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亲拟致日本国书及召见伊藤博文
1898年是中日关系史上相对平和的一年。但日本对中国的压力依旧存在,主要表现在:(一) 不同意对日赔款展限,致使清朝再次对外大借款,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借款权的争夺;( 二)利用沙市一案,迫清朝惩凶、沙市等处设立租界等;(三)迫清朝宣布福建不割让,将之 作为其优先权益的地区;(四)暗中配合英国强租威海卫。尽管如此,相较于德国、俄国、法 国和英国,此时的日本没有那么咄咄逼人。在此情况下,清朝内部一些官员纷纷上奏,主张 联日联英,以抗德俄的压迫。其中地方实力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将其与日本参谋本部参谋 神尾光臣、宇都宫太郎密谈要点电告光绪帝,可能会有一些实际的影响力电报可见于《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第2册第348页。这些电报皆呈光绪帝阅 。为此光绪帝还专发一电:"奉旨:张之洞三电均悉。中日修好之后,本无不洽。若遂连衡 ,恐北方之患必起。倭将所请,断勿轻允,是为至要,钦此。(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1,第9页下)光绪帝虽然拒绝了张之洞的建议,但在其 思想中还留下了一些印象。。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
1898年春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照会总理衙门,表示日本愿意接收中国留学生。此一 事件引起了光绪帝的兴趣光绪帝对此事的兴趣很可能与康有为代杨深秀所拟《请议游学日本章程片》有关。杨片 上奏后,奉交片谕旨:"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奏。"(洋务档,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三 日)7月2日,总理衙门复奏称:"查本年闰三月间,准日本使臣矢野文雄函称:该国政府拟 于中国倍敦友谊,藉悉中国需才孔亟,倘选派学生出洋习业,该国自应支其经费。又准该使 臣来署面称:中国如派肄业学生陆续前往日本学堂学习,人数以二百人为限。经臣备函致谢 ,并告以东文学堂,甫经设立,俟酌妥办法,再行函告……臣等公同商酌,拟即妥定章程 ,将臣衙门同文馆东文学生酌派数人,并咨询行南北洋大臣,两广、湖广、闽浙各督抚,就 现设学堂中,遴选年幼颖悟粗通东文诸生,开具衔名,咨报臣衙门,知照日本使臣,陆续派 往。"(《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409-410页)前 一天,总理衙门在议复御史曾宗彦奏时,也谈到了相同的内容。(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第258页)查有关档案,总理衙门在上奏前已 有行动。6月11日,总理衙门电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湖北、广东自强学堂、同文馆内东 文学生有无年少颖悟堪以派往之人?约若干名?希查明,拟章程,电复核办。漾。"(发电 档,光绪二十四年)。8月1 8日,光绪帝以电旨下达各省督抚:"日本政府允将该国大学堂、中学堂章程,酌行变通,俾中国学生易于附学,一切从优相待,以期造就。著各省督抚就学 堂中挑选聪颖学生,有志上进,略谙东文、英文,酌定人数,克日电咨总署 核办。余由总署电知。"电寄档,207/3-50-3/1576。由 于当时清朝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造刚刚开始,没有相应的学校,也缺少懂日文、英文的学子, 留日学生的挑选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就我所见,各省关于此事的电报有:1 8月22日总理衙门收到浙江巡抚廖寿丰电:"冬 电谕旨恭悉。日本同洲同文,其政府允中国遣学生附学,自关大局。浙省四月初派知县张大 镛等选带廪生陈晃、把总徐方谦等文武学生各四人赴日本肄业,修缮一切经费先由外筹动, 咨呈钧署在案。兹接张大镛等来禀,称该国拨派教员,筹添学舍,相待极优,具承睦谊。寿 丰愚意,此项学生略识英文东文,尤以先在学堂讲求根底,察验志趣为要。如择焉未精,不 堪造就,负彼美意;即才堪造就,而志趣一误,亦复可虑。浙省风气初开,一时无可续派, 容随时筹选,再行遵旨陈明。他省派送,似宜慎选。所用经费,并请作正开销。是否有当, 谨请代奏。寿丰叩。微。"2 8月23日总理衙门收安徽巡抚邓华熙电:"东电获悉。皖省 求是学堂开学施教仅三月余,学生分习英法文语。饬查功课,尚无谙习英法语言文字之人, 堪以挑选,送往日本学堂。必须一年届满,再行酌度办法,以期核实。恳鉴察。华熙。阳。 "3 8月24日总理衙门收江西巡抚德寿电:"奉电旨,挑选学生,由总署核办。钦此。伏 查江西甫议筹设学堂,一时尚乏谙悉东文年小聪颖学生。现已示谕,绅民如有堪以造就有志 附学子弟,准其报名考验。俟挑选有人,再行电咨核办。特先电复,并请代奏是叩。江西巡 抚德寿。虞。"4 湖南属于此中的例外,9月18日总理衙门收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电:"前 议派聪颖学生五十名至日本学习,近日来省求考选者千数百名,风气似可渐开。"(以上电 报皆引自"收发电",总理衙门清档01/38,台北中研院近史所藏)但湖南的具体做法未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