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血princee吧 关注:258贴子:22,712
  • 48回复贴,共1

【瑜亮】重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6-12 21:24回复
    1、重生
      诸葛亮醒过来的时候,只觉得全身酸痛,他微微动了动,便有一只手覆上了他的额头。
      “醒了?现在觉得怎么样?”一个温和声音紧接着响起。
      这个声音……很熟悉,只是,是谁的?
      诸葛亮努力回想,只是记忆好像被覆上了一层膜,一切,如此模糊而遥远。诸葛亮勉力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关切的面孔。
      诸葛亮怔忪了片刻。
      他张了张嘴,是沙哑却略显稚嫩的声音:“叔父,好久不见。”
      他记得,方才在五丈原,将军们悲戚的面孔。而今,见到阔别已久的叔父,莫不是魂归地府了?
      诸葛玄笑容收了几分,假意斥道:“瞎说什么!不过睡了几天,说什么好久不见。难不成是睡糊涂了?”
      诸葛亮却是怔住了。不过睡了几天……
      他转过头,入目不是冰冷的营帐,不是华美的府宅,而是一间简单的草房。温柔的阳光透过半敞的窗洒入,恬静而美好,诸葛亮的头忽然一痛,仿佛那层阻隔的膜被戳破,记忆汹涌而来。他想起来这里,这里——是西城。
      诸葛亮吞了一下口水,一个荒诞的念头窜进脑海,他转回头看着叔父,问道:“……叔父,现在是什么年月?”
      诸葛玄讶异地看他一眼,又换上担忧的神情:“怎么,真的摔糊涂了?”
      诸葛亮慌乱地从被中伸出手,略冷的空气让他微微战栗,不过他还是坚持抓住诸葛玄的臂膀,喊了声:“叔父!”
      诸葛玄皱着眉,将诸葛亮的手放进被子里:“好好好,我告诉你,现在是兴平二年九月。才刚醒就这般折腾,怎的,是想病的更重么?”
      诸葛亮眼中错落过乌沉的光,半晌,说道:“叔父,我好多了,您去忙吧。”
      诸葛玄摸了摸侄儿的脸颊,说声:“也好。”他有点担心地看了看诸葛亮,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诸葛亮呆呆地,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慌乱,惊讶,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迷茫。
      兴平二年。
      这一年,他十四岁,可是他的记忆的终点,是秋风五丈原的五十四岁。
      中间四十载年华……
      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带到四十年前,他更不知道,这一世,他是否还应该走上前世的路。
      正在这时,木门又一次被推开。门后探出个小脑袋,诸葛亮眼睛一弯:“均儿。”
      诸葛均跑到床前——他还是十岁的孩子。诸葛亮看着弟弟,只觉得有趣,他后来能见到的诸葛均,已经成人,脸上是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老成,而不是如今的稚嫩。
      诸葛均趴在床前,眨眨眼,低声唤道:“二哥。”
      诸葛亮捏捏诸葛均还很软糯的脸:“怎么?做错事了?”
