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下设4系7所1场和3个办公室,即作物科学系、作物遗传育种系、生物技术与生理生化系、中药材与植物科学系和水稻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薯类研究所、魔芋研究所、中草药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紫苏研究所、教学实习农场,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和团委办公室。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正高职17人,副高职39人,中职3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硕士学位的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6.7%;国务院津贴者2人,云南省政府突出贡献和政府津贴者5人,云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一批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著名大学、院所和国际科研机构归来的博士、硕士正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学院现有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农学、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4个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同时也是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农学专业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博士生32人、硕士生162人、本科生821人,专科生48人,函授生555人。此外,还招收韩国博士后1名,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留学硕士生、本科生12名。
学院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教扶贫等工作。目前,学院在滇型杂交水稻研究、特种玉米品种选育、甘蔗腋芽快繁,薯类作物研究与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三年来,全院共承担国家基金、948、行业科技及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50项,在研经费达1100万元。获科研和教学成果奖3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成果2项;获省级、厅级教学科研成果24项;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审定作物新品种14个,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SCI收录7篇),出版教材和著作35部。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南韩岭南大学、菲律宾水稻研究所、埃及烫塔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一批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本着“立足边疆,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科教并重,利用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发展原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学院建成独具特色的高等级农业科学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下设4系7所1场和3个办公室,即作物科学系、作物遗传育种系、生物技术与生理生化系、中药材与植物科学系和水稻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薯类研究所、魔芋研究所、中草药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紫苏研究所、教学实习农场,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和团委办公室。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正高职17人,副高职39人,中职3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硕士学位的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6.7%;国务院津贴者2人,云南省政府突出贡献和政府津贴者5人,云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一批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著名大学、院所和国际科研机构归来的博士、硕士正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学院现有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农学、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4个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同时也是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农学专业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博士生32人、硕士生162人、本科生821人,专科生48人,函授生555人。此外,还招收韩国博士后1名,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留学硕士生、本科生12名。
学院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教扶贫等工作。目前,学院在滇型杂交水稻研究、特种玉米品种选育、甘蔗腋芽快繁,薯类作物研究与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三年来,全院共承担国家基金、948、行业科技及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50项,在研经费达1100万元。获科研和教学成果奖3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成果2项;获省级、厅级教学科研成果24项;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审定作物新品种14个,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SCI收录7篇),出版教材和著作35部。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南韩岭南大学、菲律宾水稻研究所、埃及烫塔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一批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学院本着“立足边疆,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科教并重,利用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发展原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学院建成独具特色的高等级农业科学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