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吧 关注:5,200贴子:151,751

【胤祯】——红楼一梦出故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对这个帖子表示很怀疑【好吧,我也没仔细看】但是还是发过来好了,好吧,这是我祯吧处女贴。真的大丈夫?我终于觉悟为祯吧做贡献了。。。
-------------------------转自故宫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28 15:01回复
    《梦终红楼》(作者:蔚来愚)说明:
    现在关于《红楼梦》的评论非常多,尤其“索隐”方面的观点更是层出不穷,但可以说都没有发现红楼真相所在。十多年来,笔者本着对《红楼梦》的强烈兴趣和对既有“定论”的怀疑,找到了它隐藏的秘密所在。经过多方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写作成书。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
    (1)从书中隐藏的总机关入手,论证关于“花”的线索的存在——用“花”一个字开启红楼迷宫!
    (2)在第一部分基础上,与历史相结合相对应,用确凿证据论证反面的情节线索;
    (3)确定真正作者身份、批者脂砚斋身份,附录整理作者简要历史编年。
    本书观点均为本作者首次提出,并加以详细论证得出结论,观点具有发现性质,本人拥有完整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违者必究。主要观点如下:
    (1)《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系由他亲手创作完成;
    (2)《红楼梦》用高度艺术手法分写正面与反面两层故事情节,正面的小说故事情节早已为人熟知,而反面巧妙隐藏的历史真相至今尚未公之与众。这个详细记述的历史真相,包括清雍正皇帝的篡位真相以及雍正皇帝系被胞弟爱新觉罗·胤祯(他是雍正皇帝篡位的直接受害者)派人所刺杀的死亡真相两大清史疑案。可见《红楼梦》兼具高度艺术价值和重大历史价值!


    2楼2013-07-28 15:02
    回复
      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谁曾见作者用一个字暗作掩护而幻笔完成一部特殊的传奇故事?
      又谁曾想,这个故事中秘藏了清宫最扑朔迷离的两大历史悬案的确切真相??
      更谁曾意料,虽“定论”近百年,但自该书流传二百五十年来始终引人猜测不已的作者之谜竟深隐在书的另一面、故事的字里行间而丝毫未有泄露???
      本书愿为您悉心破解空前绝后的天书——《红楼梦》,让每位读者进入迷失已久的世界,感受一触即发的风暴,去做令人毛骨悚然、惊心动魄的红楼千古一梦!


      3楼2013-07-28 15:03
      回复
        序 篇
        爱新觉罗·永忠的三首咏《红楼梦》诗
        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祯(后改名为胤禵、允禵,1688-1755),因与当时继承皇位有牵连而为世人所知。宗室诗人永忠(1735-1793)是他的爱孙,著有诗集《延芬室集》,现残稿幸存于世,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于1991年影印出版。其中有题为《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的诗三首(页149、778),写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今恭录如下: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这三首诗被发现以来,因与《红楼梦》有直接关系,很自然引起了红学界的重视,但主要被用来研究曹雪芹的情况,如永忠与他究竟是否相识等等。而因笔者后面的所有分析文字均起源、落脚于诗中暗存的另一层含义,故先敬而录之!待拙著结束时,再详作探讨。
        我的感受是,三诗虽短,看似简单,实质却与《红楼梦》的形式和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的背后,竟与《红楼梦》有着不解的血脉之缘!


