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选修课吧 关注:390贴子:2,447
  • 11回复贴,共1

Dark。选修【黑暗选修课第九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径分叉的花园
文/杭小夕


1楼2013-08-28 06:40回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可能是正在旅途中走在陌生的城市街头,脚步迈过某一个街角,也可能是站在一座第一次到访的建筑物前,随手推开了一扇门。突然之间你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路灯所在的位置或者房间里花瓶的款式,都仿佛是被事先安排好的一样,准确的出现在记忆中它应该出现的地方。甚至于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你也可以未卜先知一般有了某种神奇的预感。就好像只存在于记忆中的某个场景被瞬间具象化,但理性思维却很清楚的提醒着你,这是你从未来过的地方。
      似曾相识的感觉吗?这个下午你来到我这里,冷气开的很足,而你额头上的汗珠还来不及消失,在听到我的开场白之后,房间里的气温于是又下降了一度。
      是的,据统计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年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但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几乎三大科学领域(自然、社会、人文)的研究者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解答,然而却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有人说是第六感,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就像空气一样在你想要捕捉的时候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又在你不经意的时刻神来之笔一样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作为意识的源反应,虽然在人类语言意识的建立后逐渐退化,但仍然可以在很多时候发挥出作用。就好像蜜蜂可以以最省力的方式精确的建造出六角形的巢穴一定不会是物理计算的结果一样。当你在某个瞬间突然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有所预感的时候,也一定不会是思考后的结果。那么,你觉得会是直觉造成了似曾相识这种现象吗?
      算是吧,你想了想又说,但我想也不全是因为直觉。
      


    2楼2013-08-28 06:40
    回复
      2025-08-19 13:4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直觉虽然可以不经过推导直接得出结论,但它却没有办法把你的意识具象化。也就是说直觉是当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的时候的一种本能反应,但反过来说它却不能够先于意识的让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比如我们在一本小说里读到“打开那个木盒,我看到里面放了一朵玫瑰花,直觉告诉我这朵花一定代表了什么”这样的描写是成立的,但如果是“看到那个木盒,直接告诉我盒子里一定放了一朵玫瑰花”,那这个描述恐怕就站不住脚了。所以当研究人员在直觉说上碰壁之后,精神分析流派的学者提出了梦境的再现这一解释。
        你是说,这个地方虽然我没有来过,但我曾经梦见过,在梦中来过是吗?话题进行到这里,你也开始对我稍显拗口的论证有了兴趣。
        是啊,虽然对梦境的系统性研究是随着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而确立的,但我想世界上再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的祖先一样热衷于拿梦来讲故事了。不管是黄粱一梦南柯一梦,还是唐王魂游地府,魏征梦斩龙王,都是对做梦的加工和创造。而对于似曾相识最好的解答莫过于《牡丹亭》了,别忘了杜丽娘是在梦中第一次见到柳梦梅之后才“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而之后两个人恋爱的过程也全部是在梦境中完成的,等到他们真的相见之时,故事也就以两人最终的结合而结束了。所以梦境再现说乍一看是很有说服力的,虽然之前从未到过这个地方但已经在梦中来过了,虽然从未见过这个人但已经在梦中见过了,所以才会感觉如此熟悉。那些情节都已经在梦中彩排过了,所以你会清楚的预感到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但实际上呢?我的那句“乍一看”提醒了你,从以往我们的课程上得到的经验告诉你我很有可能推翻这一观点。
        实际上梦的材料与来源(《梦的解析》第六章)已经否定了这一观点,就像我们老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样,梦在材料来源上是没有创造力的,它只能将我们曾经接触或感知过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并由梦境重组,却没有办法创造出任何我们不曾有过认知的事物或情境。这个说法看似艰涩,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大山深处从来没有见过扑克牌的人是不可能梦到这个东西的,如果梦到了也一定是因为他曾经通过任何一种形式知道这个事物哪怕最后他自己都忘记了。如此一来即便梦境有启示作用但它所具有的起始也只可能是利用你已知的事物作为材料,所以凯库勒才会梦见衔尾蛇然后得到启发而没有直接梦到苯环,元素周期表也只会在门捷列夫不眠不休研究了三天三夜之后才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回想一下我们做的梦,梦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认识或者知道的,即便有例外,那这个人也一定是我们曾经以某种形式见过的。而我们梦到的场景也一定是我们曾经到过的,即便没有到过,也一定曾经在电视、网络或者书本上见过。简而言之,如果我们的大脑的潜意识(梦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受控制的潜意识活动)里没有储存这一信息,那么它就不会在梦境中出现。如此说来,杜丽娘之所以会梦到柳梦梅,一定是曾经在哪里见过他。所以《千与千寻》里才有那句感动很多人的台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3楼2013-08-28 06:40
      回复