      诸葛均拉开诸葛亮的手:“二哥!叔父让我不要打扰你,我可是偷偷来看你的。”
      诸葛亮笑了笑,忽然觉得心底温暖。很多年了,在他面前来来往往的人,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对着他面容都恭谨而严肃,再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些玩笑的话——即使是他的妻子与儿女。他又觉得愧对这个弟弟,年少时,长辈们都不在了,是诸葛均与他一同经历贫苦艰难,后来又追随他来到遥远的川中,然而,他过多的关心他的朝堂,却忘记了在身边的,曾经最亲密的人。
      诸葛均见诸葛亮没反应,接着说道:“二哥,叔父说,我们又要走了。可是我不想……”
      诸葛亮想起来,此时,诸葛玄被朱皓所逼,退守西城。西城并不是久居之地,诸葛玄选择往荆州,依附刘表。
      乱世啊,谁不是如水上无根浮萍,朝秦暮楚,四处飘零。
      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这次我们再找到地方住,就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需要再走了。”他说的是实话。到荆州之后,他们会住在南阳很多年,直到刘备来到。
      诸葛均眼睛亮了一瞬,又暗下去:“可我还是舍不得,我们从豫章城里出来的时候,还答应阿林回去呢。”
      诸葛亮已经不记得那个“阿林”是什么人了,但是想来,应当是诸葛均的玩伴。他安慰道:“如果有缘,以后,总有机会再见的。”
      诸葛均似乎是不信,又似乎是不懂,只“哦”了一声。
      室内安静下来。
      诸葛亮知道,他的叔父,现在看起来身体康健,却已经是没几年好活了。诸葛玄会在荆州染上恶疾,缠绵病榻,最终不治而亡。他想起叔父温和的声音,温雅的笑容,温暖的手掌,再想起叔父病重时的形销骨立,只觉得心痛。他心里一动,既然是重生了一次,知道了他们的未来,他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改变,想办法为叔父延寿?
      这个念头一起,竟是挥之不去。诸葛亮的手握住又松开,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改变天命。前世,他已经尝尽了逆天而行的苦楚。今世,尝试改变天命,他又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诸葛亮迟疑许久,忽地笑了。在怕什么呢?这一世的生命,本来就是白捡来的,何妨赌上一赌。赌赢了,便是赚到了。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诸葛亮竟也成了个赌徒呢?


    2楼2013-06-12 21:25
    收起回复
      那个琴师打算推翻从头重写OTL,到时候草稿发这里不许嫌弃啊


      4楼2013-06-12 21:26
      收起回复
        目前只有这章,啥时有更新,各种不满足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6-12 21:27
        回复
          明天换大号卡小红花= ̄ω ̄=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6-12 21:27
          收起回复
            你的琴师我翻回去没找到,我还想重温来着,大修之前的版本在这个吧发一次吧= ̄ω ̄=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12 21:44
            收起回复
                “吁——”周瑜收了收缰绳,停下马。他手搭凉棚,抬头看青碧如洗的天空。
                后面跟着的几个小兵随着他们的将军停下。小校杨源试探地问道:“将军,看时候已经是午时了,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
                周瑜放下手,点点头,说:“也好。”
                得了周瑜的许可,士兵们纷纷翻身下马,围坐在一起。
                周瑜也与士兵们挤在一起,听着他们边啃着干粮,边插科打诨。他心里却是在想自己的事。
                伯符已拿下曲阿,刘繇也如丧家之犬般惶惶奔逃。接下来,便是小霸王兵指吴会的时候。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取吴会平山越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既需要士卒们不惧生死,也需要有丰足的后备。他要回丹阳,给伯符一个足用的粮仓,给他一个安定的后方。
                正入神的时候,忽然听见杨源喊他:“将军?”
