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录吧 关注:119贴子:6,743
  • 19回复贴,共1

【隋朝官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突然想研究研究这个。。毕竟是三省六部的起源啊- -|||不过忘了在哪里看的了,貌似是钱穆的书?说唐朝官制是对隋朝官制的完善。看来前一个朝代对后来的影响,真不是一般的大


1楼2013-07-07 00:31回复
    吧主啊- -~


    IP属地:浙江2楼2013-07-08 18:08
    收起回复
      2025-08-23 01:49: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
      御史、都水等台,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
      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
      分司统职焉。


      IP属地:浙江3楼2013-07-08 19:02
      收起回复
          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
          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
        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
        其位多旷,皆摄行事。
        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IP属地:浙江4楼2013-07-08 19:03
        回复
            尚书省,事无不总。
          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曹事,是为八座。属官左、右丞各一人,都事八人,分司管辖,吏部尚书统吏部侍郎二人,主爵侍郎一人,司勋侍郎二人,考功侍郎一人。礼部尚书统礼部、祠部侍郎各一人,主客、膳部侍郎各二人。兵部尚书统兵部、职方侍郎各二人,驾部、库部侍郎各一人。都官尚书统都官侍郎二人,刑部、比部侍郎各一人,司门侍郎二人。度支尚书统度支、户部侍郎各二人,金部、仓部侍郎各一人。工部尚书统工部、屯田侍郎各二人,虞部、水部侍郎各一人。凡三十六侍郎,分司曹务,直宿禁省,如汉之制。
          尚书令
          尚书左仆射、右仆射
          尚书左丞、右丞
          尚书都事
          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
          尚书
          侍郎(吏部2、主爵1、司勋1、考功1)
          ……


          IP属地:浙江5楼2013-07-08 19:06
          回复
              门下省
            纳言二人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
            录事六人
            通事令史六人
            散骑常侍四人
            通直散骑常侍四人
            谏议大夫七人
            散骑侍郎四人
            员外散骑常侍六人
            通直散骑侍郎四人,并掌部从朝直。
            给事二十人
            员外散骑侍郎二十人
            奉朝请四十人,并掌同散骑常侍等,兼出使劳问。
            统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
            城门局,校尉二人,直长四人。
            尚食局,典御二人,直长四人,食医四人。
            尚药局,典御二人,侍御医、直长各四人,医师四十人。
            符玺、御府,殿内局,监各二人,直长各四人。


            IP属地:浙江6楼2013-07-08 19:07
            回复
                内史省,置监、令各一人。寻废监。置令二人,侍郎四人,舍人八人,通事舍人十六人,主书十人,录事四人。
              内史令
              内史侍郎
              内史舍人
              通事舍人
              主书
              录事


              IP属地:浙江7楼2013-07-08 19:08
              回复
                大业三年杨广改制后
                隋炀帝大业三年,更定官制,重改品级。废特进、八郎、八尉、十一等勋官,并省朝议大夫。散、勋官合并,更定后的散职从一至九品,分别为:
                光禄大夫,从一品;
                左光禄大夫,正二品;
                右光禄大夫,从二品;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
                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
                正议大夫,正四品;
                通议大夫,从四品;
                朝请大夫,正五品;
                朝散大夫,从五品。
                以上共九大夫。
                (文帝时,大夫授给有声望的文武官员)
                建节尉,正六品;
                奋武尉,从六品;
                宣惠尉,正七品;
                绥德尉,从七品;
                怀仁尉,正八品;
                守义尉,从八品;
                奉诚尉,正九品;
                立信尉,从九品。
                此外,原勋官中四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改为从一品散官。


                IP属地:浙江9楼2013-07-09 17:39
                回复
                  2025-08-23 01:43: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帝时勋官
                  上柱国,从一品;
                  柱国,正二品;
                  上大将军,从二品;
                  大将军,正三品;
                  上开府仪同三司,从三品;
                  开府仪同三司,正四品;
                  上仪同三司,从四品上;
                  仪同三司,正五品上;
                  大都督,正六品上;
                  帅都督,从六品上;
                  都督,正七品下。


                  IP属地:浙江10楼2013-07-09 17:39
                  回复
                    爵位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正一品:王
                    从一品: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正二品:开国侯
                    正三品:开国伯
                    正四品:开国子
                    正五品:开国男


                    IP属地:浙江13楼2013-07-09 18:00
                    回复
                      看现代人研究的吧


                      14楼2013-07-10 19:08
                      收起回复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11-28 09: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