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写过的一篇关于王禄先生的“太行山写生”的帖子,现因某种需要,做了一些修改,重发给大家批评。
————————————
在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中,我对风景画有种特殊的喜好,尤其钟情于田园类风景作品。诚然,我所指的是在同等水准条件下的倾向。我欣赏气势磅礴的作品,也喜欢思考具有生活叙事的画面,但对于能让自己闭上眼睛进入安宁的沉思的场景尤其激动。正因为如此,我始终会找一些这类作品来“读”,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寂静的性灵的秘密。
多日前曾浏览王禄先生博客里的相册,对其在太行山写生的几组画面颇感兴奋。那种剔除细节的果断的勇气,几乎让那些胆小的拘谨的绘画者感到心虚。调子、轮廓还有块面的比较,以一种近乎“纤柔”的经验出现。太行山的“崇高”被一种内敛的“田园式”情绪包裹起来,激情却不彰显,柔润而能清隽。虽是写生,但我相信王禄先生是以一种创作的心态来对待的。作品既考虑到近看的效果,亦能通过干练肯定的笔触爽快地宣泄着心中的情思,这是一种率真而追求自由的艺术家的勇气。
王禄先生太行山写生组画画的几乎是山脚下一些普通的景物:作为背景的山头、老式的简陋的却充满韵味的房子、三五棵树木、一条小溪,等等。到太行山写生,画家却选择这样不起眼的对象入画,的确有令人不解的地方。简洁的构图、纯粹的画面,是景也是意,是物亦是情。王禄先生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以抒情的气质表达了环绕在自己周围的物性的“和”。即便画面中只有如一座小山、三二房子、一条小河、几棵老树等,其已经也能如天宇般深邃,将我们的情感引向无限……。这种简化得益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画家从前辈大师那里学到了技巧和经验,却从大自然中学到了“真实”——一个可以提供感觉、想象和创造力的源泉。
对于一个具有良好直觉力的艺术家来说,作品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如何表达,至而表达是否动人。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希望在作品中看到对象本来的样子,但优秀的艺术家却不会这样做,而是以自己观察与感受的方式来综合处理,使画面看起来既是对象本来的样子,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在太行上写生作品中,艺术家以一种优雅的灰调子,灵动的笔触,把静止的事物表现出生命在宇宙中瞬间即逝的运动感。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淳朴的、真诚的,他以发自内心的坦率的态度把即时的经验几乎平铺在画布上,这种成熟和果敢具有足够的魅力可以打动欣赏者。这种“胸有成竹”正是看起来好像是艺术家善于沉思的结果,毋宁说是无意识在展示出心灵自身,即当艺术家“热情奔放地想一气呵成画完他的画以前” (安格尔语),一切便已经在情绪中酝酿并达到了和谐统一。
王禄先生带着创作思想的写生,尽管想法有些“鲁莽”,但画面却很优雅,也融入了更多人性的东西。这样的实践不以成败论,事实上却具有令人赞赏的魅力。可以肯定,艺术家的本质不是要给观众提交必须深思熟虑的多么触目惊心或温情脉脉的图像,而是要真诚地交出自己,一个有血有肉的、有灵魂的、甚至有良知或有信仰的作为“艺术家”的个性存在。
王禄先生“太行山写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