洁总叫人联想孤清,而栀子花不,它是乡野的花。开得有劲头,白得有劲头,香得有劲头。单瓣的栀子花不好看,不野气,瑟瑟缩缩的,拿不出手。乡下单瓣的栀子花不多。
        院里的石榴已打了红色的花苞,踮起脚尖,可以望见夏天了。
          


      4楼2007-07-20 21:21
      回复
          立夏
          
          风水轮流转,这一天东君整驾而归,夏几乎一下就坐稳了江山。树已成荫,春花忽然敛艳,蜜蜂也随之不见了,打眼间,绿暗红稀。《札记•月令》中解释此季,“喽蛄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几个动词用得飞扬,蓬勃着生命的热力,也暗示着一个喧闹季节的开始。民间也一直认为是小孩子长高的时节,会特意炒了叫鸡,给小孩子“冲”高一下。人与自然也有些相辅相成的意思。 
          
          气温一高,难免苦夏。立夏这日,是个象征,自然就有很多提前避暑禳热的措施,好象一夏之计在于此一天。各地风俗不一,同归的是目的。此地乡俗是将蛋煮染成红色,给小孩子用丝线笼住挂在胸前,等到中午或者下午时,就吃掉,谓之为 “护夏”。吃了立夏蛋,就此得了保证,夏日可安然渡过,不会退膘。还有秤体重,称了,报得数目来,好象立了凭据在,有约在先,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瘦不怯夏。知堂曾作杂事诗:“新装扛秤好秤人,却喜今年重几斤。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风俗的好,时常是在于它的一派天真烂漫。
          立夏烧凉茶,淡竹叶、薄荷、甘草、木冬、车前草、路边荆、鱼腥草、金银花、杭白菊,清心火平热毒。立夏尝新,“三新、”“八新”名目繁多。立夏吃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 “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一脚跨过河”。好象只要按规矩来强健筋骨,再长的炎夏怕个甚,根基在。
          
          从早上起就有些忌讳。得早起,不可睡懒觉,一睡就被夏压住了,整个夏天恹恹欲睡,萎顿不振。也不可坐门槛,乡里人随便惯了,尤其是孩子,端个饭碗就坐在门槛上了。两个孩子玩拍手游戏也占了门槛,一边一个。这天大人会时刻喊应,坐不得。一坐,夏天里脚会乏力酸痛,没气力走长路。
          
          长足的准备,就可预见夏的威摄力。只眼前暑气尚微,不亦乐乎。燕子剪着翅膀朝巢里飞去,巢的泥还是新的,是春天筑的。有三只小燕子并排探了头张望着,有些新奇。行道上的广玉兰已乍开了碗大的白花,一朵一朵,绿树白花,是初夏的清怡。虽然它也不是什么讨喜的花。
          有人说沐罢换了单衣,神清气爽。不知窗外的那盆米兰还打着细细的白花不,忘了问。
          


        5楼2007-07-20 21:22
        回复
            小满
            
            阿城认为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说法。至小满,愈发显出道理来。小满定义为: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南方的小满衍义为雨水的盈缺,“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那天下雨的话,农民会格外开心,吃饭问天。江满河满,粮满仓满。
            很喜欢小满的名字,像一个见风遇雨就长的少年,长成简直就是眼面前的事。喜悦在心,却按捺,不托大,不忘形,把所有的张狂收起,紧要处只管使力尽力。“小”是态度,“满”是目标。
            
            二十四番花信风,始梅花,终楝花,此时从物候上说,花事已息。但其实哪有根本不开花的时节?只是不够花信风的格而已。
            桔子树打了细细的白花,花碎得不起眼,但远远过身,哪怕看不清花,也无法忽视桔子树开花的事实,铺天盖地的郁香将整世界都洗了个透彻。人在其中,如云在青天,除了青郁仍是澄明的青郁,眉目间不由的有了静气,抬手举足也有了几分镇定。
            栀子花也正正开得盛,盛的不是花的繁与花的白,也是香,却香的不一样。花是信,风是媒。风老远就送来香,无需分辨就是栀子的香,如不见人先闻声的爽性子,隔山隔水的,就要先入为主,不由分说地掳了你心,要将你捕获。素色的花像这般热性情的,实在少,也就叫人括目相看。它不作态,长在角落里,也堂堂正正,不遮不掩。
            石榴、夹竹桃开得如火烘天,却仍是平常不过的花。石榴种在庭院里,像承担延绵几千年的渊源,旧中国农村庭院里总少不了几棵石榴。印象里要不是夏天,绿树红花,艳得晃人眼。要不是秋天,榴果累累,小灯笼般挂着,坐在树下,心里满满的。夹竹桃是行道树,靠的是一排排的气势,云蒸霞蔚,也是绚烂。单棵看,实在不好看,俗气。
            
