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 无 悔 的 执 著
已经数不清楚,这是第几个接连下来的夜班了,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精神与意志,都变得相当薄弱,偶尔清醒一,总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不算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因为疲倦,七情六欲已经蒸发,唯一的欲望,单单剩下「好好睡一觉」而已。
可是,根本由不得我想或不想,只能无从选择地在片场与片场,像个活道具似地被运来运去,只要导演一声「埋紧位」令下,就得撑起眼皮,继续下一个镜头。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了好一阵子,心情上其实是很厌倦,偶尔会想撒个野,丢下所有的期表和通告,躲到远远的地方,去过一段任性的生活。
但我终究是个平凡人,抛不开任何的责任与道义,依旧反覆著机器人的动作:开工→收工→换外景地点→开工→收工→换外景地点......
那天,「雷洛传续集-父子情仇」在香港首映,晚班的导演勉为其难地放我两个小时假,让我去参加首映典礼。
整部片子,我的戏份不多,重看自己的表现,也有些尴尬;如果当初自己再卖力一点,戏味应该会更足的。
不过,我特别喜欢华仔饰演的「雷洛」,在片尾说的那句台词:人,拼命一世,为的也只是「吃饭」而已。
看完戏回片场,仍反覆咀嚼著那句话。
我想,真的是环境关系,在香港社会裏,物质与金钱的重要性,是远超过一切的,毕竟地方那麼狭小,人口那麼众多,五光十色的诱惑,尽在眼前,人人拼命「摇钱」,因为人人要「吃饭」,香港人也怕九七之後,无处摇钱而缺乏安全感,有钱赚时,就特别卖命。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人几乎没有选择地投入「钱海」中,载沉载浮。
我并不是贪心的人,华衣美食於我也不是绝对与必需的。但总希望,三十岁之後可以过著理直气壮的日子,现在只好经常违背本性,踏著单调的步伐,一步又一步。
一起拍「花好月圆」的B哥,同时有六部电影在手上,轧戏的程度更加恐怖,常常是拍两个小时的戏,时间未到,下一组的装片组,已经在现场等人。他说,他已经好久没有真正的睡过觉了。
这才叫「博命」,比起B哥,我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呢!
虽说如此,不管心理上或身体上,我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魔鬼训练营的生活。由於忙碌,我比半年前瘦了七、八公斤,原来就倔强的个性,因为睡眠不足,而益形彆扭......眼看著前辈们数年如一日的「轧」,依然神采飞扬,谈笑自若,不免心生疑惑,莫非我不具备天生艺人的能耐?
演戏是我的兴趣,一旦兴趣变成工作,就必需承受许多不能尽如人意的部份,譬如角色,为了演戏赚片酬,你不能太过苛求,否则就得面对所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对於电影的品质,单纯做个演员,所能控制的部份,严格说来是微乎其微。偏偏站在幕前的人,必须扛起大半的成败之责,并且责无旁贷。
票房的压力,往往令我有无所遁形的感觉,尤其人人都用「等著瞧」的眼光,看我在电影方面是否能力争上游,更教身为电影新兵的我,惶然无措。
我把演戏当成事业的一部份,虽然在心中的天平上,唱歌的比重会稍微重一点,可是我对戏剧表演的自我要求,依然十分严格。
当我看到报纸上用「票房毒药」来形容我,那份难过与挫折,是无法言喻的。
虽然我不断给自己心理建设,但心情难免会被影响。刚刚站在最前线,我想必须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挑大梁」的负担。
比起出唱片、唱歌、舞蹈,电影的组织要庞大烦杂许多。唱歌跳舞,我可以为自己的成绩,负大部份的责任,因为所有的成果在推出前,都已经演练过千万遍。
电影不然,在完成前,我们做演员的,只能凭藉片段的故事,零碎的镜头,去猜测这部电影的轮廓。偏偏做为电影主角,「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二分法,逼得人无处脱逃。
每当因轧得了无生趣时,就会想起在台湾时学到的一句台语:「钱歹赚」。
自认约莫还算年轻,仍挣扎著不愿「认命」,当记者问起我对电影的看法,我常常会忘记处事需圆融,说话要保留之类的「艺人手则」,而很冲动地说:我也期待好的电影、好的剧本。但不可能会了等待这样一部戏,而什麼也不拍呀!
他们说,我的言论十足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难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拍过好戏吗?
情急之下,我的国语「打结」得更加厉害,我其实想说的是,每一部电影在平面策划的阶段,看起来都很不错,如果我不去嚐试,不去拍戏,只执著於自己的等待,机会错过,也就不会再回头了。
前段时间,为了华东水灾义演去拍「豪门夜宴」。虽然片中我只有一个镜头、一句话,却因为和张国荣对手,而受益良多。
Lislie是我很欣赏的艺人,包括他的急流涌退,都是我希望自己在几年後也能毅然仿效的典范。
在场边,他告诉我,能尽力时则尽力,演艺事业终究是无常的。
我想,表演果真有它非凡的魔力,这份工作,像是纠缠不清的恋人,一起走了一段之,会有「相看两厌」的情绪,一旦分开,割舍不下的,又是那难以言喻的牵绊。也许Lislie就是在这样的情结下,才又回到电影圈,签下了新的合约继续演艺生涯。
那样的情绪,还真不光是诱人的「片酬」可以左右的呢!
每当歌迷写信问我,拍戏苦不苦?累不累?我都要思考好久,不知如何回覆。
拍戏很苦、很累,我也有很低潮、很沮丧、很退缩的时刻。但毕竟这是我执著狂热的行业,再怎麼疲累,心中总有一股「无怨无悔」的监持,支撑著我继续再走下去。
你们会愿意等待一部属於我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吗?
