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34贴子:94,744

当年明月与心学不得不说的事儿(纯属个人心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知道阳明先生的,之前有人发过贴子批评当年明月的心学观点,由于初三的缘故,学业繁忙,又要准备中考,所以没有深入地探讨。现在中考已经考完了,这个暑假没有作业,是时候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了。
特此声明:我不是说一定要改变各位吧友的看法,我只是想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让那些因为当年明月而接触到心学的朋友保持信心,至于到底谁对谁错,谁更有道理,相信人心自有公论,各位吧友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楼主才疏学浅,还望各位在看帖之余,对我的不足之处加以指点,或者也可以直接批评我的观点,大家交流学习,欢迎指正。


IP属地:广东1楼2013-06-24 11:36回复
    欢迎交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6-24 12:11
    回复
      对不起,让大家等了几个小时……


      IP属地:广东3楼2013-06-24 17:51
      回复
        话说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到阳明先生追寻圣贤之道的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的心情:热血沸腾。那是一种无比激动的心情,真的,不骗你们。在这之前,我曾经思考过很多问题,而其中有一个隐约的念头,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种东西,它存在于万物中,它是世界一切事情的原因,它可以解答世界一切疑问。没想到,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它就是“理”,我也知道了,这是真实存在的,无数的人寻找它,而有的人找到了。当时我看到那里,有一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然后我一直看下去,看到阳明先生悟道那里,心情激动啊,很激动,就像一个谜题终于解开了,畅快淋漓。天理即是人欲,我记住了这句话。


        IP属地:广东4楼2013-06-24 18:13
        回复
          之后,我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思考,终于决定,正式学习阳明心学,追随先生的脚步。有图可证:(幸好留有证据)


          IP属地:广东5楼2013-06-24 18:23
          回复
            以上就是我走上心学道路的大概历程。而说到这里,就要说一说《明朝那些事儿》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天理即是人欲。
            这句话曾经被很多人批过,阳明心学里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很明显不符。
            但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很简单的答案:对人欲的定义不同。


            IP属地:广东6楼2013-06-24 18:34
            收起回复
              在阳明心学中,人欲指的是恶的欲望,私欲,违背良知的那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存天理去人欲。而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是用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来引出王阳明的事迹。在当年明月描写的朱熹体系中,天理是指外在世界的天理,人欲是指人正常的欲望,存天理去人欲,就是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人正常的,合乎情理的欲望。
              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明朝那些事儿》


              IP属地:广东7楼2013-06-24 18:45
              收起回复
                而在当年明月描写的阳明心学体系中,(个人观点)
                天理的定义是:世间的总规则,终极的智慧。
                人欲的定义是:人性,人正常的欲望。
                随心而动,随性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明朝那些事儿》


                IP属地:广东8楼2013-06-24 18:51
                收起回复
                  我是来学习的


                  IP属地:上海9楼2013-06-24 22:01
                  回复
                    围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6-25 09:51
                    回复
                      手头上有《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翻开阳明先生那部分看一看。(如果手头上没有这本书,不嫌麻烦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在介绍“理”的过程中,当年明月以天理和人欲为主要切入点,我个人猜测:为了上下文的延续性、凸显阳明先生的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之处、使文章贴近大众,不那么难理解,当年明月就写了“天理即是人欲”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可以看做是“心即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同义句,并没有和我们的心学观点违背。阳明先生讲的是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书中的情景限制下,用“天理即是人欲”概括,我们也不能过多地责怪他,这也有道理。


                      IP属地:广东11楼2013-06-25 11:14
                      收起回复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吧友已经明白了吧,在对人欲的定义不同和书中的特定环境下,“天理即是人欲”这句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当然,当年明月并没有否定心即理,他在书中也提到了“理在心中”。
                        其实呢,“天理即是人欲”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只是一句话,一句有总结性质但很容易让人误解的话,我在这里围绕着这个问题说了一大串,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理清这一句话,免得误导了一些后来的人和避免不了解的人对心学或当年明月造成误解。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6-25 14:27
                        回复
                          其实“天理即是人欲”与心学并不矛盾,很多吧友早就理解了,不然早就很多人问了,根本轮不到我发帖来说。现在绝大多数的吧友(除了那些刚接触心学的新人)都对心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还是要踏踏实实致良知,回复本心、去除私欲。
                          还有一件事,就是:当年明月对心学的普及,对阳明先生事迹的宣扬,影响了很多人,也间接带动了很多人学习心学,他对阳明先生有着很高的评价。虽然他对心学的描述可能在一些方面有着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他对心学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
                          以上大概就是我想说的,多谢各位围观以及指点的吧友,希望你们继续不吝赐教。


                          IP属地:广东13楼2013-06-25 14:40
                          回复
                            小小年纪就读这个真了不起啊


                            14楼2013-06-25 16:27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15楼2013-07-02 1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