                周瑜抬眼,却发现周围的士卒似乎都在看着他。
                杨源说道:“将军你听……”
                周瑜凝神,在风擦过木叶的声音之中,隐隐能听见马蹄声,呼喝声。周瑜皱眉,拉过一旁的马匹,踩镫上马,说了声:“去看看。”
                诸葛亮扎进树林,只找草木茂盛的地方走,可是还是无法避免身后的人却越追越近。
                他体力本就不好,跑过一阵,便觉得两脚灌铅一样。此时,只凭一口气在支撑。他听着自己的心跳越发剧烈,只觉得越来越恐惧绝望。
                果然,没多久,就见面前立了一双马腿。
                诸葛亮骤然停下,差点摔个趔趄。他此时心里反倒安定下来,稳住身,喘着气,抬头看去,却见到了一个绝对没想到的人。
                周瑜。
                周瑜这个时候还年轻,二十出头,正是年华最好。他眉目间没一分暮色,连征袍都是灼目的大红,越发衬得人热烈张扬。
                正午的阳光细碎地从泛黄的叶子的缝隙中滑落,周瑜正眯着眼远眺,身上星星点点是刺目的光斑,明晃晃地收在人的眼底,几近虚幻。诸葛亮下意识地闭了眼,阳光透过了薄薄的眼皮,他眼前还是亮堂堂的。诸葛亮再睁开,面前空空荡荡,只剩下褐色的枝干,黄色的落叶和明媚的阳光。那一刹那,他只觉得眩晕与恍惚。
                周瑜已经绕过他,向那些败军的弃卒去了。
                周瑜取剑,金属的摩擦声中,银光从剑鞘中流泻出来。
                他是智将,却并不代表他只会在营帐中运筹帷幄。
                兵痞们此时心中也是窝火,看诸葛亮细皮嫩肉,只以为他是不知事的名门贵胄,却没想到竟有跳马的决绝。而面前这个,论容貌更是出脱,却毫无惧色地立马于前,倒提长锋,似要独身迎击他们。
                他们追随的君主曾经也是一方豪雄——即便他不久前在曲阿战败。他们从未体会过如此的轻视与屈辱。
                于是他们看向周瑜的眼神愈加凶狠。
                周瑜并不在意这样的眼神,他只是看着泛着水银一样的光的长剑,冷笑了一声。
                正成了倾覆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兵痞们红了眼,再无顾忌,挥着兵器就攻上来。
                周瑜举起长剑,架住数柄刀枪,随后纵马侧身,抽剑,挥剑,众人还未看清楚的时候,那长剑已划过为首之人的脖颈。鲜血,先是从那狭长的缝隙中溢出一点,随后喷薄而出。左近之人的衣衫上霎时被洒上艳红。
                剩下的人却连惊讶与同情都没有——那些都是亡命之徒不需要的东西,他们只是视若无睹地,依旧凶狠地攻上来,又一次次地衣袍染血。
                当最后一个人倒下的时候,杨源已经站在周瑜身后。
                周瑜利落翻身下马。他正要从自己衣摆上撕下一块布料,擦拭染血的剑。却听杨源拦他道:“将军,等等。”说着,撕裂自己的衣摆,递给周瑜。
                周瑜愣了一下,接过杨源的布料,笑着说了声:“多谢。”
                杨源摆手。又听周瑜边擦拭长剑,边说道:“方才那个孩子,怎样了?”
                杨源说:“他似是惊吓过度,晕过去了。”说罢,杨源侧过身,让士兵们将诸葛亮带上来。
                周瑜平拿长剑,确认剑身再无一丝污垢,才将长剑呛啷入鞘。
                周瑜俯下身,看着诸葛亮。


              10楼2013-06-19 20:39
              回复
                瑜亮吧目前就传奇和你这篇可追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20 11:45
                收起回复
                  5、
                    诸葛亮再一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蓝黑的天幕上,坠着漫天星子。夜云飘忽,柔软如纱。
                    诸葛亮双肘撑地,挣扎着要起身,却忽然伸来一只手,将他按回身下的披风上。
                    诸葛亮转过头,才发现周瑜正躺在他的旁边。
                    他们身边是哔哔剥剥燃烧的柴堆,红色的火光将周瑜的面孔镀上一层红霞,在黯黯夜色下显得极温柔。
                    周瑜见诸葛亮看过来,低声说道:“很晚了,你可以再睡一会儿。”
                    诸葛亮没回答,只是看着周瑜。他确定了,这不是梦。他觉得有一种叫怀念的东西,在心里漫延,但却说不清楚究竟是在怀念些什么。
                    周瑜看着诸葛亮茫然若失的目光,忍不住说话:“睡不着么?”
                    这一次,诸葛亮点了点头。
                    周瑜笑了笑:“那我们说说话吧。你叫什么名字?”