        4楼2013-07-28 15:03
        回复


          5楼2013-07-28 15:04
          收起回复
            上 篇
            追踪“花”的神秘线索
            序章 柳暗“花”明
            ——正面与反面
            《红楼梦》伴随着人们对它异彩纷呈的观点奇迹般地流传至今,仍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吸引着喜爱它的广大读者。与其它古典小说不同的是,《红楼梦》的诞生和流传都是一个神秘的谜,而书本身的内容同样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二百多年来,人们从多种角度认识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换一种角度观察就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但哪一种看法更接近真实呢?即使现在的主流观点中仍有不少费解的问题困扰着众多专家学者,比如关于其作者的争论、批书人身份以及版本问题等等。俞平伯先生就曾在《红楼梦简论》中说研究《红楼梦》“在这儿好像通了,到那边又会碰壁”。那么,客观上会不会存在另外一种更为隐秘的观察角度来迎刃而解这一切问题呢?
            《红楼梦》作者为了读者深入理解和会意,精心设计了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且具有“点睛”作用的道具——风月宝鉴(详见第十二回),甚至把它上升至“是书题名”(见甲戌本凡例)也即象征该书的高度,意欲引起读者的特别重视。此镜正面是风月之情,反面是骷髅之相。但其反面并非通常所认为,是正面内容的思想深入和境界提升,而完全是正、反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结构体系。宝鉴所象征的《红楼梦》正面内容包罗宏富、博大精深,正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样,专家学者们一直进行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成果迭出,世所公认的结论并不鲜见。而翻转过来,它未知的反面内容则另存寓意、别出洞天,它的意义和价值丝毫不亚于相对应的另一面——正面。
            正面与反面,共同构成了一柄奇特的双面镜——风月宝鉴,二者既自成一体,又相互依存,彼此难以界定分离。但适当的分离势出必然,我们今从反面的特定角度入手,去接近作者的深层用意,触及它长久以来的未决悬疑。
            《红楼梦》的整个反面内容同样以复杂的叙事结构隐身于书的正文之中,有故事、有情节,小说的各种要素应有尽有,从而形成游离于正面故事之外的庞大而隐晦的反面故事。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深藏未露、尘封已久的反面故事竟起源于《红楼梦》中一个普普通通、并不引人注目但却异常神秘的“花”字。
            我们将拨开《红楼梦》提供给读者的表面现象,试着开启“花”的迷宫,逐步走近由“花”而生的反面故事的隐秘内核,认识红楼中的未知世界。其中谬误,诚望诸位不吝指正!


            6楼2013-07-28 15:04
            回复
              第一章 妙笔生“花”
              ——触动“花”的机关
              《红楼梦》里的“花”字俯拾皆是、随手可摘,如果突然说这样一个常见字有什么深意,并由它形成一条神秘的线索,而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更有重要的历史秘密惊现其中,恐怕很难让人相信。但按着小说正文和深悉写作内情的脂砚斋批语(以下简称“脂批”①)共同的精心暗示,可证“花”字确实非同寻常,它是作者苦心设置、脂批反复揭示的一个重要“机关”,而且“花”的机关有若弯弓盘马,一触即发。正如作者在书中第四十一回的形象比喻:“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正文主要采用庚辰本,下同)我们只要触动机关,撞开“花”的消息,就会露出一扇“暗透前后通部脉络”(第四十一回夹批)的门。进入门来,便不知不觉进入了《红楼梦》的反面故事(以下简称“暗线”)。
              作者为了说明“花”的机关,特用“花障”二字。如第十七回贾政游览日后的怡红院时,众人赞道:“好花,好花!……那里有这样妙的。”接着“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都迷路了。幸亏贾珍“在前导引”,才“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叹“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如此生动的描写只想提醒读者,因“花障”的存在,小心迷路!


              7楼2013-07-28 15:04
              回复
                又第四十一回写醉酒的刘姥姥“一面顺着花障走了来,得了一个月洞门进去”,来到怡红院。接着有一段绝妙的心理描写:
                袭人敠其道路:“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里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们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好的。我且瞧瞧去。”
                这同样是关于“花障”的暗示。
                作者的点拨并未就此作罢,特于第二十五回对“花障”的含义进一步作了绝妙的解释:“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紧接又有夹批暗示:“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可知上几回非余妄拟。”又同回夹批有曰:“……如此等暗伏淡写处亦不少,观者实实看不出者。”原来“花障”的一再出现,意在暗示书中对“花”施用了魔术式的“障眼法”。
                同样,第二十五回写宝玉“只装着看花儿”,旁批曰:“文字有层次”;而第八回甲旁则曰:“从门外看起,有层次”,且说“是必当进去的神理”(同回蒙旁);又第三十七回黛玉题菊花诗首句“半卷湘帘半掩门”,有双关夹批曰:“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的突然别致”。可见绝非单纯“看花”,作为观书者“勿得轻轻看过”(第十二回旁批)。脂批更借俗语点出此中妙境:“花看半开,酒饮微醉”(第八回甲眉),我们不能不“进去”一探究竟!
                再注意第五十回正文有这样一段猜谜的情节: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


