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吧 关注:136贴子:3,600
  • 9回复贴,共1

【Albert Schweitzer】以伦理学史为基础的伦理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摘抄自: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 发行

ISBN 978-7-208-07717-1/B·635
阿尔伯特·史怀哲 著《文化哲学》一书。
陈泽环 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18 08:34回复
    从而,深度的思想达到了坚定的肯定世界和生命。现在,思想也要尝试把我们引向伦理。但是,在我们这里,思想不能够像通常那样地靠碰运气行事,而是应该从迄今为止的伦理思想中汲取能在其中发现的一切定向。


    2楼2013-07-18 08:37
    回复
      那么,伦理学史教导了些什么呢?


      3楼2013-07-22 20:06
      回复
        最一般地说来,伦理学史表明:伦理的探寻应该致力于发现道德的普遍基本原则。


        4楼2013-07-29 18:38
        回复
          但是,至今已经被提出来的道德基本原则是绝对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状况明显地表现为:如果不想使它们趋于悖论和失去伦理内容的话,那么这些道德基本原则就不可能被思考到底。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24 19:23
          回复
            例如,古代思想要把伦理理解为合乎理性地产生快乐的东西。但是,基于这种出发点,古代思想就不可能形成一种行动的奉献伦理。封闭在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之中,古代思想终结于具有伦理色彩的顺从命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10 18:49
            回复
              从一开始,近代的伦理思想就是社会——功利主义的。对于它来说,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不言而喻的是,个人应该奉献给别人和社会。然而,对于这种不言而喻的奉献伦理,当近代思想要真正地进行论证,并且要思考到底时,它却不由自主地得出了最为值得注意的、追求方向极为不同的结论。例如,关于奉献是什么的问题,近代思想时而解释为精致的利己主义,时而解释为社会对人的强加,时而解释为社会养成个人的东西,时而解释为以其急切的社会观念为基础而成为的信念(边沁),时而解释为个人所服从的本能。在这些解释之中,第一种解释是不可行的;第二、三、四种解释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们都把伦理从外部赋予人;最后的那种解释则走进了死胡同。如果奉献被认为是一种本能,那么就必须使人理解,思想是如何能够影响本能,又是如何能够把本能提升到慎重的、广泛的、自愿的行动的高度的?实际上,本能只是由于这种行动才成为伦理的。功利主义既然不懂得自己的这个真正问题,也就更谈不上解决这一问题了。功利主义始终在急于获得实际效果。最后,它还受制于生物学和社会科学,它们使功利主义自以为是奇迹般地发展了的、并且能够不断发展的群居动物信念。由此,功利主义就永远低于现实伦理的水平。


              8楼2014-02-28 18:00
              回复
                把伦理理解为合乎理性地产生快乐,把它理解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除上上述两种尝试之外,还有第三种尝试:它要把伦理解释为对自我完善的追求。然而,这种尝试本身有些抽象和冒险。这种尝试拒绝像功利主义那样,从被普遍承认的伦理内容出发;而是相反地向思想提出了这样的任务:从对自我完善的追求中引申出伦理的全部内容。


                10楼2014-06-13 15:39
                回复
                  西方自我完善伦理学的第一个代表柏拉图,还有叔本华,像印度人那样,想要通过把否定世界和生命提升为伦理的基本原则来完成这一任务。但是,这样做不成功。因为,否定世界和生命,如果思考到底和贯彻到底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产生伦理,而只会使伦理失去力量。


                  11楼2014-09-01 16:12
                  回复
                    自我完善伦理学的现代革新者康德,在没有给出其内容的情况下,提出了绝对义务的概念。


                    12楼2015-09-28 1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