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华吧 关注:233贴子:992
  • 9回复贴,共1

【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标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江苏·东海县桃林酒业携手李长波徒步中国
【记录日期】:2013-8-9 天气:晴(热)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启东市(市区)汇龙镇
【关于第三次重写《徒步中国札记》的设想】
※ 我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徒步走中国,自始至终想把我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有所感受的某些经历记录下来,准备编写一本《徒步中国札记》,但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二次编著都失败了。
※ 第一次编写《徒步中国札记》的时候是2003年的年初,当时我用的是一台95年生产的IBM笔记本电脑,CPU为486-100的,内存只有12M,硬盘为540M,一个1.44M软盘,操作系统是WIN95,文本用的是OFFICE97。我用这台笔记本电脑记录了二年多的徒步中国行程记录和遭遇的各种感受(徒步中国开始前的徒步训练记录和徒步中国开始后的行程记录),沿途经过了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南等省市。由于路途遥远最后该笔记本电脑硬盘读写头振动坏了,硬盘无法读写。已有的文件也无法读出,到过几个省会城市在卖电脑的地方也没有修好。最后只好放弃此次的编写计划。
※ 第二次编写《徒步中国札记》的时候是2005年的夏天在湖南长沙开始的,我使用的是纸介笔记本,记录了我徒步途经的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和海南等省份,共记录了二十多个本子。旅途当中有时天气不好在下暴雨,背包被淋湿了,天气晴朗时背包里面又发热,结果有些笔记本已经翻不开了(纸页有些粘联),在长途旅行过程中我也遭遇到多次被偷盗的事情,有几本笔记本被人给偷了去。在海南休整期间,因气候潮湿剩余的笔记本也都字迹不清楚了,能够用的笔记本所剩无已。这是我第二次编写《徒步中国札记》失败的原因。
※ 这次是我第三次准备编写《徒步中国札记》,我将采用互联网技术,利用阴雨天或休息日用笔记本电脑编写草稿,经整理后在百度或其它徒步网上发贴。将来有条件时再将这些贴子联系起来够成我的《徒步中国札记》。
二〇一三年八月九日
于启东市汇龙镇记


1楼2013-08-09 17:08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8-20 天气:晴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海门市海门镇
    标题:【我的正式徒步走中国】
    2003年7月1日早晨六点整,G201国道旁的江源县孙家堡子镇敬老院门前,我开始了正式的徒步中国行。当时我的口号是:往前走不回头。当时我打的旗号是:徒步万里行。我个人的信念是: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当时我设计了三条线路:一是江源至北京;二是北京至福州;三是福州至昆明。前二条线路我已经实现,第三条线路我由福州走到了广州(2005年的春节过后),我改变了线路,由广州北上经湖南、湖北、河南到达郑州的黄河岸边,后又东行经开封、商丘(已过仲秋节)进入安徽。由安徽的萧县南下经江西、湖南、广东最后于2007年的2月17日抵达海南省三亚市。此次徒步中国共用时三年零八个月,途经十七个省的三百八十四个县市区,总行程超过二万二千多公里。
    在这次徒步中国过程中,我由无知走向了成熟。举个例子:徒步行的第一个月我来到了辽宁省的岫岩县,游览参观了岫岩玉后徒步出不了城,出城的路口为丫字形不知道从哪个路口走。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见有人过来,最后只好自己决定走一条路,当时心想走错了再返回重走。自此我开始每到一个中小城市准备出城时,都要靠导游图或问路的形式徒步走出该城找到我所选择的线路。当我徒步走到山东济南城时,我已经不用再询问路了仅靠导游图就能够徒步走出该城市找到我预先确定的线路。当我徒步到了浙江台州城时,我已经到过100座城市,从这开始我已不再使用导游图了,看路边的建筑物和路标就能够非常顺利地徒步走出该城市了。