                8楼2013-07-28 15:05
                回复
                  这段话归纳起来,作者似要表达这样的意思:“花”字含义极深,暗里超越了我们通常的理解。如此看来,“花”也即“花障”的背后必定“遮着”某种神秘的东西。“蒙头‘花’柳,谁解春光”(第三十三回戚回后批)?它究竟有何深意呢?《红楼梦》有“花”挡在读者面前,只有把这个“障”移开,“真切”的东西才会暴露出来!
                  面对这种奇异的现象,我们可以设想,由于当时危险的政治环境、严酷的文字狱,作者把无法明说但又不能不说的重大隐情寄托于一个小小的“花”字。他借“花”巧做文章,将“真事隐”(第一回。甲本在凡例,另见第一回甲旁)入其中,在由“花”联络而成的特殊线索中进行充分的诠释,更有晦涩难懂的大量脂批相配合,以供后人解读,表面看去则只有“假语村言”(见上注)而已。
                  作者在红楼中悄然构筑着“花”的世界,普通“花”字肩负着特别使命而并不引人注目。当然,尽管书中“奇花闪灼”(第十七回),异卉竞放,但并不是所有“花”字都藏着奥妙。“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就需要仔细鉴别。笔者试从《红楼梦》正文和脂批两方面入手,围绕“花”的若干关键场景逐一探讨,并初步勾勒这条潜在线索的主要故事情节。


                  9楼2013-07-28 15:05
                  回复
                    第二章 移“花”接木
                    ——暗线中,“花”是花袭人的替身和象征
                    “花”字既含深意,而《红楼梦》中袭人恰巧姓“花”,二者间有无关系呢?
                    我们先关注第二十一回中一段描写:
                    宝玉对惠香说道:“……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有夹批马上暗示:“‘花袭人’三字在内,说的有趣”。很显然,作者婉转写来,目的就是借宝玉之言直刺花袭人。她这个“好名好姓”用“花”去“配比”,实在是玷辱了这个字。正文和批语共同完成着将花袭人比作“花”的暗示,也“有趣”地稍微透露出花袭人这个角色的某种非正义性质。
                    又第七十七回有一段宝玉与袭人风趣的对话:
                    ……袭人听了,又笑起来,因说道:“……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又关系起人来?……”……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紧人来!还有一说,他总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
                    花袭人竟然变被动为主动,自己争着与“花”作比了,只不过“花”变了“海棠”。在第十七回中海棠美名曰“女儿棠”,不仅“以‘女儿’命名”,而且“大近乎闺阁风度”,在这儿,倒不如说成“大近乎袭人风度”。“草木”真的“关系起人来”!


                    10楼2013-07-28 15:05
                    回复
                      袭人是怡红院之婢,难怪前文提到的“花障”总不离怡红院左右,原来这正是作者的精心设置。而且还意味深长地送给怡红院的主人宝玉一个名实相符的形象别号——“绛洞花主”。更绝妙的是,上章所引的一段形容“花障子”的文字竟是花袭人自己的内心独白。可谓寓意既深,用心亦苦。
                      大家知道,花袭人原是贾母的丫鬟,后来贾母将她给了宝玉。“花袭人”这个连贾政都觉得“刁钻”的名字,作者在正面介绍了来历,是宝玉因她姓“花”而想起旧诗句“花气袭人”而改。这是书上写定的情形,似乎已成为不可动摇的事实。但蒙藏本第一回中便有这样的旁批:“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可见所谓“眼见为实”不一定靠得住!批者在书一开始就暗示读《红楼梦》不能只注意它“看得见”的表面意思——现象,言外之意书中还藏有更为重要的无法直接看见的内容——本质。脂砚斋批“花袭人”三字曰:“奇名新名,必有所出”(第三回甲旁),表面似指出自“花气袭人”,但实际上暗含双关,“花袭人”这个新奇之名,实是另有缘由(详见后文)。作者善于“随事生名”(第十六回夹批),所谓随诗生名不过是一个必须的美丽借口。“花”与“花袭人”靠着表面看不见的暗在联系形成一个有关花袭人的新故事,进而形成《红楼梦》的反面故事——暗线。在新的故事中,她的角色更加特殊,作用更为举足轻重。
                      “花”就像一座关于花袭人的迷宫,“花障”即是迷宫的别称,它是全书之眼、是总机关。从“花”的角度出发,书中许多“看得见处”都会慢慢改变,这就是《红楼梦》有别于它书的“魔幻”所在。联系下文,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并为本章结论提供有力佐证。
                      我们将追随“花”的踪迹,从“花”的各种角度认识另一个“花袭人”。