          我也笑了,虽然你没有办法相信,但你也没有办法推翻它不是吗?我和你一样,相信所有的超自然事件的背后一定都会有一个真相可以合理的去解释。但在发现这一真相之前,我们也只能将它们归为灵异事件。比好像杜立巴石碟,1938年,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齐福泰和他的学生们在青海附近的巴颜喀拉山探索一系列洞穴时,找到了许多干净的墓穴,里面埋葬着身高约138厘米的有着巨大头颅和瘦小身体的骷髅,当有队员认为这些骷髅可能是某种未知的山地大猩猩的时候,齐福泰则说,猿类生物有可能埋葬彼此吗?
          之后他们在墓地里找到了数百个约三十厘米宽的石碟,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玉璧,中间都有个两厘米的洞。上面还有太阳、星星以及其他天体的图案。二十年之后另一位教授在这些石碟上发现了一系列未知的象形文字,于是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坚信这些骷髅、石碟和文字都是外星生命的遗迹。因为仅从文字上来说,当前历史学家公认的中国文字的起源,最早也只是追溯到7000年到5000年之前的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而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点是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文(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神话时代)。杜立巴石碟的年代却是在12000年之前,那么一旦青海的杜立巴石碟事件成立,这期间5000年的时间差该如何解释?无独有偶,在青海湖西畔天峻县发现的西王母国遗址,距今也有5000年至7000年的历史了,当《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尚书大传》记载“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环五块。”还有汉书、晋书、宋书等在谈到上古这一段历史时均有“西王母来献其白玉块”的记载时,这说明上古五帝时代,确实存在着一个西王母国。这个国家从有记载的文字分析,从黄帝开始到周穆王时代,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么我们一时之间又怎么能相信那些一直在神话传说中被流传的故事其实很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呢?所有的真相在被证实之前,其外表都会是扑朔迷离的,就好像此刻你身处在一座神秘的花园,理性和感性在此分开去往两个方向,而中间另有一条道路通向未知,如果这条道路最终被证实并不是骗局,那么即便你再不敢相信,也只可能是真相。
        你的意思是说,真的会有前世轮回这样的情况发生吗?在听我列举了一些超现实的现象被证实的情况之后,你似乎有些改变了态度,以一种不确定的语气问道。
          我笑着摇了摇头,虽然我说起的这些内容看似确凿无误,然而归根究底都有着证据不足,随时有可能被再次推翻的危险。何况绝大多数灵异事件,都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制造出的假象,真正属于超自然范畴的不过凤毛麟角,在“铁证”都有可能被推翻的今天,确实没有什么事件可以在匪夷所思的同时具有百分之百的说服力。而我也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绝大多数灵异事件的实质,往往都只是一时的误会或者精心谋划的骗局,况且今天我们还没有谈及在所有灵异事件中最常见的“闹鬼”和“诅咒”。因而我努力将当下的灵异事件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所有灵异事件的实质。在下次的选修课上将会和盘托出,所以说,我对你仿佛心知肚明般停顿了一下:敬请期待下期——《掩耳盗铃还是心中有鬼》


        5楼2013-08-28 06:41
        回复
          妥妥滴了~


          6楼2013-08-28 06:41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8-31 18:55
            收起回复