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世界》 2013年 第08期
人物
四个年轻人的青涩巴黎
(节选)
在世乒赛赛场上,从来不缺乏年轻人的身影。马龙和许昕2007年第一次参加世锦赛,2009年张继科第一次参加世锦赛,那时的他们还都是世乒赛的新生,这个赛场记录着他们的青涩和成长。2013年,世乒赛男单赛场上迎来了闫安和樊振东,男双赛场上方博和周雨也一起入学,对于他们来说,世乒赛不止是一个赛场,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所学校,第一次参赛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周雨:站在季军台上有点别扭刚得知能参加世乒赛时我比较兴奋,那时候正在封闭训练,也知道要和王励勤配对。但是很快王励勤去卡塔尔打比赛了,我们在封闭训练中一次也没配合练过,一直到去中山打热身赛时,我们才磨合了一下。到了巴黎要正式打比赛的时候,我挺怕自己因为第一次打太紧张,前面的比赛会打不好。那时每天都要跟王励勤一起训练,他训练的态度特别认真,就跟“传说”中一个样,我刚有松懈,他就会提醒我要抓紧,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都是这样。
到巴黎赛场第三天开始才有我的比赛,赛前我在训练馆练球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关注比赛的人特别多,赛场气氛特别好,和我以前打过的所有比赛都有很大差距。打第一场比赛时非常紧张,因为不知道自己上场后会打成什么样。一直到赢下来第一局,我整个人才调整过来,对赛场气氛适应了很多。在赛场上,我和王励勤在战术上商量得挺好的,但因为配合得比较少,主要还是靠我们两个的个人能力来打比赛,两个人都尽量减少自己的无谓失误,然后再相互补几板。
虽然我们第一场比赛赢得很轻松,但自己的手还是挺紧的,每个球都不敢随意去发力,都是带着保险去打的。第二场比赛我感觉和王励勤之间的配合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我不是特别紧张了,出手有了自信,球的质量也发挥出来了,甚至好多平时练的技术我都能打出来,所以感觉第二场比赛我发挥得比较好。
我觉得在世乒赛中打得最好的一场球是对韩国的金玟锡和徐贤德,我们4比0就赢了。在那场比赛里我在接发球和其它环节,只要上手给出质量,对方就不太敢在球上跟我对抗,接着王励勤衔接的质量又特别高。感觉我们完全压制住了对方,给对方的压力特别大,那场球我们打得很痛快。
最后一场比赛对中国台北的陈建安和庄智渊,其实我感觉我们打得也挺好的,只是对方比我们更默契。输了比赛后,我觉得特别遗憾,虽然我会安慰自己说第一次参赛能进前四也还不错,但输了比赛后都会难过的。出征前我还想着别输给其他协会的选手,结果也输了,但我对自己在世乒赛中的发挥还算满意。
颁奖的时候感觉有点奇怪,以前看世界比赛,听惯了在颁奖的时候奏中国国歌,站在季军领奖台上心里真有点别扭,冠军让别人拿走了,感觉不是滋味。
打完比赛,我在看台上看了其他人的比赛,感觉他们和平时在队里打比赛或者参加一些普通比赛时状态很不一样。印象最深刻的是张继科和王皓的决赛,以前我和他们都打过,觉得我们之间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真到大赛里,就看出差距了。他们在场上控制局面的能力非常强,明显感觉不光是球和球的对抗了,他们能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下就给人一种压迫感。我和王皓在一个乒超俱乐部打球,又都是八一的,平时我觉得他打球质量没那么高,速度也没那么快,但他在半决赛中能量一下就爆发出来,连马龙都感觉对不上点儿了,我觉得那时候的王皓能用气场一下把对手压倒,比平时更专注,也更恐怖。
如果我不来世乒赛现场,我根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到最高水平运动员的气场。这次参加世乒赛,我最大的收获也是能欣赏到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看着他们打单打,我就已经感觉很难受了,如果让我上场,一定更不好打。在双打比赛中能够发挥出水平,也是一大收获,世界大赛和自己以前想象的还是有所不同的,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经历,有了这段经历,对我的自信心是个提升,也让我想参加世乒赛单打的这个目标更加明确和坚定。
接下来的亚锦赛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可以,单打打得差了一点,第一场和金玟锡打到4比3才赢,很紧张。第二场对阿成达的时候好一点,和水谷隼打得(的)时候我2比1领先,本来挺上风的,但太想赢了,老特别着急,在比分胶着的时候我都打得很急躁,再加上对他的战术分析得不够透彻,最后输了比赛很可惜。我和闫安在乒超联赛中配了一个赛季双打,胜率排在第一,所以虽然双打决赛面对的是两个世界冠军,但我觉得也不是没有机会,拼着去打,毕竟双打是我在亚锦赛中的最后一场比赛,希望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决赛里我们经历了最关键的第三局大比分1比1、小分6:10落后我们赢了回来,也经历过第五局我们在3比1和10:9领先的时候输了,最后我们赢得了比赛,在场上我们不停地鼓励对方,希望能打出我们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