            在菜场看到一个农妇卖枇杷,枇杷远没有水果摊上的澄黄溜圆,小小的果子挨在一起,黄中略有青,但我总觉得这个更有纯粹的土膏味。去年这个时在湘西,一路上总看到小孩子打枇杷。就用衣裳兜着,一边捡,一边又从衣角中漏,就像一幅珊珊可爱的小画。小孩子叫嚷声有些急切:打这边,打这边,这颗好大好黄。回想中清晰盈耳,叫人欢喜莫名,幸福实在简单不过,很多人费老大力气找不着,几个赤脚孩子只需一根竹竿。
            
            杨梅也上市了,才离枝,盛在篮子里,嫣红的果衬着鲜绿的叶,像结在树上一般。望一眼,只觉喉间酸酸甜甜,满口欲生津。买几斤,洗净沥干,放些冰糖,浸酒。密封十天半月,就可开坛喝了,盛在玻璃杯里,汤色红艳透明,光看相,就招人爱。
            邀几位亲朋,喝几杯杨梅酒,天上地下人间五百年地闲扯。下过雨,院里清凉,头顶榴花正红。邻家孩子在溪田里捉了一瓶蝌蚪,黑逗号们在瓶里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裤脚还扎着,零散着几星泥点。兴冲冲地要喝酒的大人看他的战果:我自己捉的,还没生脚呢,就只有尾巴。大人亲昵地摸摸孩子的头夸赞:你好厉害,这溜滑的小东西亏你也捉得住。来,你也喝一口杨梅酒,不醉人的。
            孩子抿一口,皱皱眉。停一会,仍去喝第二口。
            微醉微醺,也算得上是小满吧。
            


          6楼2007-07-20 21:22
          回复
              
              芒种
              
              芒种即言有芒之谷可稼种也,农事繁忙得以日计,晚一天就失了农时。收麦子,播稻种,四野里都是弯腰稼穑的农人。累是累些,但“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也是一番农家欢欣景象。
              芒种节却与农事无关,闺中风俗。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时,富贵人家的小姐见花落泪悼残红。芒种一过,众花皆败,花神退位,闺中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红楼梦》里就有众锦绣女子大观园里辞花神的盛事描摹,《葬花词》就是林黛玉当日感花溅泪之作。大悲大恸,讲把农人听,只怕是对牛谈琴。田里活急得很,哪有这等空闲心。
              
              梅子已黄,天阴沉着,雨意正浓,一下就几天不歇。叶片上滴滴水珠,草木更见葱茏葳蕤,不是才生的浅绿嫩绿,而是浓绿。有天,坐在车上,看见有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并肩在人行道上小跑着,没带伞。金急雨开得灿黄,绿叶黄花,明丽照人。俩人的身影在金急雨中时隐时现,很好看的样子。后来看不到他们了,仍能听到笑声。年轻真好,即算淋一身雨,也仍然不狼狈。
              而我的乐子是在雨凉的阳台上,听几声鸟叫,打杯豆奶,翻几页书,偶尔也允许自己做一场梦。或许终于在将老时,能砌三间屋子,围一个院子,养只狗,种一些平常的花花草草。在一早上,就对尚在瞌睡的人喊喇叭花开了,花里还有露水,快来看。像是比所有的盛事都来得重要。当然,重要的事还有很多,比如结了第一根黄瓜,蒂上带着一朵鲜润的花,守着它,等它可以摘时,打杯汁,放点蜂蜜,喝一口,自家种的会不会不一样呢。又比如青桃子开始绽红了,忍不住要尝鲜,咬一口,皱起眉头,又慢慢释了眉头。又比如看见一只螳螂,一身兵气,好斗逞勇的样子,但有人不怕。
              
              花稀了,以为蝴蝶也少了。有一天堵车,在郊外绕了很大的弯。路基下,葱绿一片,是一种齐膝的灌木,开很碎的白花,米粒大,几乎看不见。但有无数只小白蝶在上下翻飞,密集得像是树们开了无数朵会飞的白花,而它们又飞得恰恰好,花不离枝的样子,但又高低错落得随意而开。叫人不得不惊异于大自然的伟力。它是如何召集的,它又是如何安置的?我不知道一车烦燥的人还有别的人看见不。 
              
              仍忍不住要去菜场逛逛。丝瓜其实早上市了,是大棚里种的,样子也不赖,有的还包了保鲜膜。有天看见一个农妇,挑了一担菜,格外水灵。她摆弄瓜菜的手有些粗糙,但手下的动作却处处小心,像是什么珍爱之物。丝瓜蒂上戴了朵花,叫人想起水塘边丝瓜架垂下的将要挨了塘面的瓜。黄瓜身上长满小刺,青嫩青嫩的,生吃肯定比做菜好。辣椒青青,瘦而长。西红柿不像菜贩的红艳,却更像土里才摘的。
              又有人提了桑椹来,我没买,但看看这些紫红的果,舌下就生出久违的味道。
              


