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文冒着很大的风险发表,因为志愿录取这一事情本就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志愿对各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不好就会成为罪人。但有些同学对志愿填报的确是一知半解,故下了很大的决心发帖。所以我在此郑重声明,我不负责因本文所产生的一切责任与后果,看与不看,信与不信,悉听尊便。
本文写于两年前,为我的高中同学们所写,故不保证本文所涉及资料是否已经过时。本文仅供参考,不能保证所写即为正确,一切以官方资料与解释为准。请大家看后能够自己再寻找资料仔细研究,本文有且仅有启示作用。有疏漏之处大家请一定指出!】
因为很多同学还不理解志愿的事情,我就把自己的理解说一下。
首先,我省(安徽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填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平行志愿在考生与考生之间是公平的。首先招生部门会把我们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分数相同有其他排序方式,我只记得文科是按英语分数再次排序)然后根据排名高低进行志愿检索。
怎样检索?例如,甲考生排名一万,乙考生排名一万零一。甲考生第二志愿是X大学,而乙考生的第一志愿是X大学,招考部门首先对这位排名一万的同学的志愿检索,检索完这一位考生,才会检索排名乙考生。即就算甲考生的第二志愿才是X大学,而乙考生的第一志愿就是X大学,X大学录取甲考生的可能性也比乙考生的可能性大。也就是分数优先。
第一志愿与底下的志愿当然有差别,例如:招生部门首先对第一志愿的Y大学检索,甲考生符合第一志愿的投档要求的话,招考部门就会把甲考生的档案投给Y大学。假如不符合投档要求,就会看甲考生是否符合第二志愿X大学的投档要求,以此类推,假如都不符合,那么就会死档。
被投档是否就代表着高枕无忧?每个大学都有所谓的投档比例。【部属及其他地方所属在安徽招生的一本,二本院校投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05的比例确定,三本专科院校不超过1:1.1的比例确定,省属院校投档比例原则上按1:1的比例确定】举个例子:X大学招生一百人,假如他是省属院校。招生部门就会投给该大学一百人,保证所投的都能进到该学校。假如X大学不是省属院校,那么招考部门就会投给该大学105人,有五个注定是被退档的。
值得大家注意的有这样一种情况,你进了第一志愿X大学的档案,但是又被X大学退档,那么你就不能参加下面三个志愿的志愿检索,直接死档。
还有:一本的有一本的志愿填报表,这个表只能填报一本院校,二本的志愿填报有二本的表格,只能填报二本院校。而一本生也可以填写一本一下的志愿,二本生可以也填写二本以下的志愿,三本生也可以填报三本的院校。
可能有些同学注意到,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招生章程。而有些大学的招生章程上说只收第一志愿报考该大学的考生,大家不必紧张,据我的了解,那只适用于还在实行过去那种志愿填报方式的省份,安徽实行平行志愿,不受这个规定的影响【本条真实性存疑,请大家自己百度】。但有些是必须注意的,有的大学对专业志愿检索按照分数优先,就是说分数高就好,专业的顺序并不重要。而有些是志愿优先,这些大学按照志愿顺序检索,志愿优先,顺序很重要。
选专业还是选大学?这个你们自己决定,选择好专业的同学要做好【选一个你所选的专业好,但是在下一个批次】的准备。选择好大学的同学要做被分到一个不热门的专业的准备【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可能性】。
报考指导上的附录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看。报考志愿一定要回学校,一定要注意填报时间。
最好对你所有填报的大学有所了解,建议大家上网查一查,问一问,最好实地考察,最最好找里面的学生了解。
泛泛而谈了那么多,绝大部分都是无用的,我也不知道对错,大家随便看看就好,不要当真,最好还是自己亲自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