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包吧 关注:19贴子:73
  • 0回复贴,共1

市民的应急意识太薄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我们大家都知道汶川地震的可怕,而且在4也20号的时候我们在一次体会到地震带来的痛苦,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危机意识,依然不会去想备一个什么地震应急包学习一些地震应急方面的知识等等。
  生活中未雨绸缪者少,受访白领都表示不会配备地震应急包
  对地震这种突发性灾害,广州白领掌握多少防震抗震知识呢?新快报记者走访近20名白领,多数表示自己的防震理论知识还算OK,但所有人都表示自己不会在家中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理由是“广州应该没什么地震的吧”。
  “觉得一般是往外跑吧?空旷的地方。如果来不及,只能躲桌下、床下,或者墙角。”在中信上班的马先生是外企职员,谈起地震中的自我保护,他自我感觉知识还过得去。
  躲藏是很好的自救办法,在同一栋大楼上班的郑小姐说:“如果还不是很摇晃,我会赶紧跑出去外面空旷的地方。如果摇晃得很厉害了,找个桌子,靠着桌子边蹲下并抓稳。”最好玩的是在报社工作的贾小姐,“实在冲不出去就躲在厕所啊,有水的地方就不会死。”
  采访的近20名白领里,都能说出一些地震中的自救方法,不过更多只是理论上的知识,他们中绝大多数连防震演练都没参加过。
  地震虽然往往猝不及防,而许多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却是地震伤亡的主要隐患。对于家里的地震应急包,所有受访者都持侥幸心理,明确表示家里没有也不会去配备,“主要是我们这里地震很少,平时不会想到这个。”
  2008年大地震时,记者贾小姐曾就应急包的事和同事商量了半天,“水、口哨、干粮、手电、急救包、睡袋、蜡烛、打火机、口罩,反正就是要维持4-6天基本生存的东西。”贾小姐说,“我博学吧?之前看过资料的,当时还跟同事说我们回家一人弄一包,万一有事,我就带着儿子,她就带着狗,我们到体育中心会合。”
  快5年过去了,家里的应急包准备好了吗?“没有,因为,一个学地质的朋友跟我说广州不在地震带上。”
  家庭日常防震措施
  几项简单的做法就可以在地震时使家人多得到一些保护:家里储备够一家人生活3天的干粮和水;重物不放在高处;高大的家具固定在地板上以防坠落伤人;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藏身之用;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放置预备好的“应急包”;举行家庭防震演习,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DIY家庭应急包
  基础版
  1.饮用水、高能量食物(如压缩饼干、巧克力等);
  2.轻便自救及求救工具:毛巾、防疫口罩、手套、手动式电筒、结实绳索、哨子、多功能刀锯锤等;
  3.外伤药品:绷带、棉签、胶带、应急剪刀等;有其他基础病的要配备相关药物;
  4.收音机(含备用电池);5.身份信息卡:含姓名、年龄、血型、紧急联系人等。备注:轻巧实用,适用于一般突发性意外,比如火灾、轻度地震等等,轻便应急包建议放置在就近易取的位置。广州家庭配备此应急包已够用。
  专业版
  1.特殊涂银布料轻便背囊作用:防灾背包,存放所有防灾应急物品。特殊涂银布料,能强烈反射光线,起警示作用。
  2.多功能防灾报警灯作用:集5LED强光手电、手摇发电、手摇手机应急充电、高分贝红蓝灯闪光报警求救、一键搜台收音机等功能于一体,轻便精巧,是一款永不断电的多功能报警灯,在日本,很多家庭已将它作为家庭防灾的紧急物品常备家中。
  3.防灾头巾作用:防砸、防火阻燃的功能,能充分保护头部,是家庭防灾必备的应急用品。
  4军刀作用:自卫及割开钝物
  5高强钢多功能军铲作用:带铲
  6高频求救哨作用:特殊高频音,防灾求救用,可随身携带(用于地震等灾难的呼救)5.救援绳作用:当发生火灾等灾难时,将救生绳的一端用救生钩固定,另一端系在使用者的腰上,双手抓住绳子,顺墙体缓慢地下降,直至地面。
  7太空保温急救毯作用:轻便,保温,防潮,强烈反光警示,高韧度。(可做雨披用!)
  8防滑手套作用:被砖石杂物困住时,单靠自己双手很难脱险。戴上防滑手套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挖掘砖石瓦砾的能力。
  93M防尘口罩作用:呼吸阻力小,佩戴更舒适。
  、镐、指南针功能
  10IRST AID KIT急救药包(含应急药品)
  药品配置:酒精片(10片);纱布片(2包);弹性绷带(1卷);无纺布胶带(1卷);创可贴(10片);镊子(1把);剪刀(1把);止血带(1条)
  11折叠水壶
  12轻便保温雨衣
  13火柴
  14长明蜡烛18.压缩饼干等干粮及饮用水
  作用:非一次性雨衣,寒冷的冬天穿起一定保温作用。
  15缩毛巾作用:全棉压缩毛巾,清洁卫生,便于携带,重复使用。
  16发热贴作用:保暖,可持续发热10小时以上
  备注:适用于强烈地震、海啸等重大灾害,带着此应急包,离家数天也能保证基本需求。记住定期检查应急包的配备,特别是水和干粮要定期更换。


1楼2013-05-23 16: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