            7楼2007-07-20 21:22
            回复
                夏至
                
                夏至不是夏天到了的意思,“至”在此是极至,夏至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日子。
                五月是恶月,禁忌多,《荆楚岁时记》里载,“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上屋,民间也说得有些吓人,会秃顶,甚至会给摄了魂。当然预防破解的法子也多得是,采艾,蓄药,沐浴,喝雄黄酒,五彩丝系臂,食粽,请钟馗,烧符咒等等,繁不胜繁,却乐此不疲,风俗里的郑而重之更多的是敬畏吧。并不单纯是迷信,源远流长也是一种亲切的绵延,因为这些积年的传承,纵隔了三朝五代,也有了一脉相知的认同。
                
                节气很多时是与吃休戚相关的。夏至也不例外。夏至食粽,并不源于纪念屈子,但后来演变成如此,也可见平头百姓对屈子的敬重程度。这一天,本地有吃醮坨之俗,醮坨由米磨粉子加韭菜做成,又名圆糊醮。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长劲呢。以前,农夫们还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并烧香祭祀,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日子是贪嘴的小孩子及拖个棍子走乡窜户讨饭叫化的节日,等了一向,终于可以到田头饱餐一顿。
                这一天,很多地方小辈还会到娘舅家去吃饭,舅家备苋菜和葫芦,外婆家备腊肉。吃苋菜,不发痧,吃葫芦,长腿劲,吃腊肉,不疰夏。
                夏至后卯日为吃新节,我们当地叫做“呷新米子”。小时候,我舅总在这天大早就提袋新米送给我们尝新。家家煮新米饭,新米蒸出来又香又白,不要菜,吃光饭,都能吃几大碗。况这天菜也格外丰盛,时新瓜菜,称肉打酒,但不杀鸡,因鸡与饥谐音,避讳。先敬天地祖宗,再盛碗新米饭给狗吃,因为谷种传说是狗从王母娘娘处偷来的,收成了,理应饮水思源。有时“头新”尚未收割早稻,比如今年就是,顺应延至第二个卯日,谓“二新”。现在很多人都懒得种早稻了,嫌早稻米不好吃。也是生活过好了吧。
                
                紫薇花在田头伸了锦绣枝,紫红、水红,簇簇花在枝头闹哄哄地炸开,野头野脑,又不知抚首弄姿。全然不是人家庭园里扭扭曲曲的的雅致盆景样,难怪农民直呼它做饱饭花,名字虽有些不雅,更不像紫薇般入得诗。但割稻的人、播种的人,抬头抹汗,望见它时,想来欢喜不弱于园中赏紫薇的闲人诗人。紫薇、饱饭花,比照着念,像是两种不同的花,开在两处。饱花饭是大地上饮风餐雨能结实的花,而紫薇,更像云头上的花朵,只须开不须结,看上去更美。
                荷花开了,水塘里田地中,不枝不蔓,或红或白,是世上最洁净的花。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晶莹闪亮,像观音娘娘净瓶里的仙水。荷叶在水里,绝没有尘埃味,一池碧清,是隔着岸的好。顶一张荷叶回家,娘包了糯米饭蒸了,清香怡人。这时荷叶更可亲,与食物相连的可亲,是低头即见的好。 
                说到荷,想到菱。我的难题是找不到一口养着菱角的塘,不知已结了青嫩透些红的菱角不。
                天忽然黑了,雷声从天际滚滚而来,暴雨倾盆落下,噼噼叭叭,绝不淅淅沥沥。夏雨来得痛快去得也索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雨歇,仍有层薄云,却是明亮的灰。阳光又打在洗了场大雨的树枝上,几只鸟也站在枝头唱歌了,蝉在几只鸟叫声中也叫了几声,像在试探,却声音分明,是“知--了”。
                


              8楼2007-07-20 21:23
              回复
                那你就接着来呗


                10楼2007-07-20 21:26
                回复
                  恩 我也期待我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理想。 ^_^


                  11楼2007-07-20 21:29
                  回复
                    • 60.31.20.*
                    插个花絮:

                    大暑:天下流火,作者留鼻血,正在闭关调养中。

                    等下文需要大暑天里日头下钓鱼的耐心


                    12楼2007-07-20 21:33
                    回复
                      看似几本


                      13楼2007-07-20 21:38
                      回复
                        原来作者是……
                        佩服佩服~~~对你的认识又上升一个高度~~~
                        过几天大暑过后记得更新哦~~~~


                        14楼2007-07-22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