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古镇,如诗如画,如烟如梦,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以恬淡、清雅的美感。我向往乌镇不仅源于此,还源于一颗对茅盾先生的敬仰之心。亲近乌镇,是在一个春末初夏的早晨。徜徉在乌镇的青水古桥和街头巷尾,仿佛在印花布上前行。看它的青砖白瓦;看它的雕花门窗,我惊叹于乌镇的独特文化和江南神韵。在乌镇,俯拾是诗,仰首是画,随意变换一个视角,皆是一幅千年不凋的水墨风景。水令它清秀;桥令它多姿;巷令它悠长;船令它灵动,一声轻叹里,我感受着它的美丽。在导游的的引导介绍下,我们拐进了文学大师茅盾故居以及先生孩提时的书院——立志书院。室内陈列着先生的著作和遗物,展示了先生极不平凡的一生,在这里书香满溢,文气宜人,我仿佛看到了先生奋笔疾书的身影,那身影告诉我:人生在世不可懒散懈怠,而需立志拼搏。午后,乘着晃晃悠悠的农家小船破水前行。橹声唉乃,小桥弯弯。从指间遗落的缤纷落英中感悲春秋;从绵绵柔柔的流水中领略淡泊和宁静,便是当时无以言说的愉悦感受。夜晚,寻一处茶园,沏壶好茶,听几曲吴侬软语的桐乡花鼓戏,转眼又来到西栅的大桥上,枕一个幽幽水梦,带着江南的秀丽婉约,安然入睡。乌镇虽然不大,但有太多的景点可看;有太多的文化可品。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宏源泰染坊;一个是三白酒作坊。我国的蓝印花布在世界很有名气,其原产地就是乌镇。建立于宋元年间的宏源泰染坊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染坊。穿过宅门走进染坊,一下子让你惊叹不已,几十根高达数丈的木杆搭成的架子,悬挂着多条数十米长的蓝印花布,随风飘舞。曾在明朝被朱元璋钦点为贡品的三白酒,原产地也是乌镇,在作坊后堂中整整齐齐地堆满了加盖封了的酒缸,场地中央旗杆上飘扬着古色古香的“酒”字幡旗,别有一番风韵,空气中氤氲的酒香,让游人如醉如痴。桥上、船上、茶园里、先生居所,处处流连,留恋处处。我突然觉得自己像白读了《林家铺子》;白看了《似水年华》,也许应在哪天细雨叩窗的夜晚坐在乌镇的一盏油灯下,再次捧着先生的作品细细品读。乌镇,穿越亘古悠长的岁月来到眼前,厚重又轻盈,如行云流水,是心灵的憩园,她让人抛却尘世烦扰,重拾安详静谧,也赐予了我悠游在古今天地间的翩翩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