                    诸葛亮听着这话,嘴角忍不住也绽开一个弧度。他回答:“我叫诸葛亮。”他想起很多年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周瑜可不是这样温柔平静地问他名字。
                    那一年,他受刘备之托,去见孙权,请求联盟。堂上是视他若苏张之辈,等着看他笑话的江东名士,与举棋不定隔岸观火的吴主孙权。他高冠博带,一派风流气度。外人看来,他是成竹在胸,江东六郡的英才,也不能入得他的眼里。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时候,他手心都捏出汗来。
                    他以激将,说得吴主勃然大怒。在江东名士还在犹疑的时候,周瑜握住他的手,目光锐利,锋芒毕露。他到现在还能记得周瑜那时说的话:“既诸君皆安于求田问舍,惧与曹贼一战。瑜愿独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继讨逆破虏之余烈,攘除汉廷奸凶,还我江东数十万生民一个安宁!”
                    字字铿锵,句句诛心。周瑜说完话的时候,室内静可闻针,诸葛亮听见,室外起了大风,风在骄傲地长啸。
                    不是不感激的,他来到江东,已经打算好独自一人面对一切挑衅与非难。但是如果有个人愿意与他站在一起,愿意支持他,那么,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啊。
                    不过接下来发生事情,足以让他把那点感激扔到爪哇国去。
                    众人都离开的时候,周瑜依旧握着他汗涔涔的手。他试图抽出,周瑜却把他的手拉起来,举到两人脖子的高度。周瑜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不知道当初苏秦张仪往来六国的时候,是不是像先生这样,汗水几可湿重衣。”周瑜声音是极好听的,此时细语呢喃,更是让人心醉。但是诸葛亮抬头看见周瑜的眼睛,里面没有一分温存,尽是疏离与轻蔑。
                    诸葛亮瞬间觉得好像冷水浇头一样的清醒。
                    周瑜看他和方才江东名士们看他并无差别,他看不起他。
                    诸葛亮已经记不太清之后的事了。他只记得自己很礼貌但又很冷淡地甩开周瑜,然后说了些什么。论辩才,周公瑾是不如诸葛孔明的,所以被他辩得无言,扔在了空荡荡的议事堂里。
                    但是有什么用呢?即便他占了口舌之利,有些东西还是无法改变的。
                    诸葛亮在这里出神,周瑜已经在继续问了:“诸葛亮,嗯,好名字。你家里还有别人么?”
                    诸葛亮说道:“有叔父,继母,长兄,幼弟,还有两个姐姐。”
                    周瑜听着皱眉:“那么他们就任你遇险,任你一个人流离在外?”
                    诸葛亮摇头道:“不是他们……是我自己跑出来的。”
                    周瑜眉头皱的越发地紧:“这兵荒马乱的,你自己跑出来做什么?”
                    诸葛亮很犹豫,要不要告诉周瑜实情。那时候,周瑜视他为敌,一是看不起他的出身——南阳耕夫,二便是他是来借人之手,成己之事的,换言之,他是来利用江东的。
                    周瑜永远会记得江东是他与孙策打下的,孙策已经不在了,他要为两个人守护江东,不能够让任何其他人染指。
                    而这一次,他也是想要借孙策的手,夺回豫章。周瑜,又会是什么反应?
                    会因为孙策还活着,江东还并不完全是他们的,而对他诸葛亮网开一面么?
                    在豫章的时候完全没考虑到这些,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辩才。现在,可以说,他的性命都在周瑜手里,又不得不考虑这件事。
                    真是安静啊,诸葛亮想着想着忽然出神:真是安静啊,江东的夜晚安静到能听到草木之中响起秋虫临死前的细碎哀鸣,安静到连火焰燃烧着木头的声音都这样清晰。
                    于是他听着广大的安静的夜中那些细小的喧闹的声音,呼吸越发宁静深沉。
                    太长时间的沉默了。周瑜看着面前这个人,究竟是什么让他沉默下来,沉默到让人几乎以为他已经睡着。
                    然后周瑜听到诸葛亮淡淡地说:“周将军,如果我说,我是来找你和孙伯符孙将军的呢?”
