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江吧 关注:901贴子:22,744
  • 1回复贴,共1

中江建县沿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代,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地理志》记载,今中江县境属广汉郡郭县地。县治在今三台县郭江乡,与今中江县地仅一江相隔。
三国蜀汉建置五城县,治所在今城东南1公里处,是为建县之始。关于五城县始建年代,清代和民国《中江县志·沿革》有西汉置、东汉置、蜀汉置、西晋置等四种记载,本届修志认为蜀汉始置五城较为可信。根据是:(1)《汉书》和《后汉书》中的《地理志》郡、县建置沿革均无五城县,故不能定为汉置。(2)常璩著《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称:“姜维未知后主降……乃回由巴西,出郭、五城。”同书引王崇论后主,亦日姜维“乃回道之巴,远至五城”。常璩乃晋代蜀郡江原人,而王即郭县人,蜀国时任东观郎、尚书郎,曾著《蜀书》。根据他们的记载,蜀汉已置五城当是可信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咸宁四年(278)复置五城县。太康六年(285)省,七年(286)再立五城县,属广汉郡。《宋书》、《华阳国志》载:晋沿两汉、三国置郭县。南朝刘宋置五城。南齐改“五城”为“伍城”。南梁省郪县,立新州。北周置玄武郡辖伍城县。
隋代,据《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三年(583),改伍城县名玄武县,废玄武郡归属蜀郡,治所在今城关镇。仁寿初置凯州,大业初废,仍归蜀郡。开皇十年(590)在今县东南建置飞乌镇,十三年(593)改镇为县,属新城郡,郡治今三台。
唐代,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初玄武属蜀郡,飞乌属新城郡。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名梓州。武德三年玄武改属梓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在今广福场西1公里处置铸钱官,调露元年(679)罢,析郭、飞乌置铜山县。天宝元年(742)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名梓州。
宋代,据《宋史.地理志》载,建置沿唐,三县并存。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玄武县名中江县。三县上属梓州潼川府。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飞乌县并入铜山县,至元二十年(1283)铜山县并入中江县,上属潼川府。
明代,建县仍旧。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府为直隶潼川州,下辖中江县。十年(1377)五月省县入州,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中江县,仍属州。
清代,建县沿明。据《清史稿·地理志》载,清初仍为潼川州,雍正十二年(1734)复升州为府,县属潼川府。
民国初期,属嘉陵道潼川府。民国24年,改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行政专员公署设遂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6日中江解放。1950年1月4日建立中江县人民政府,上属遂宁专区专员公署(署设遂宁)。1958年10月,因遂宁专区并入绵阳,县改属绵阳专员公署(署设绵阳)。1983年8月18日改属德阳市至今。


1楼2013-05-13 23: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