    11楼2013-08-20 17:00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8-26 天气:阴(雨)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通州区张芝山镇
      标题:【惨重的一次被盗】
      2003年9月下旬,离家徒步已近三个月。有一天我徒步走进了河北省霸州市并到该市体育局签字盖章,体育局的领导在我的本子上签写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加盖了体育局的公章。离开霸州市后我又继续徒步南下,记得当我徒步到任丘市公路收费站时已是午夜十一点钟左右了,收费站距任丘市区还有十公里左右,如徒步走到任丘市里大约需要二个多小时,也就是说下半夜二点钟左右可以走到任丘市城区,这个时间段找旅馆住宿是困难的也没有必要住旅馆。于是我就准备露宿在收费站附近,公路边收费站办公区围墙外侧我找了处地面较平的地方放好行囊,借着收费站的灯光和自来水将我穿的又脏又破的裤子洗了下并用塑料绳系在了墙边上,随后我就躺在地面上睡着了。早晨六点钟左右
      醒来睁开眼睛时,看见我的裤子没有了,起身后又发现我的一双即破又磨漏底的鞋也不见了,忽然意识到这是被盗了。坐在地上左右检查我的行囊,睡觉时垫在头下的一个挎包没有了,挎包带还缠在我的手臂上,挎包带已被剪刀剪断。这时的我傻傻的呆坐在地上不知所措,收费站办公区的一位更夫过来跟我说:早晨四点钟他出来巡查时看见我躺在这睡觉也看见有条裤子挂在墙边上,五点多钟他再次出来巡查时看见我的裤子就没有了。他问我都丢了什么东西,我告诉他丢了一条裤子、一双鞋和一个挎包。他问我挎包内都装有什么物品,我告诉他挎包内最值钱的是一支美国的派克笔,再有就是我沿途各地体育局盖章的记录本、地图册、身份证、工作证、老花镜、几包香烟、几两茶叶、茶杯和雨天用的塑料布等。这些物品对别人来说实在是没有用处,就是卖废品也卖不出钱来,而对我来说是个重大损失,尤其是各地盖章的记录本。
      早晨七点钟收费站夜班的收费员下班,围过来几个小青年问我这问我那,其中有位与我开玩笑说:鞋都丢了还怎么走。我说你们谁能帮助我一双鞋我继续徒步前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张嘴向别人要东西。随后有位小青年给我找来了一双45码的旧皮鞋,我穿41码鞋,45码旧皮鞋我穿在脚上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子。有了这双旧皮鞋,我下身穿着灰色的毛裤,辞别他们继续徒步去任丘市区。途中许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徒步到任丘城区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一册高级笔记本,找到任丘市体育局向领导说明来意,体育局内的多位工作人员用嘲讽的语气拒绝了我的盖章请求。
      在我徒步中国的十年间,遭遇多次被盗,有的是露宿野外被盗,有的是住宿旅馆被盗,住宿旅馆被盗是因为我住宿的旅馆价格较低多为大房间多床铺旅馆。现在想起来有印象的几次是:2004年福建泉州一家乡镇旅馆,同屋住一位本地的小伙子,他走时将我在安溪中国茶城多家茶店老板送我的茶叶偷拿了去。2005年河南许昌城外旅馆,同屋住有多人,早晨醒来时发现衣服内的钱款没有了。2006年广东广州城住宅区一家旅馆,登记住宿时我外出买包香烟将放在前台的挎包被旅馆的登记员偷去夹有生活费的记录本。









      13楼2013-08-26 16:56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8-31 天气:晴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崇川区人民西路
        标题:【南通·如皋市电视台的报道】
        河山在眼中 梦想在脚下 “徒步中国第一人”李长波抵达南通如皋
        2013-07-04 08:21来源:江海明珠网
          江海明珠网讯(如皋台记者缪洋)1号,有“徒步中国第一人”之称的李长波经过我市,记者随后赶到了如皋市丁堰镇的这家纺织配件商店,见到了这位用双脚丈量祖国的传奇人物。
          一双球鞋,一个背包,一只烟斗,这就是徒步中国第一人李长波的全部装备,黝黑的皮肤、精瘦的身材,50岁的李长波告诉我们,到如今,他已经行走了整整十年。
          十年过去了,李长波果真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宁可走弯路,也坚决不走回头路。6月29号,李长波从海安踏进如皋境内,两三天的时间,他就把如皋城逛了个遍。
          除了城市景观,热情的如皋人民也给李长波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长波说,十年下来,一路上见到遇到的人不计其数,辛酸苦辣甜五味俱全,但他始终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徒步中国是李长波年轻时就有的梦想,问起他行走十年最大的收获,他觉得并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或是增长见识。
        每到一处,李长波都会将自己的见闻和拍的照片上传到贴吧里,与别人分享,他希望自己再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徒步走完中国,边走边记录,边看边感受。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http://www.ntjoy.com/news/rg/2013/07/2013-07-04241601.html
        http://www.rugao.gov.cn/art/2013/7/4/art_95_174223.html


