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第一吧吧 关注:1,315贴子:15,391

浅解心学四句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被召唤过来,既然受吧主邀请,就把自己对心学四句教的一些理解说一说。说得不好大家不要见怪,欢迎批评指正。


IP属地:广东1楼2013-07-22 08:29回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上四句,即为我们说的心学四句教,这是阳明先生于嘉靖六年出征思恩、田州前,于天泉桥上,解释给王畿、钱德洪的心学精髓。这件事见于《传习录·下卷·钱德洪录·五十》。


    IP属地:广东2楼2013-07-22 08:42
    回复
      首先,我想说一说如何看待心学四句教。四句教是阳明先生留给后人的心学精髓所在,当然,这里不是说悟透了心学四句教就悟透了一切,但是从这四句教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四句教本身对我们学习心学也是有总结、指导和帮助作用的。
      关于四句教的正确与否,后世儒生多有争论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7134.htm 。我个人认为,《传习录》中记载无误,也就是说,四句教无须修改,原文就像是二楼那样。阳明先生一生成就颇大,创立心学,四句教作为心学精髓,自然有它的道理,阳明先生总结出来,相信也是花了一番功夫以及对心学的透彻理解。而且四句教中,循环往复,趣味无穷,首尾连贯,心学之博大精深可见一斑。当然,这里我不是说盲目地相信权威,我们的确需要批判地吸收,但心学四句教的确无须修改。那请问如何解释这四句教?请看下文。


      IP属地:广东3楼2013-07-22 08:55
      收起回复
        我的解法,比较奇怪,我是从最后一句开始的,一句一句往上。不过这和阳明先生的说法相印证,我不是利根之人,资质没那么高,自然就是从功夫入手,这也不足为奇。


        IP属地:广东4楼2013-07-22 09:01
        收起回复
          为善去恶是格物:
          接触心学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试着按照先生说的去做,格物致知,为善去恶。这样做了,也渐渐有些效果,见到善,就踏踏实实去做,是恶,就除去。比如先玩电脑再做作业是不对的,那就做完作业再玩电脑。可知道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是善的?为什么这件事是善的?为什么不是那件事是善的?为什么这些约束我的事是善的?为什么那些让我自由、开心的事是恶的?(比较啰嗦,大家请勿见怪)


          IP属地:广东5楼2013-07-22 09:08
          收起回复
            知善知恶是良知:
            我被这些问题折腾了很久,之前积累下来的功夫也动摇了,格物的时候也不那么坚定了,到最后,功夫只是断断续续,勉勉强强地维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原来善恶的判断不需要凭借外物,只是需要你自己的良知!!!我用悟出的道理与书本相印证,发现这是正确的。知善知恶是良知,四句教说的也是这个观点,而道德、法律,也只不过是人制定的,是良知的扩充和外化,而人类是如何制定出道德和法律的?是靠着自己心中的良知。善恶只在吾心。


            IP属地:广东6楼2013-07-22 09:18
            收起回复
              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有善有恶,是意念的发动。是人意念的发动,才有善恶的生成。而且,这一点我没有悟出太多,各位吧友补充吧。如果我什么时候想到也会说出来的。


              IP属地:广东7楼2013-07-22 09:23
              收起回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本来事情是无分对错的,无分善恶的。这些事情,本身,一点意义都没有,只不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才有了意义。而这些事情本来,一毛钱意义都没有,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再往空了说,就是:江山再好,终为黄土。你所做的一切,本来就是虚幻,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之后,全部化为灰烬,很可能连灰烬都没有。之所以有,是因为执着,之所谓无,是因为放下。因执着,所以有善有恶,因放下,所以无善无恶。


                IP属地:广东8楼2013-07-22 09:33
                收起回复
                  一句一句逆推,到此为止。但是,重要的不是逆推,而是顺着把它实行。不要执着在无善无恶的虚无上面,而是顺流而下,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运用到生活当中。总的来说,我对后两句感悟相对较深,开始的两句就比较浅一些。
                  就说到这里,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IP属地:广东9楼2013-07-22 09:54
                  收起回复

                    总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大学》里边“八条目”的前四条也是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那么也就是说:四句教是打开《大学》的钥匙,而阳明先生用《大学》(就在心学经典《〈大学〉问》中) 作为打开儒家经典,孔孟之道的钥匙!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7-22 13:54
                    回复
                      我接触心学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直不得其门而入!今天终于找到了这个入门的途径!


                      11楼2013-07-22 17:41
                      收起回复

                        心学
                        四句教(核心,钥匙)
                        《大学》 (《〈大学〉问》是来解大学的)

                        儒家群经,孔孟之道 (《传习录》等心学经典是来解群经的)

                        心学以四句教为核心,而四句教是把钥匙用来打开《大学》;而《大学》是更大的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儒家群经,孔孟之道!
                        阳明先生原来将破解天道的公式都写在书中,我们今天才找到入门的途径!这样一来,学习“心学”的脉络非常清晰,就是从四句教开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7-22 17:56
                        回复
                          友情感谢本人弟弟提供的灵感。


                          IP属地:广东13楼2013-07-24 15:16
                          收起回复
                            愚学心学有一段日子了,不过直到受到楼主的启发,才于心学群经之中找到其核心内在结构,就在上边!我才知道互相讨论是多么的重要。愿与众位心学高手共同论道,共同提高


                            14楼2013-07-24 23:12
                            收起回复
                              小弟不敢乱说,老子说了,道不能说,一说便是错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7-25 01: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