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11吧 关注:12贴子:2,407

每日一段道德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6-17 00:11回复
    道不远人;道不可须逾离也;道在屎溺;皆是其中道理。道即是生命生活,如何言说明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6-17 00:31
    回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18 09:41
      收起回复
        道道道,非常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6-20 09:49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楼2013-06-20 21:27
          收起回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6-23 12:55
            回复
              道格拉斯
                  ------修行就是坦然地接受残缺,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用善良成就一切美好,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修行就是坦然地接受残缺,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用善良成就一切美好,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IP属地:河南7楼2013-06-27 22:14
              回复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6-28 01:37
                回复
                  补回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6-28 01:38
                  回复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6-28 01:40
                    回复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6-28 01:40
                      回复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12楼2013-06-30 22:03
                        回复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13楼2013-06-30 22:04
                          回复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14楼2013-07-04 22:03
                            回复
                              从古到今功成身退的人很多,诸如:老子、孙武子、范蠡、张良、刘伯温、刘伯承等等。他们都立下了盖世奇功,但是他们都能够不居功、不自傲、激流勇退。
                              老子阐述“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针对贪官污吏,贪得无厌最终恶报缠身;同样也针对立下奇功的功臣,不能功高震主,要激流勇退,否则照样后果不堪设想。对现代人的启发就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


                              15楼2013-07-04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