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比如,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
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即对事不对人,不因为一件事对孩子的性格下坏的定论。
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
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得轻声问她:我知道你有些什么话要说出来?
因为,孩子的心理肯定也觉得自己委屈,你要有余地让孩子进行“申辩”,解释,不能因为孩子的脾气就生气,这样的话大人和孩子还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记住下次孩子情绪失控时,您一定不可以生气,要正确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