                      12楼2013-07-28 15:06
                      回复
                        第三章 新鲜“花”样
                        ——“送宫花”暗藏花袭人真正的身世来历
                        绕开“花障”,本质才会看得真切。
                        书第七回详细描写了薛姨妈派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一饶有趣味的情节。宫花自薛家而出,送到最后落在了宝玉手中。从小说正面看,沿着送宫花的路径,作者艺术地以最小的篇幅集中展示了一批场景和事件,使读者迅速将镜头中的重点了然于胸。但走进反面,“送宫花”的意义变了,它成了关于“花”的第一个典型场景,也是最关键场景。作者于“此处方一细写花形”(甲旁),此“花”以“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之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脂批围绕“送宫花”事件全过程耗费了诸多心血,我们可从中探求“送宫花”的真意所在。
                        “送宫花”之先,甲本第六回回末即有批曰:
                        ……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为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莫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
                        批语表面上是在评论作者的高超技巧,而实际上却是预先委婉暗示“送宫花”别有深意,不能以我们平常思维去理解,需反复“细究”方可“领会”作者的深刻用心,并进而体会到其“心花欲开”的真正含义。作者在“花”字上早做好准备,即将使它开放,以全面展开“花”的故事了。
                        进入第七回,戚本回前批出现这样的诗句:
                        无缝机关难见,多才笔墨偏精。有情情处特无情,何是人人不醒。
                        批者似乎这样暗示我们:本回中隐藏着一个“天衣无缝”(第五十一回夹批等)、难见破绽的“机关”,一旦触到这个“机关”,读者才会恍然醒悟。书中表面写的“情”全是假的,内里其实是一个非常“无情”的故事。


                        13楼2013-07-28 15:06
                        回复
                          作者随手设计一个惜春与智能儿玩耍的情景,便可通过对惜春归宿的表面暗示带出一则重要批语:“闲闲一笔,却将后半部线索提动”(第七回甲眉)。脂批“总是得空便入”(甲夹),与正文配合得何其默契。好个“闲闲一笔”,将“送宫花”在暗线中的重要地位竟如此“反语”形容,不过脂批依然有言在先:“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妙就“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第三回甲旁)。同理,对批语显然也不能批一人“即作此一人看”。
                          “一人不落,一事不忽,伏下多少后文。岂真为送花哉!”(第七回甲夹)由批可见“送宫花”直接关系到“后半部线索”,当然欲领会整个反面故事,就须从此处入手。撞开了这个“机关”,后文的一切才会变得顺理成章,尽收水到渠成之效。从脂批角度认识了“送宫花”,其实小说正文中也有蹊跷。如在送花中途,突然岔出一段周瑞家的碰见她女儿的情节,对话中带出“来历不明”、“递解还乡”等语,这是“双歧岔路之笔,令人估料不到之文”(本回甲夹),如果我们不作“岔路”理解上述情节,而仍承接“送花”之事,其文意就在“估料”之中了。作者本欲暗示读者注意花袭人的“来历不明”,这种“双歧岔路”的典型手法,作者与批者在后文中常常用到。
                          薛家暗送宫“花”,让人难已觉察。不过仍有一人例外,她就是由绛珠仙子下凡的林黛玉。看她在宝玉最后拿到宫花时的表现就与众人不同,宝玉憨态十足,而黛玉只“看了一看”,露出冷笑神情。脂批不失时机提醒读者:“在黛玉心中,不知有何丘壑”(甲夹),而且类似的话紧接又进一步:“吾实不知黛聊胸中有何丘壑”(甲旁)。我们切勿误以为黛玉尖刻之态是在耍小脾气,而是正在“解九连环”(详见正文)——破解“送宫花”的“连环”之计!作者赋予她一种先知先觉般的强烈色彩,她心里洞悉有关花袭人的一切。这一点,后面第五章还会详细论及;另外还应一提,本回尾焦大的醉骂很有意思。表面上写他因对派送秦钟不满而“趁着洒兴”“任意洒落洒落”,其实所谓“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究竟指暗里送谁,恐怕也是文字间“故意综错”(甲夹)、别有针对吧。至于焦大为什么会“骂”,但见后文可知。
                          作者以“倒叙”形式(第三回末已介绍袭人情况)通过完整的“送宫花”情节,详细而隐晦地交代出花袭人真实的来龙去脉,是薛家通过某种途径将她暗派到了宝玉身边。“花”从此不离宝玉左右,直至后来进入了怡红院。但如果再注意小说紧接的下文,还可发现有“甄家”字样,并有“咱们送他的,……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罢?”之言。这并非作者闲笔,这个“送”字其实仍暗承“送宫花”之意,袭人的真正去处在甄家。文虽万变而未离其宗,“送宫花”至此才算真正结束。关于宝玉与甄家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详见中篇分析。
                          薛家派遣袭人的意图究竟何在?是善意还是恶意?袭人到底去干什么呢?书中必有详细而曲折的情节存在。就此一连串的疑问,作者没有直接用“花”的形式来回答,而是更为隐蔽地编了一个形象有趣的小故事。为了后文更容易追踪“花”的线索,我们先走进这个故事。