我一定会做到的。
已经数不清楚,这是第几个接连下来的夜班了,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精神与意志,都变得相当薄弱,偶尔清醒一,总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不算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因为疲倦,七情六欲已经蒸发,唯一的欲望,单单剩下「好好睡一觉」而已。
可是,根本由不得我想或不想,只能无从选择地在片场与片场,像个活道具似地被运来运去,只要导演一声「埋紧位」令下,就得撑起眼皮,继续下一个镜头。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了好一阵子,心情上其实是很厌倦,偶尔会想撒个野,丢下所有的期表和通告,躲到远远的地方,去过一段任性的生活。
但我终究是个平凡人,抛不开任何的责任与道义,依旧反覆著机器人的动作:开工→收工→换外景地点→开工→收工→换外景地点......
那天,「雷洛传续集-父子情仇」在香港首映,晚班的导演勉为其难地放我两个小时假,让我去参加首映典礼。
整部片子,我的戏份不多,重看自己的表现,也有些尴尬;如果当初自己再卖力一点,戏味应该会更足的。
不过,我特别喜欢华仔饰演的「雷洛」,在片尾说的那句台词:人,拼命一世,为的也只是「吃饭」而已。
看完戏回片场,仍反覆咀嚼著那句话。
我想,真的是环境关系,在香港社会裏,物质与金钱的重要性,是远超过一切的,毕竟地方那麼狭小,人口那麼众多,五光十色的诱惑,尽在眼前,人人拼命「摇钱」,因为人人要「吃饭」,香港人也怕九七之後,无处摇钱而缺乏安全感,有钱赚时,就特别卖命。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人几乎没有选择地投入「钱海」中,载沉载浮。
我并不是贪心的人,华衣美食於我也不是绝对与必需的。但总希望,三十岁之後可以过著理直气壮的日子,现在只好经常违背本性,踏著单调的步伐,一步又一步。
一起拍「花好月圆」的B哥,同时有六部电影在手上,轧戏的程度更加恐怖,常常是拍两个小时的戏,时间未到,下一组的装片组,已经在现场等人。他说,他已经好久没有真正的睡过觉了。
这才叫「博命」,比起B哥,我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呢!
虽说如此,不管心理上或身体上,我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魔鬼训练营的生活。由於忙碌,我比半年前瘦了七、八公斤,原来就倔强的个性,因为睡眠不足,而益形彆扭......眼看著前辈们数年如一日的「轧」,依然神采飞扬,谈笑自若,不免心生疑惑,莫非我不具备天生艺人的能耐?
演戏是我的兴趣,一旦兴趣变成工作,就必需承受许多不能尽如人意的部份,譬如角色,为了演戏赚片酬,你不能太过苛求,否则就得面对所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对於电影的品质,单纯做个演员,所能控制的部份,严格说来是微乎其微。偏偏站在幕前的人,必须扛起大半的成败之责,并且责无旁贷。
票房的压力,往往令我有无所遁形的感觉,尤其人人都用「等著瞧」的眼光,看我在电影方面是否能力争上游,更教身为电影新兵的我,惶然无措。
我把演戏当成事业的一部份,虽然在心中的天平上,唱歌的比重会稍微重一点,可是我对戏剧表演的自我要求,依然十分严格。
当我看到报纸上用「票房毒药」来形容我,那份难过与挫折,是无法言喻的。
虽然我不断给自己心理建设,但心情难免会被影响。刚刚站在最前线,我想必须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挑大梁」的负担。
比起出唱片、唱歌、舞蹈,电影的组织要庞大烦杂许多。唱歌跳舞,我可以为自己的成绩,负大部份的责任,因为所有的成果在推出前,都已经演练过千万遍。
电影不然,在完成前,我们做演员的,只能凭藉片段的故事,零碎的镜头,去猜测这部电影的轮廓。偏偏做为电影主角,「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二分法,逼得人无处脱逃。
每当因轧得了无生趣时,就会想起在台湾时学到的一句台语:「钱歹赚」。
自认约莫还算年轻,仍挣扎著不愿「认命」,当记者问起我对电影的看法,我常常会忘记处事需圆融,说话要保留之类的「艺人手则」,而很冲动地说:我也期待好的电影、好的剧本。但不可能会了等待这样一部戏,而什麼也不拍呀!
他们说,我的言论十足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难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拍过好戏吗?
情急之下,我的国语「打结」得更加厉害,我其实想说的是,每一部电影在平面策划的阶段,看起来都很不错,如果我不去嚐试,不去拍戏,只执著於自己的等待,机会错过,也就不会再回头了。
前段时间,为了华东水灾义演去拍「豪门夜宴」。虽然片中我只有一个镜头、一句话,却因为和张国荣对手,而受益良多。
Lislie是我很欣赏的艺人,包括他的急流涌退,都是我希望自己在几年後也能毅然仿效的典范。
在场边,他告诉我,能尽力时则尽力,演艺事业终究是无常的。
我想,表演果真有它非凡的魔力,这份工作,像是纠缠不清的恋人,一起走了一段之,会有「相看两厌」的情绪,一旦分开,割舍不下的,又是那难以言喻的牵绊。也许Lislie就是在这样的情结下,才又回到电影圈,签下了新的合约继续演艺生涯。
那样的情绪,还真不光是诱人的「片酬」可以左右的呢!
每当歌迷写信问我,拍戏苦不苦?累不累?我都要思考好久,不知如何回覆。
拍戏很苦、很累,我也有很低潮、很沮丧、很退缩的时刻。但毕竟这是我执著狂热的行业,再怎麼疲累,心中总有一股「无怨无悔」的监持,支撑著我继续再走下去。
你们会愿意等待一部属於我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吗?
我一定会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