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简介 (节选flyforever0的介绍)
James Landrum Holmes,美国传教士(又译花芷兰、花雅各、何默斯),我们在这里翻译为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福尔摩斯。
J.L.福尔摩斯先生于1860年7月乘船离开上海,沿长江而行,经镇江到达天京,天王洪秀全闻讯本欲立即接见,但双方在会见礼仪方面无法达成共识,一拖再拖后终于搁浅,只是由天王和幼主向他们下达了诏旨。
福尔摩斯先生一行在天京停留大约一周,其间由章王林绍璋负责日常接待和陪同,据称他们访问了天王府,见到了天王的两个兄弟(该是洪仁发洪仁达,洪仁玕此时去了苏州)、两个侄子和女婿、幼西王、赞王、赞嗣君、忠王和章王的各一个兄弟以及天京城内其他一些官员、侍从,回上海后撰文描述了此行观感,发表在1860年9月1日的《北华捷报》上。
这篇报道的中译版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续编 太平天国》中被收录了两次,第九卷和第十卷各一次,但两次都略去了《北华捷报》编辑的前言。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福尔摩斯先生访问天京后失望透顶,他与本文编辑都将太平天国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翼王身上,但不表示他们对太平天国除翼王外的所有领袖、所有领地都感到失望,事实上,福尔摩斯先生此前不久访问苏州时对忠王李秀成治下的苏州留下了良好印象,正因此如此才会有此次天京之行,或许他们是认为洪氏治下的天京政权之负面作用对太平天国而言是致命的,非局部善政所能挽回,才会独寄希望于翼王吧!盖翼王与天王的关系一直备受外间猜度,西方人原以为翼王早已脱离太平天国,但太平军东征后与西方人接触机会骤增,来自太平天国占领区的信息与他们原先的认知截然不同,于是在外国人看来,既没证据显示翼王已经或将会另树一帜,也没证据证明他绝对且永远不会,也因而多持观望态度,甚至怀着某种期待。
窃以为,截止到翼王与天京根据地渐行渐远的1859年为止,洪秀全虽暴露出好弄权术、任人唯亲、目光短浅等弱点,但一定程度上还懂得任用贤能、接纳忠谏,也还不至于祸国殃民,所以翼王犹愿奉他为主,寄望来日功成身退,但换作后期那个满口天话、肆意乱政、走火入魔到无可救药的洪秀全,倘若翼王真能推翻清廷,还真未必甘心将国家命运拱手交于如此昏君。
James Landrum Holmes,美国传教士(又译花芷兰、花雅各、何默斯),我们在这里翻译为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福尔摩斯。
J.L.福尔摩斯先生于1860年7月乘船离开上海,沿长江而行,经镇江到达天京,天王洪秀全闻讯本欲立即接见,但双方在会见礼仪方面无法达成共识,一拖再拖后终于搁浅,只是由天王和幼主向他们下达了诏旨。
福尔摩斯先生一行在天京停留大约一周,其间由章王林绍璋负责日常接待和陪同,据称他们访问了天王府,见到了天王的两个兄弟(该是洪仁发洪仁达,洪仁玕此时去了苏州)、两个侄子和女婿、幼西王、赞王、赞嗣君、忠王和章王的各一个兄弟以及天京城内其他一些官员、侍从,回上海后撰文描述了此行观感,发表在1860年9月1日的《北华捷报》上。
这篇报道的中译版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续编 太平天国》中被收录了两次,第九卷和第十卷各一次,但两次都略去了《北华捷报》编辑的前言。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福尔摩斯先生访问天京后失望透顶,他与本文编辑都将太平天国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翼王身上,但不表示他们对太平天国除翼王外的所有领袖、所有领地都感到失望,事实上,福尔摩斯先生此前不久访问苏州时对忠王李秀成治下的苏州留下了良好印象,正因此如此才会有此次天京之行,或许他们是认为洪氏治下的天京政权之负面作用对太平天国而言是致命的,非局部善政所能挽回,才会独寄希望于翼王吧!盖翼王与天王的关系一直备受外间猜度,西方人原以为翼王早已脱离太平天国,但太平军东征后与西方人接触机会骤增,来自太平天国占领区的信息与他们原先的认知截然不同,于是在外国人看来,既没证据显示翼王已经或将会另树一帜,也没证据证明他绝对且永远不会,也因而多持观望态度,甚至怀着某种期待。
窃以为,截止到翼王与天京根据地渐行渐远的1859年为止,洪秀全虽暴露出好弄权术、任人唯亲、目光短浅等弱点,但一定程度上还懂得任用贤能、接纳忠谏,也还不至于祸国殃民,所以翼王犹愿奉他为主,寄望来日功成身退,但换作后期那个满口天话、肆意乱政、走火入魔到无可救药的洪秀全,倘若翼王真能推翻清廷,还真未必甘心将国家命运拱手交于如此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