                          15楼2013-07-28 15:07
                          回复
                            第二节、“妖魔”作戏
                            我们回顾第十九回前面的描写。袭人一早被接家去,宝玉也被东府请去看戏。谁想一会儿“大闹天宫”,一会儿又“大摆阴魂阵”,“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这“别人家断不能有的”的“热闹戏”,竟“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见贾珍、薛蟠等人“猜枚行令,百般作乐”。宝玉略略观摩,便历经一番小波折径去花袭人家了。起初还怕“花子拐了去”,后来决心冒点风险出去见识一下。
                            见宝玉突然来家,花家兄妹露出惊疑神色。“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便给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穰”(松鼠喜食之物,或可留意),并把自己的事情“遮掩过了”。及至催宝玉回去时,袭人小心吩咐“为的是碰见人”、“不可告诉人”。这一切情状既在正面情理之中却又出人意外,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气氛在字里行间时隐时现,虽经一再渲染,仍是欲露而终未逗露。
                            等袭人当日回府,整晚对宝玉“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又是劝说,又是威胁,不肯轻易放过他。有所醒悟的宝玉对自己无意间的亲历亲闻看在眼里,惊在心头,于是才对黛玉(当然也是作者对读者)认真地讲了这个经过浓缩提炼,形象含蓄而异常沉重的故事。
                            前后文虽表面上场景变换风马牛不相及,而实际则首尾紧相呼应,整回文章一气呵成。有若脂批所谓的“横云断岭”(第四回甲旁等)、“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第二十八回甲眉),外表貌似不相关之处,其实“烟雨为连合,时有精气来往”(第七十八回戚回后批)。
                            此回有一则眉批就特别强调:“‘玉生香’是要与‘小恙梨香院’对看”。“玉生香”即是宝玉讲故事一段,而“小恙梨香院”则指“送宫花”一事,并非什么“暖香”“冷香”那样简单。我们循着脂批神秘的指引,将二者建立某种联系,才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17楼2013-07-28 15:08
                            回复
                              第三节、原形毕露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小耗子之所以“变错”是理应变成袭人才对,这才是作者真意。故事也道出了“花袭人”的“袭人”真意——并不是什么正面所谓的“花气袭人”,而是要偷袭别人!“袭”者,偃旗息鼓而攻人不意也,而“花”字本身竟也有迷惑人之意!作者信手拈来,寓意何其形象准确。第三十七回夹批所谓“可恨今之有一二好花者,不肯象景而用”,正与此人此名针对。
                              看来,“袭人另有一段居心,一番行止”(第八回蒙旁)。批者在第九回回后又进一步指出:“挟用袭人之风流,群小之恶逆,一扬一抑,作者自必有所取。”(戚本)作者“所取”者,在于从“一扬一抑”的表面对照中建立实质上的统一。
                              不入“鼠”穴,焉识“鼠”情?我们紧随宝玉的行踪,对袭人等“恶逆”之徒,做了一番走马观“花”式的领略。宝玉轻松活泼的故事忽然间变得沉重起来。从这样一条新路反观薛家“送宫花”之行绝非善意,且如小耗子所言让周围人“看不出,听不见”。见不得人的勾当正在暗中进行。作者妙手织就的温情面纱下原来罩着无法直接告人的罪恶。在宝玉乃至作者眼中,袭人等不过是可恶的“鼠”辈而已,难怪宝玉讲完故事时,黛玉对他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再品品这话,哪还有半点表面上“饶骂”黛玉的意思?倒是小说后文更把袭人骂了个狗血喷头,淋漓尽致。
                              暂搁第十九回,下回一开头,便是李嬷嬷对袭人劈头盖脸一顿让人莫名其妙的痛骂,“忘了本的小娼妇”,“这屋里你就作耗”,“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如此“解恨文字”(见第十二回旁批),如此露骨的骂,旁批有曰:“看这句几把批书人吓杀了”,我们看了又是什么心情?尽管语言“囫囵”“难解”(见第二十回旁批),但有“耗”字足以点睛;表面文字再为袭人圆场,李嬷嬷再受众人指责,在她明明白白的痛骂中,花袭人之丑恶已暴露无遗,且无处遁形。


                              18楼2013-07-28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