        16楼2013-08-31 08:06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8-31 天气:晴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崇川区人民西路
          标题:【盐城·东台市东台人论坛的报道】
          徒步中国第一人途径东台
          胡同口 > 人文 > 东台人论坛> 徒步中国第一人途径东台
          巴依草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3-05-30 12:28 [第13版 05-30 12:28]
          严格意义上说,57岁还不算老人,可面前的这位奇人,黝黑的皮肤,满是皱纹却清癯的脸,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却无论如何算是老人了。就是这位老人,被誉为“徒步走中国第一人”名唤李长波的昨天来到我们江苏东台城。
          整整十年,他用双脚丈量了祖国大地多少方土地我不知道,东台是他到达的第几个城市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目前为止,走了全国800个县市,57岁的他计划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2400个县市。
          操一口浓郁的北方话,背着30斤重的行囊,肩扛那面因风吹日晒而褪色的小红旗,老人活得很自我,很开心,与他寂寞行者不相符的是其飞扬的神情,洒脱的性格。
          跟侃侃而谈的人对话一般很轻松,简单,直率,有问必答,通体透明,问之,连年寒来暑往的餐风露宿会不会偶有生病扛不住的时候?
          “嗨,病是养出来的,困难是想出来的,咱三十多年没尝过药是啥滋味儿了,没空生病,没时间想困难。十来年的步行这点玩意儿都不算经验。有时候行走了一天,遇上暴雨,淋得精湿,千万别急着睡觉,再走上一夜,让寒气散发,第二天再来个日光浴,保准没事儿!”
          “您一个人外出十多年,就没有牵挂亲人的时候?就没有想家的时候?”
          “在我外出之前,就是了无牵挂,无依无靠的一个人了,有过六年的婚史,父母双亲相继去世,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波澜不惊,死水一潭,自己也升迁无望,年轻时候读过不少书,不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就想着吧如果今生能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不枉此生了,这么着,辞职了,出走了!”
          “天哪,这要多少费用?全是你自己的积蓄吗?弹尽粮绝了怎么办?”
          “早些年自己的积蓄花光了,现在东海县桃林酒业赞助了我一台相机,每年赞助我一万元,也就是说每月九百元,凑合吧,咱也不是出来享受的对不?10块,20块的小旅店很好。”
          暗暗咋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了梦想,这种苦行僧的生活谁解其中忧?
          “您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累,走那么多路,看那么多地儿,目的意义何在呢?”
          “我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工业、农业,当然了,是用自己的眼在看,很肤浅的。不过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来东台,我咋知道,这里是董永七仙女的故乡,走了这么多路,才知道原来大禹在全国各地有7、8个坟墓,哈哈!”
          “您接下来是要去哪里?”
          “南通!可以走弯路,险路,但决不走回头路!”
          老人很坚定!除了钦佩,唯有祝福,再祝福!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有人背着理想一辈子,有人背着爱情一辈子,有人背着前途官运一辈子,这位普通平凡的老人,背着30斤重的行囊,揣着梦想,大概也要赔上一辈子了。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http://www.xici.net/d189158977.htm


          17楼2013-08-31 09:02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9-3 天气:晴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通州区平潮镇
            标题:【淮安·金湖县金湖贴吧的评价】
            【徒步走中国第一人】李长波已经到金湖!
            系sir:2013-02-28 08:49
            2003年7月1日从家乡吉林省江源县徒步出发。截止2007年,他已徒步走进海南省三亚,用时三年八个月,他历经风雨和艰辛先后走过了17个省、直辖市中的386座县级以上城市和4000多个乡镇社区,总行程超过了2万2千多公里,沿途得到了各地200多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杂志的采访与报道,最近一次新闻报道是海南《特区报》的报道。 2007年4月新闻记录:李长波介绍,徒步走遍中国的每个乡镇、每个城市是他年轻时的心愿。当时身为江源县卫生局干部的李长波,自觉读了很多书,书里描述的地方他都想实地看看。就这样,从2000年开始,李长波开始为将来的远行做准备,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掉,并且储蓄了一笔财产,“妻子已经不在身边,唯一的女儿已经结婚成家,我已经没有了任何牵挂。”此后李长波辞去了工作,于2003年7月1日开始了远征。
            徒步意义
            走遍中国是李长波徒步中国的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其目的是:1.游览祖国大江南北的秀美山河;2.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并感受各地的发展与变化;3.广交天下有识之士;4.欲创走遍中国第一人。途中我还想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编著《徒步中国札记》丛书,拍摄有关题材的影像资料。有条件的话他想再搞一些公益性的事业(如创建“徒步中国协会”、举办专题个人摄影展)等等。
            李长波今后的打算:用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走遍中国现有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港、澳、台)中的2400余座县级以上城市和万余个乡镇社区并创办徒步中国协会,努力将我国的徒步活动(事业)提升到或超过国际同等水平。
            徒步中国(走遍中国)李长波本人所能做到的(意义):仅仅是想填补一项中国人的空白,创造一个中国人的奇迹,完成一次中国人的壮举,争做真正意义下的走遍中国第一人。让梦想成真,让奇迹发生,让国人骄傲,让民族自豪。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http://tieba.baidu.com/p/2186205697
            注:暂没有查到金湖电视台的报道
            附:《淮安日报》的报道图片