                    周瑜还没来得及惊讶,诸葛亮已经说下去了:“周将军,我的叔父,是豫章太守。豫章落于贼人之手,叔父愧对袁公托付。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一次换做周瑜沉默了。
                    豫章太守诸葛玄,这个人他是知道的。他甚至还记得某一次,他曾在袁术处远远见到诸葛玄。这个中年人,面容温和,眸光清正。他当时觉得惋惜,他与伯符是身不由己,而诸葛玄这样的人,怎么也会在袁术手下做事呢?
                    诸葛亮,周瑜的目光在诸葛亮身上逡巡,果然是叔侄啊,容貌颇有几分相似。
                    他方才就觉得这个孩子与众不同。面对凶神恶煞的败兵恐惧而不慌乱,在树林里奔逃时,选择的道路也是绝对有利于自己的。然后他停在诸葛亮面前,看到诸葛亮看他时错愕的眼神——大概是吃惊,这里竟然还会有别人出现。他注意到诸葛亮的衣着,虽然沾了不少泥土,但仍旧可以看出布料华贵,做工精细。他又注意到诸葛亮的面容,同样沾上了泥土,还有锋利的草叶边缘划过的细细伤痕,很狼狈啊,但是狼狈下的精致却不容错认。
                    开始的时候周瑜只以为他是个称职的世家公子——不单单会飞鹰走犬,还有基本的勇气与才气。而他现在说出这种话来,那么就不只是勇气与才气那么简单了。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为豫章存亡不辞辛苦,远涉千里。且不说他的办法是否有效,只这份胆识,便足以让人钦敬。
                    不过他是把胆识用在谋划自己与伯符身上了。
                    周瑜冷笑一声,起身,坐到柴堆旁边,抓起一根木棍,拨了拨柴火,火光愈加明亮。
                    诸葛亮只是在他身后安静地看着。
                    周瑜终于说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不过,我会带你回曲阿。”
                    诸葛亮在心里舒了一口气。他方才已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若周瑜向他发难,他必须要好好回敬。如果连周瑜都说服不了,更遑论孙策。
                    但看周瑜的反应,他还愿意带他去曲阿,这已经比他设想的好很多。


                  12楼2013-06-22 08:12
                  回复
                    7、
                      周瑜微叹一声,坐回自己的座位,再不理会孙策与诸葛亮商量细节。
                      即便被许下奉上豫章的承诺,周瑜仍旧不愿意让孙策出兵。他有一千个理由来反驳,但他知道,这一千个理由都说服不了孙策。
                      能及早完成父亲的遗志,这对于孙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周瑜忽感无力,秉性与执念,这是他人永远无法触及无法改变的东西。
                      其实他漏算了一样,这些还是任何人无法避免的。即使他此时对孙策的秉性与执念深恶痛绝,在正常的历史时空下,他也无法避免,为着自己顾全大局的秉性与对江东的执念,放弃一些东西——即使放弃的过程痛彻心扉。
                      孙策与诸葛亮的商量已接近尾声,孙策此时再也不敢轻视这个略显单薄的少年,竟然能够如此准确地抓住他的心思,精准地计算出他的承受范围。他不能不接受这笔交易。
                      诸葛亮也很满意,他礼貌地告别。周瑜等到他往外走的时候,也站起身,他没看孙策,只说:“我送客。”
                      孙策没有拦。
                      周瑜与诸葛亮走在长街上,大片大片的叶子,被风吹着,脱离依附了一春一夏的枝干,悠悠地坠落,没有急切,也没有犹豫。周瑜一直沉默着,除了风声,便剩下无止尽的脚步声,响在人的耳边。
                      诸葛亮究竟是受不了尴尬的气氛,说道:“周将军似乎不愿孙将军出兵。”
                      周瑜冷淡地说:“这是赌博。借你五千兵马,伯符手上只剩九千余人,九千人平吴会,便成了一场赌博。而给你这五千兵马,你是否会如你所承诺,奉还兵马,奉上豫章,这更是一场赌博。伯符是决然的性子,你捏到他的软肋,他便能够放手豪赌,我不是他,我不能够。”
                      诸葛亮站住,无比认真地说道:“这不是赌博。伯符将军并不是以九千人平吴会,他可以募集刘繇败兵,如此最多是捉襟见肘,而绝不能称之为赌博。至于我,我不知道怎样让周将军信任,我只知道,我一定会完成我的承诺。”他想说服周瑜。他知道,孙策坚持的事,周瑜不会违逆。但他还是希望,周瑜能够从心底接受他的提议,而不是因为孙策而不得已接受。
                      周瑜看见,少年的眼睛安定地看进自己的眼睛里,里面不是壮志,不是坚决,而是一种希望与一种不证自明的底气。他忽略了希望,却被那种可恶的底气激怒,冷笑地带着挑衅问:“是么?”
