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补档了《心之线》,非常喜欢,写出点感想向本片表达敬意。
---------
好像是杯盛满无声的清茶,最后心中沉淀了一些东西。
这部剧与其他有所不同,很像若干年前我曾看过的北野武的作品《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同样是描写聋哑人生活状态的作品,《心之线》选取了聋哑人作为母亲的这一侧面,更集中讲述了一对母子的故事。
《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和那部电影一样,这部剧中也有大量的对话的留白,用场景、动作表演、音乐来讲故事。没有激烈的话语,没有声音作为载体,观众所感受的就是那个失聪的世界。而有所不同的是,心之线里手成为了重要的存在和描写的对象,母亲用手向儿子说话,而儿子是她通向有声世界的一扇窗户,儿子的手反馈自己的要求,也用手去实现她希冀的钢琴梦想,片中许多的手语动作配合上演员的表情和眼神,才能向我们传达情绪,没有宁静的心境去耐心观察的话,是无法体味和欣赏这么一部好片的。
一些小的细节体现了它的细腻,钢琴刺耳的单音说明了儿子的烦躁,母亲在迷惘中按下钢琴键却没有任何声音。不良少年翔太嘲笑他的外号以及钢琴教师对演奏的批评都是明人烦躁的来源,现实让儿子烦躁,因为外界有那么多干扰,而母亲却无法听见,只有自己直面那些落差、冲击,强烈的不满让儿子对自己的母亲和钢琴都产生厌倦。而且认为,母亲的生活方式就是失去自我,让自己成为在正常世界的代言人,在知道生父真相之后,情感更加地激烈变化,甚至认为母亲是自私地在向父亲复仇。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何尝没有这样的片段,家族中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时被一些外物、或是自我的理由改变着,隔代之间到处都有无法越过的感情的鸿沟。在看完心之线后我会想,我真的是用眼睛去看着我的亲人的吗?我真的了解他们心中所想的吗?有时是不是掺有很多的误解呢……
母亲的想法是纯粹的,学生时代写下励志话语充满希望的母亲,以及遭遇现实残酷境遇被丈夫抛弃的母亲,连抚养自己骨肉权利都要被剥夺的母亲,不得不更执拗地作战,与生活中的不理解不信任斗争,儿子是否成为钢琴家并不是自己的希望,儿子本身才是她全部的希望,所以,在明人孩提时代就围绕在2人之间的爱,一直也没有消失过,只是沉淀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被生活所积累的毒所累,逐渐遗忘。
结尾点睛处让人动容,母亲面对儿子做出妥协,“走吧,抛弃你的母亲。”而儿子也终于在朋友泉的提醒中明白了母亲深爱着自己,希望实现的是自己的梦想。不管是否祛毒,拉近心与心所系的弦,就能再次感受到温柔围绕,就能继续走下去。
---------
好像是杯盛满无声的清茶,最后心中沉淀了一些东西。
这部剧与其他有所不同,很像若干年前我曾看过的北野武的作品《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同样是描写聋哑人生活状态的作品,《心之线》选取了聋哑人作为母亲的这一侧面,更集中讲述了一对母子的故事。
《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和那部电影一样,这部剧中也有大量的对话的留白,用场景、动作表演、音乐来讲故事。没有激烈的话语,没有声音作为载体,观众所感受的就是那个失聪的世界。而有所不同的是,心之线里手成为了重要的存在和描写的对象,母亲用手向儿子说话,而儿子是她通向有声世界的一扇窗户,儿子的手反馈自己的要求,也用手去实现她希冀的钢琴梦想,片中许多的手语动作配合上演员的表情和眼神,才能向我们传达情绪,没有宁静的心境去耐心观察的话,是无法体味和欣赏这么一部好片的。
一些小的细节体现了它的细腻,钢琴刺耳的单音说明了儿子的烦躁,母亲在迷惘中按下钢琴键却没有任何声音。不良少年翔太嘲笑他的外号以及钢琴教师对演奏的批评都是明人烦躁的来源,现实让儿子烦躁,因为外界有那么多干扰,而母亲却无法听见,只有自己直面那些落差、冲击,强烈的不满让儿子对自己的母亲和钢琴都产生厌倦。而且认为,母亲的生活方式就是失去自我,让自己成为在正常世界的代言人,在知道生父真相之后,情感更加地激烈变化,甚至认为母亲是自私地在向父亲复仇。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何尝没有这样的片段,家族中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时被一些外物、或是自我的理由改变着,隔代之间到处都有无法越过的感情的鸿沟。在看完心之线后我会想,我真的是用眼睛去看着我的亲人的吗?我真的了解他们心中所想的吗?有时是不是掺有很多的误解呢……
母亲的想法是纯粹的,学生时代写下励志话语充满希望的母亲,以及遭遇现实残酷境遇被丈夫抛弃的母亲,连抚养自己骨肉权利都要被剥夺的母亲,不得不更执拗地作战,与生活中的不理解不信任斗争,儿子是否成为钢琴家并不是自己的希望,儿子本身才是她全部的希望,所以,在明人孩提时代就围绕在2人之间的爱,一直也没有消失过,只是沉淀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被生活所积累的毒所累,逐渐遗忘。
结尾点睛处让人动容,母亲面对儿子做出妥协,“走吧,抛弃你的母亲。”而儿子也终于在朋友泉的提醒中明白了母亲深爱着自己,希望实现的是自己的梦想。不管是否祛毒,拉近心与心所系的弦,就能再次感受到温柔围绕,就能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