            21楼2013-09-03 01:23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9-6 天气:小雨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如皋市石庄镇东
              标题:【徐州·沛县记者的报道】
              “徒步中国”第一人李长波早上9点30从沛县往丰县出发啦!!!!
              2012-09-13-12:04 百度·贴吧〖丰县〗吧 作者不详
              如今社会,也许有些人并不理解那些徒步旅行者,徒步旅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这些徒步旅行者,正是用这种生活方式去体会未知的世界,去体验生存的难度。
              李长波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李长波,沈阳人,今年55岁!
              03年7月份李长波从吉林长白山开始行走,07年到达海南岛。至今李长波已走过17个省,500多个县。从去年5月份开始由北京徒步到福州,途径路过徐州沛县。
              我们想不到,这几年他经历过了什么?他的毅力又向我们证明了什么?下面有一段李长波途径沛县的采访小记,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来了解一下他。
              记者:“您怎么想起了徒步中国?是什么想法让你做出了行动”?
              李长波: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过想法,因为好奇,03年开始徒步,起初打算徒步万里,后来走完万里后,发现也没什么,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结果。就想起了红军征程不过两万五千里,走完两万五千里以后,我就打算看看能不能走遍中国,后来就想到把我这个举动起名叫“徒步中国”。
              记者:“在徒步当中有过什么样的困难”?
              李长波:“困难很多,比如三天没吃饭,两天没水喝。我曾经为了喝一口水走了三个县城,比如没东西吃的时候,我只有靠着毅力走出去才能吃,遇到雨天的时候我不能避雨,只能一直走,一直走,总有一刻我会走出雨境。”
              记者:“途径沛县,对沛县的印象怎么样?”
              李长波:“昨天路过沛县新城区,发现建设的很漂亮,印象很好,我在中心广场看到了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好人广场”感觉很有意义,也很好奇,后来才知道这里很多人都在争做好人,也有很多好人好事的事迹,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居住,如果我要不是继续徒步,真的很想在沛县定居下来。”
              网友:“您平时怎么解决住宿问题?”李长波笑着说:“什么情况都有,我露宿过,也遇到过好心人士免请我住高档宾馆,我自己也花钱住过小旅馆,曾经也在网吧里睡过……
              李长波计划未来准备徒步2400多个行政县,在十年到十五年内完成。采访临走前,五十五岁的李长波在我们沛县留下了一个坚定不移的眼神和一句话:不到七十岁,我是不会放弃徒步旅行的,直到他那已经不再挺拔的身躯消失在人群中……
              不管我们做什么,最坚定的是毅力,最需要的是态度。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与理想。人的一生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因为有了这些故事才显示了我们人生的精彩。我们常说:“人生短暂,我们要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也就是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去实现那心中最美好、最远大的梦……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32楼2013-09-06 09:56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9-7 天气:阴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如皋市石庄镇东杨庄
                标题:【新吉林网的报道】
                白山现“中国徒步第一人” 用脚丈量了中国17个省市