                      ——即使再活一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看不起他,那他又何必与他多费唇舌。
                      诸葛亮连是都不回一个,便要拂袖而去。却忽地想到,他真的能完成他的承诺么?当日隆中,绿树荫绕,飞瀑流泉。明媚的阳光下,他信誓旦旦答应一个人,他能够结束他不幸的上半生,他能够实现他的梦想,他能够给他天下。但他真的全做到了么?他真的能够完成他的承诺么?
                      诸葛亮的眼睛渐渐黯淡,迷茫。周瑜愣了愣,不知道诸葛亮想起什么,露出这样的神色,他反而先心软:“此事既然伯符决定,便已盖棺定论。我虽不愿,也绝不会做阳奉阴违的事。我只能选择尽力帮助伯符与你。”
                      与我啊,诸葛亮微微笑了笑,他平复了心情,说道:“周将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我很佩服。”
                      周瑜年少英才,多听人夸他相貌,夸他才华,这样夸他却是极少。他弯弯眉,算作应答。
                      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性子,他是至情至性的人,对人笑,便是放下芥蒂,就像他绝不会掩饰对人的不屑一样。
                      周瑜自己说出那番话后,心里也觉得轻松。他向来深谙情理之道,既然是于理上必须要做的事,已然无法改变,何妨让自己于情上舒服一点。迫不得已,便必定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若只专注于迫不得已本身,便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周瑜便放缓了口气:“说起来,倒是你危险些。五千人单单攻下豫章是极容易的,但若遇上刘繇,怕是不妙。”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刘繇败于孙策之手,他必定会另外寻找立足之地。孙策要吴会,他不会不知道,若他偏要与孙策针锋相对倒也罢了。但他逃跑的方向,是西方。曲阿之西,刘繇首选的只能是一个豫章。
                      诸葛亮忽然笑起来:“周将军还是担心我攻不下豫章。”
                      周瑜并没有反驳:“我只是想提醒你注意时机。”
                      诸葛亮微笑道:“我自然知道。”他明白周瑜要说的是什么,刘繇若去豫章,必定会遇见笮融,这算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二人鹬蚌相争,周瑜要他做的是渔翁。
                      周瑜目光不错地看着诸葛亮,想看出来诸葛亮是不是真的明白他的意思,他和他相见也只不过一日,论默契是无从谈起。但或许是因为他刚才的谈吐自如,周瑜心里下意识地觉得,诸葛亮是明白的。终于,周瑜说道:“前面不远就是你的住所了,我就不送了,告辞。”
                      他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诸葛亮忽然想起一件事,脱口问道:“等等,周将军。孙将军去会稽,我回豫章,你打算去哪呢?”
                      周瑜没有犹豫:“我要去丹阳。”他顿了顿,补充道:“伯符用兵不下于我,我只需要为他稳定后方。不知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或许我能与你一路。”
                      诸葛亮说道:“这要看孙将军的效率了,我自然是希望越早越好。”


                    14楼2013-06-26 13:55
                    回复
                      这是历史还是舅舅扒衣?=w=美文


                      16楼2013-07-14 16: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