                “中国徒步第一人”李长波 董竞琦/摄
                4月21日,全省首届徒步节就要开始了,得知这个消息,昨日,来自白山市江源区有着“中国徒步第一人”之称的李长波特意赶到长春,此前他曾花了3年零8个月的时间,走遍了中国17个省市,那时他是“独行侠”,沿途靠乞讨谋生。这次,他想找到吉林省户外徒步运动协会,把自己编入“正规军”,然后再名正言顺地走遍中国。
                3年零8个月走遍17个省市
                脸晒得黝黑,走起路来步伐矫健,这个人就是李长波,他被称为“中国徒步第一人”。最让李长波自豪的是,他靠着双腿丈量了27000多公里,走遍了中国17个省市。而当初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听到朋友说过,人过的一辈子,一定要游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句话也触动了李长波,于是他决定,要徒步去全国各地看看。
                就是有了这个信念,在2003年7月1日,李长波从家乡白山市江源区出发,开始徒步之旅。正是有着这段经历,才让他每到一处,便成为一处焦点。
                徒步过程中研究“鞋文化”
                自从下定决心徒步,李长波就开始连续性地走,如此大强度地行走,自然最损耗的就是鞋子。李长波说,他穿过价值几百元的鞋子,也穿过几十元的胶鞋,通过这段时间的徒步,也让他对鞋子有了很深的研究。现在不用看鞋子的牌子,只要他看上几眼,就知道鞋子的质地如何,而能够做到这些,则是靠他这么多年来实践的结果。
                当走在路况不好的地方时,也十分磨损鞋子,平均几天就要磨坏一双鞋,这几年来,他就穿坏了近百双鞋子。李长波说,他曾在海南停留了5年,当时他走到那里,觉得此处风光旖旎,有种让他流连忘返的感觉,于是他停下脚步,在那里边打工、边游历。那段时间,他也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
                为参加徒步大会赶到长春
                昨日一早,李长波特意来到长春,他从网上得知4月21日,要在净月潭森林公园举行全省首届徒步节,看到主办方是吉林省户外徒步运动协会,他就想找到组织,然后自己也要加入协会。此前,李长波徒步17个省市,那时他没有路费,就是靠沿街乞讨,参加完这次活动之后,他就想再走遍全国,并决定5月1日出发。
                最近,李长波还在百度贴吧上建立了“走遍中华”的贴吧,也是想在这里发布出行的消息。李长波说,他曾经发了一个帖子,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数万人回复,这也坚定了他要走遍全国的决心。这次如果再出发,李长波决定要走得更有计划,而且不是单纯地徒步,还要每到一座城市,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他也想像“徐霞客”一样。(记者 王秋月/报道)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http://www.jlsina.com/news/baishan/2012-4-16/56542.shtml


                35楼2013-09-07 05:05
                回复

                  主题:【徒步中国札记】→(第三次重新编写稿)
                  【记录日期】:2013-9-7 天气:小雨
                  【记录地点】:江苏·南通·如皋市石庄镇杨庄村
                  标题:【天津日报的报道】
                  “徒步中国”第一人到武清(图)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姜静 高月 2012-07-10 07:04

                  图为徒步中的李长波
                  “徒步中国”第一人到武清
                  记者 姜静 高月
                  7月4日傍晚,一直备受当地媒体关注的“徒步行走中国第一人”李长波到达了武清东马圈镇,在热心村民杨先生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李长波。
                  一个双肩背包、一面写有“徒步中国”四个大字的红色旗子就是李长波的全部装备。提起徒步中国,他跟记者聊起了自己的经历。
                  李长波,1957年生于吉林省江源县,年轻时就想徒步走遍中国,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2003年7月,他从家乡出发,用时3年8个月,到达海南三亚,总行程超过了22000公里。李长波在三亚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思索今后的打算。经过五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回到家乡,然后徒步到北京,再以北京为起点,进行一次正规的、真正意义上的徒步中国。在北京他获得了中国徒步大会发的旗子和记录本后,便选择了6月27日从北京出发,沿104国道至福州。
                  李长波每天通过《走遍中华》贴吧,对行走路程进行记录,他晚上到网吧上网,边发帖子边住宿。不过囊中羞涩的时候,他也经常露宿街头。他的随身装备有一块塑料布、一块泡沫,他风趣地说:“这是我的防潮垫。”李长波在行走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就是到途经的各级政府部门盖章,为自己的徒步行走当作见证。
                  当记者问及李长波对武清的印象和感受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热情”。他说:“武清真美,不仅环境美,人更美。特别是这次东马圈镇宏升家园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这些都将记录在我以后撰写的《徒步札记》中。在这里我们祝愿李长波能够一路平安,身体健康!
                  (爆料人:杨策 爆料费:40元)
                  责任编辑: 李淼川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天津网-数字报刊: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cj/201207/t20120710_6010170.html
                  网易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正文:
                  http://news.163.com/12/0710/08/861PKHP700014AED.html


                  37楼2013-09-07 10:14
                  回复
                    2013-12-5-整理


                    47楼2013-12-05 0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